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不工作就有錢,真的是好事嗎?UBI的承諾、實驗與批判

2019-07-14

 

或許我們應該反過來思考──不是問「UBI 能夠改善人類生活的哪些弊病」,而是要問「人類生活的弊病該如何被改善」。

我們很可能生活在人類有史以來最「小氣」的年代。

 

這時代的多數人,反對別人正當與不正當地不勞而獲。這種小氣的真面目,是一種「見不得別人好」的競爭心態──我拿不到的,別人也別想拿到。只要違背當前大眾的道德感情、或者是以自身為衡量基礎的「公平」,哪怕這種不勞而獲的前提是社會隱而不現的不平等,就算是以「社會福利」、「社會保險」為名的任何補助、津貼,也會變成民意反對的對象。

 

這也是為什麼近年來,無條件基本收入(Unconditional Basic Income, UBI)變得如此吸引人,卻也如此難以實現的原因。

 

2017 年開始,芬蘭試行 UBI 實驗,政府隨機挑選兩千名失業者,每月發放 560 歐元,即使這些人找到工作,也可以繼續領取補助,藉此讓失業者有動力重返勞動市場,大眾也期待此項政策能給予社會更好的福利保障。

 

這些領到補助的「幸運兒」聲稱,他們感到更快樂,除了可以無後顧之憂地發展自己的興趣之外,在待業期間也減輕了許多經濟壓力。根據芬蘭的研究人員調查,如果人們獲得無條件收入,會認為自己更健康,並且對未來更加有希望。

 

然而,這項計畫執行了兩年就宣告終止,這之中出現了什麼問題?

我們相信「人文知識」是重要的
我們相信「認識歷史」該是全民運動
我們相信「脈絡與思辨」才能好好理解世界


——每日 5 元,今天就成為「人文知識」的守護者!——

支持故事

單篇購買文章請點此

文章資訊
作者 張宗坤
刊登日期 2019-07-14

文章分類 副刊
收錄專題
2019|七月關鍵字:工作
一起探索工作的曾經、現在和未來。
大會報告📣限時好禮等你拿🎁
2024/10/29-11/29加入支持方案,即可獲得故事最新力作《表裏京阪》一本!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