熱門搜尋

【SDGs】投注了教育資金和人力,然後呢?三個案例看臺灣偏鄉教育的需求

2021-11-22
MChe Lee via Unsplash)

新聞媒體時常報導「偏鄉學校教育資源不足」,並呼籲「應給予更多經費支持」。但實際偏鄉教育現場中,許多偏鄉小校的學校校舍早已全面翻新,使用最新款的投影機、電腦、電子白板;有些弱勢學生的早午餐有善心人士或企業固定贊助;就連師生比,有的甚至遠高於都市。
 
學校教學所需的硬體資源大多已經足夠,嚴重欠缺的是軟體,尤其是人力資源。政府雖制定了許多政策來穩定偏鄉師資,但似乎仍無法全面改善偏鄉教師荒的問題。
 
多年來,許多民間團體的投入,為偏鄉教育注入活力及資源。對於「偏鄉孩子真正需要什麼?」、「有老師長期待在偏鄉,問題就解決了嗎?」等課題,他們用行動,帶來不同以往的新視野。
 

TFT:偏鄉需要的不只是教學技術!

根據國際教育評測 PISA 結果,臺灣社經條件最優勢與最弱勢的孩子學習表現落差高達 3 年;2015 年 TIMSS 測驗(國際數學與科學教育成就趨勢調查)則提到,臺灣鄉村地區學習落後的人數比例是都市地區的 2 到 3 倍,學習弱勢的孩子有很高的比例居住在偏遠的高學習需求地區。

為台灣而教(Teach for Taiwan,簡稱 TFT)成立於 2013 年,是致力於解決「教育不平等」的非營利組織。七年來,TFT 培訓出 200 位跨領域人才,透過五百小時的訓練,到高需求地區擔任 2 年全職教師,足跡遍布臺南、屏東、雲林、花蓮、南投等縣市,支持超過 5000 位學生。多年來,TFT 不只送教師到偏鄉,更透過創新的教育,幫助許多學校轉型,甚至讓人口開始回流,打破了「邊陲等於弱勢」的迷思。
 

【SDGs】投注了資金和人力,然後呢?三個案例看臺灣偏鄉教育的需求:為孩子連結知識與生活01
為台灣而教(Source: 為台灣而教 Teach For Taiwan - TFT 臉書專頁)

 

談起 TFT 的核心思想,TFT 創辦人劉安婷說:「《經濟學人》前幾年的封面故事,研究了世界非常多教育投資的做法跟策略,了解怎麼樣的教育投資策略是最有報酬率的。這個『報酬』當然不是談金錢的報酬,而是學生在『學習』上的報酬。研究發現,投資報酬率最高的教育策略,都是只有『老師』才能做的事情;如果只是一味增加學校的硬體,不會直接帶來學生的學習成長。」

回過頭來說,要提升孩子的學習動機,絕非只靠老師的「教學技術」。因為偏鄉孩子面臨的環境因素,往往比城市的孩子複雜許多,唯有系統化地去了解孩子,才能對症下藥。
 
劉安婷舉例,TFT 曾有個被分派到屏東小校工作的老師,為喚起孩子學習英文的動機,那位老師親自到當地的社區老人英文班授課,打算先理解孩子的家庭和社區所面臨的困境。那位老師在教學過程中逐漸發現,自己所教的英文,和在地的生活毫無關係。此外,當地長者識字率不高,不但讓有些小孫子因此看不起阿公阿嬤,家長也在親師溝通中缺席。
 
瞭解這個困境後,這位老師開始調整教學,利用 LINE 的錄音功能錄聯絡簿,讓不識字的家長也能參與學生的學習。漸漸地,阿公阿嬤和老師間能夠溝通了;孫子們看到阿公阿嬤這麼認真地學英文,也被激起學習動機。透過老師與團隊共同策略的連結,這批學生後來成為村落第一群通過英文檢定的小朋友。
 
「我們不只是派一個人頭過去偏鄉,回應『偏鄉教師荒』,偏鄉更需要能創造改變的領導者。」TFT系統性地透過家庭及社區的支援,一起帶動孩子的學習動機,偏鄉的老師不能只有教學技術,更要思考如何帶著教學專業創造改變,如何培育下一代的領導者。
 

逆轉廢校命運的雲林拯民國小:
確保師資熱忱、善用差異化教學

隨著少子化時代的到來,偏鄉學校也面臨廢校的命運嗎?
 
雲林縣拯民國小打破了這個迷思。在減班趨勢正盛的景況下,拯民卻逆勢逐年增班,全校整體學測成績更高於全縣平均。近年來轉學生蜂湧而至,附近建商還以其做為「黃金學區」的廣告號召。
 
事實上,四年多前,拯民剛從公立改為公辦民營的非營利小學時,這裡因眷村沒落、人口外移,學生人數日減,原本任教的老師、主任全部離開。

是什麼原因,讓一度面臨廢校的拯民國小,而今變得如此生機蓬勃、人人想來?
 

【SDGs】投注了資金和人力,然後呢?三個案例看臺灣偏鄉教育的需求:為孩子連結知識與生活02
拯民國小(Source: KIST:拯民國小臉書專頁)

 

「我不認為偏鄉孩子的能力低於城市,所有的孩子都有學習能力。」拯民國小校長林郁杏說:「但為什麼在成績上會產生落差?往往是中間有些球被漏接了。」
 
來到拯民國小之前,林郁杏曾在不同的偏鄉小校當過校長,她深刻體會到,偏鄉的家長多數從事勞力工作,因而少有時間陪伴孩子,再加上偏鄉地區受到的文化刺激相對較弱,老師必須提供學生更多養份。
 
師資改變,是扭轉拯民的重要關鍵。四年前,拯民轉由誠致教育基金會接手辦理,拯民的教師招募仍須依照教育部規定,公開甄選不過雲林縣府對誠致教育基金會的行政契約內,核准可由學校自行招聘老師。拯民原本的師資缺口幾乎都由 TFT 補足,現在,TFT 師資約佔六成,其他則是由學校招募來自各地的人才。
 
林郁杏說,以她多年的觀察,老師即使在教學上沒有很創新,但只要用心陪伴孩子,孩子的能力依然能被提升。但現有教師考試制度下,只要考試及格就能擔任教職,卻又缺少退場機制,所以即使是沒有熱誠的教師,依然能一直做到退休。身為學校經營者,這常讓她感到無力。
 
到了拯民,林郁杏的立場很明確:要讓每個孩子不管在哪個老師手上,都能享有優質的教育方式。因此,當拯民改為公開招募,便把師資需求寫得清清楚楚──符合教育熱誠及相關教學能力的才能進來。通過教師考試後,先取得一年一聘的代理老師資格;進入校園後,「以學代訓」,每天開會一起做教學省思。一兩年後,歷經拯民訓練過的,也在公開甄選上較容易勝出。

 「我們把觀察期拉長,較能保證進來的是真正具備熱誠的老師。」
 
拯民最具特色的便是「差異化教學」。校內擅長使用科技工具輔助,在同一堂課內,分派不同的任務給孩子。能力較落後的孩子,往往能得到老師最多的時間分配;能力較好的孩子,則可根據老師指派,在時間內靠著影片或 APP 自學、完成任務。

「如此一來,不只能力較後段的孩子能很快跟上,也沒有任何一個孩子會被落下。」
 
幾年下來,許多原本不被看好的孩子,不只成績大為進步,進了城市的國中後,能力表現也依然出色,完全打破「偏遠就是落後」的迷思。
 

Ibu 原鄉兒少生涯教育協會:
看見孩子的需求,建立學習與生活的連結

畢業於台北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的郭孔寧,現為「Ibu 原鄉兒少生涯教育協會」秘書長。年僅二十四歲的她,已在偏鄉以體制外的力量,深耕教育五年。高三畢業那年暑假,她到臺東縣延平鄉武陵部落打工換宿,與當地社區協會的課輔班老師談到自己對原住民文化的研究與教育理念。當地老師鼓勵她之後直接來協助教導部落的孩子們。從那年開始至今約六年,郭孔寧成立了「Ibu 部落共學團隊」(即協會前身),每年寒暑假帶著伙伴到武陵,將所學專業帶入部落的教學現場。
 
郭孔寧曾在田野調查中,問了某國小主任一個問題:「在傳統原民文化逐漸式微的情況下,這裡的孩子,會不會覺得外來的流行文化很新奇,而不想再回頭學習自己的傳統文化呢?」主任告訴她,「如果教案設計得好,反而能讓彼此都能看見自己的獨特與使命。」
 
因此,成立的第一年,共學團隊就在「生火」的教案中,以文化交流的方式,讓部落孩子教導他們傳統烤肉的生火,團隊則向部落孩子分享用電池生火的方式。以相互交流、相互學習的模式,導入後續所有的教學基礎。
 
「孩子想不想學,跟這件事與他生活是否有關,有很大的連結。」
 
城市人習以為常的考題,對偏鄉的孩子來說常有距離感。舉例而言,郭孔寧曾問過一個孩子:為什麼不想寫數學作業?孩子回答她,他不懂為什麼要學數學。仔細看了題目:「爸爸帶小明去遊樂園,一個人多少錢?兩個人總共少錢?」⋯⋯孩子說:「我又不能去遊樂園,為什麼要學呢?」
 
郭孔寧認為,小孩很聰明,用不到的東西就不想學。因此,她們設計各種「文化回應性」課程,希望讓教案融入當地生活。比方數學課,她們直接帶孩子走當地吊橋,藉此練習測量長度、計算速率;有小孩常蹺課,但他發現孩子常陪阿公上山,就問孩子能不能帶她走山徑,過程中默默帶入數學知識⋯⋯後來,這孩子所有作業都不寫,就只寫數學。
 
幾年下來,她們的授課族群逐漸從小學延伸到國中。許多都是被部落放棄的青少年,抽煙、喝酒、不愛念書⋯⋯。
 
「試想,為什麼許多孩子會長成一個沒有目標的人?這是因為,當整個部落或社會,在他剛進入國中時,就以他將來能不能賺錢為目標去期許他,甚至鼓勵他提早進入社會,未來的選擇大部份就是職業軍警。當他的自我認識都還不夠時,他要如何去分辨:『自己想要的目標』、與『賺錢』之間的區別?」
 
郭孔寧認為,要讓孩子知道自己要什麼,「就不能一直給,最終要讓他們能長出自己的力量。」他帶青少年自辦部落巡禮、音樂祭,都是公開讓大眾參與的付費活動。舉凡打電腦、寫企劃書、行銷、手繪吉祥物,到設計商品、接觸廠商、做出成品⋯⋯皆由青少年一手包辧。而且,郭孔寧為了提昇青年的動力,所有的工作皆有支薪。
 

【SDGs】投注了資金和人力,然後呢?三個案例看臺灣偏鄉教育的需求:為孩子連結知識與生活03
Ibu 原鄉兒少生涯教育協會舉辦部落巡禮(Source: Buklavu 部落巡禮 臉書專頁)

 

「一旦這東西與他們切身相關,他們的學習能力很強。」
 
漸漸地,孩子對未來能從事的目標,有了更多元的想像。很多中輟的孩子,在她手上卻能把各種事務處理得很好,且富有創造性。郭孔寧認為,「孩子是否有被真正看見很重要。我們常比當地人更知道孩子現在人在哪裡,或成為他出事時第一個到現場的人⋯⋯這都是因為我們用心去了解他的處境,讓他知道我們會站在他的立場思考。」
 
「偏鄉的孩子不是能力低落,而是容易在各種框架中,認定『學習不是我的路』。我們在做的,是設法把他身上的標籤撕掉,成為他的重要陪伴者,讓他的學習與生活連結,進而受到周遭的人認同。」無論體制內外的教師,最重要的都是「是否真正站在孩子的立場,進入他的生活,去看他真正的需要?」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訂定後,三大國際永續發展研究組織共同發表《2050 世界願景 (The World in 2050, TWI2050) 》,其中,第四項目標為「確保有教無類、公平以及高品質的教育,及提倡終身學習」。「偏鄉教育」是如今必須正視的議題。
 
把人帶到偏鄉教育現場還不夠。重要的是能否為孩子連結起知識與生活的關係,並在「被看見」的學習過程中,引發學習動機。一如 TFT、拯民國小、及Ibu協會正在努力的,讓孩子跳脫「以都市為中心」的思維,看見自己的生活文化,知道自己無論來自哪裡、什麼族群,都有權利被看見,有力量創造自己想要的世界。
 

本文由故事StoryStudio編輯部與百靈佳殷格翰共同製作
文章資訊
作者 蕭紫菡
刊登日期 2021-11-22

文章分類 副刊
大會報告📣限時好禮等你拿🎁
2024/10/29-11/29加入支持方案,即可獲得故事最新力作《表裏京阪》一本!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