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中華民國在臺灣」是個意外嗎?

汪浩 2017-04-22
 

最近從「臺北書展」買到美國哈佛大學出版社於 2016 年 3 月出版史丹福大學胡佛研究所林孝庭教授所撰寫的 Accidental State: Chiang Kai-shek,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Making of Taiwan(中文版書名:《意外的國度:蔣介石,美國,與近代臺灣的形塑》,遠足文化 2017 年 3 月出版。)本書邏輯清楚,故事驚險生動,一氣呵成,讓我欲罷不能,一口氣讀完,寫一點簡單書評,向朋友們推薦。


本書探討 1940 年代晚期至 1950 年代中,「中華民國在臺灣」究竟是如何形塑的,而這一個歷史過程裡,美國和蔣介石所扮演的角色又是如何。過去的學術研究往往把「中華民國在臺灣」此一歷史發展視為 1940 年代晚期國共內戰下的必然結果,但是,本書研究指出 1940 年代至 1950 年代中國國民黨的黨國體制在臺灣形成的歷史過程,遠比過去學界所認知的要更為複雜與詭譎,其中摻雜著許多過去為人所忽略的因緣際會。


回顧這段短短十餘年的歷史,臺灣從一個日本殖民地轉變為二戰後中華民國新收復的邊疆省份,再成為蔣介石「自由中國」的所在地與反共中樞,這其中歸於諸多因素,包括二戰與戰後許多鮮為人知,即興、未預先設定的、個人層面的政策制訂,蘊藏眾多歷史意外與巧合。本書聚焦冷戰初期美國在亞太地區的地緣戰略,探討崩塌的國民黨政權如何與美國內部權力鬥爭發生緊密的關聯,充分體現了美國官方以及諸多美方人物所曾扮演的複雜與決定性角色。


本書的宗旨,不在於倡言「中華民國在臺灣」這個新國家的產生,而是希望清楚呈現國民黨黨國體制如何在臺灣深化此一歷史過程。林孝庭對臺美最新的解密檔案與蔣介石私人日記進行了廣泛的研究,他突破傳統的框架,通過嚴謹梳理和論證,對近代臺灣史提出全新的解釋:「中華民國在臺灣」在非常偶然的情況下,不是經由蔣介石與美國謹慎的地緣戰略規劃,而是經過雙方臨時措施和不完美妥協所累積造成。我認為,本書最重要的學術貢獻在於探討「中華民國在臺灣」的歷史形塑過程中蔣介石所發揮的作用。林孝庭的研究有助於進一步瞭解蔣介石對美、中、臺錯綜複雜的三角關係中的深遠影響,林書無論在資料收集、研究領域的拓寬都有重大突破。


全書最精彩的部分在於詳細討論了蔣介石和美國在 1950 年上半年的互動。在此國民黨危急存亡之時,許多不願意見到國民黨政府垮臺的美國人士,以個人身分展開具體行動,協助蔣介石穩住局面,特別是美國前第七艦隊司令柯克為主的「特種技術顧問團」,於 1950 年春悄悄地在臺灣推展一系列非正式軍事顧問計畫,協助訓練國軍部隊、替臺灣爭取武器裝備物資,並成為臺北與駐日盟軍總司令麥克阿瑟之間最重要的溝通橋樑。柯克一度曾為蔣介石在重大決策上最信任的人士,特別是棄守海南島與撤退舟山群島,以及堅守金馬等決策,柯克都扮演至為關鍵的角色。在杜魯門行政當局形同放棄蔣介石與國民黨政府之際,柯克代表美國一部份的軍方勢力,讓當時臺灣的國家安全決策極大地「私人化」與「地下化」。柯克簡直像一個好來塢西部片的英雄,單槍匹馬,來拯救臺灣。


以下提幾點我對本書意見:


1. 本書對於美國在二二八事件中所扮演的角色,進行了新的審視。本書認為國民政府指責當時美國駐臺北副領事葛超智煽動臺灣人脫離中國統治,最後導致葛超智被召回。然而美國駐華大使司徒雷登,將葛超智治理臺灣的個人備忘錄,整合在他日後呈給蔣介石的建議書裡,間接地影響了國民政府著手改變對臺策略。二二八事件後國民政府的初步改革,主要目的是為了安撫當地民眾,而這也是一個歷史的偶然,因為這些補救舉措在無意中為 1949 年以後「中華民國在臺灣」的形塑,打下基礎。另一方面,回到華府的葛超智,不斷在國務院與軍事情報圈力倡美國應協助臺灣建立一個開明的、有別於中國大陸的政治經濟體系,方能符合美國在亞太地區最大利益,而隨著國共局勢愈趨惡化,「臺灣託管」此一觀點也迅速成為美方主流看法之一。


我自己的研究發現,1947 年二二八事件發生後不久,基於臺灣法律地位尚未經對日和約確定,司徒雷登大使向蔣介石提議,藉由設立經濟特區,由美國與中華民國共同管理臺灣,而蔣介石竟然口頭同意了。1947 年 3 月 27 日晚,臺灣局勢初步安定後,根據駐臺領事館的建議,司徒雷登向蔣介石提出幾點意見:臺灣迫切需要更好和更廉潔的政府,可將臺灣設為特別經濟區,雇用大量美國技術顧問來協助開發臺灣經濟資源。會後,司徒雷登向國務卿馬歇爾彙報:蔣委員長強調他贊同這項建議,並要求大使著手擬訂具體方案。


但事實上蔣介石並不是這麼想,蔣當天日記為「彼對臺灣與瓊州之經濟則特重視。甚欲余聘美國人為顧問,並乘此臺灣變亂之時有所染指乎。」可見,當時蔣心中對司徒雷登的提議抱著懷疑態度。但是,形勢比人強,臺灣不穩定的局勢確實讓蔣介石擔憂。11 月 15 日,司徒雷登發現蔣介石改變態度,「蔣委員長瞭解情況,他表示原則上衷心地支持某種形式的中美共同管理臺灣幾年,重點是經濟復興。」1947 年底,蔣介石就已經口頭上同意中華民國與美國「共同管理臺灣」,本書並沒討論這一部份,是個缺憾。


蔣介石日記是研究中國現代史的重要史料,現存於美國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所。資料來源:https://goo.gl/rqlj64

2. 本書第四章指出,在蔣介石 1949 年初下野前後,他積極著手佈置東南沿海戰略三角,積極經營包括臺灣在內的反共根據地,然而因為隨後美國對臺灣再次出現地位未定論,以及美國跳過蔣,開始與陳誠,孫立人等人接觸,讓蔣不得不於 1949 年夏,再度回到大陸,積極部署其他反共根據地,進而衍生出蔣與桂系爭奪雲南地盤等故事。本書亟欲拋開「後見之明」,認為直到 1949 年底大陸風雲變色的最後一刻,整個局勢仍充滿著未定之數,這也是為何書名為「意外(accidental)」之故。


本書另一重要的貢獻,是同時梳理了從 1949 年 4 月解放軍渡江至 1950 年 6 月韓戰爆發,美國政府內部對臺灣政策意見分歧和混亂的決策。國共內戰晚期美國政府對中國的援助策略走向「區域化」與「地方化」,對於強化臺灣作為區隔中國大陸的政治認同與形塑,不論是國民黨 1949 年以後所帶進來的黨國體制,或是臺獨勢力主張獨立或國際託管的訴求,都帶來深遠影響。


但我認為,蔣介石在 1948 年底已經明確選擇臺灣為復興基地,一方面因為地緣政治上靠近美日,遠離蘇俄,另一方面因為臺灣沒有本地軍閥,且臺共力量不強。1948 年 11 月 23 日,蔣介石就與蔣經國商量,準備放棄在大陸的基業,到臺灣重起爐灶,建立反共基地。不久,他就讓蔣經國運送上海的金、銀和外匯到臺灣,又任命陳誠為臺灣省主席。1949 年 6 月,蔣介石剛到臺灣,就指導陳誠進行新臺幣改革和減租,實施軍事戒嚴和清除臺共。當時陳誠與蔣介石密切配合,在臺灣實行的措施都是蔣介石親自批准和指導的。1949 年下半年,蔣介石指揮廣東、四川、雲貴內戰只是盡力而為,並不影響他對臺灣的戰略部署,也沒有試圖同時重起幾個爐灶。


與此同時,1949 年 5 月 28 日,蔣介石寫信給美國魏德邁將軍「臺灣如欲樹立為復興反共之根據地,其有關軍事,經濟,政治各項人才,更非借助於美國不為功,... 余相信今後中美合作,必能融洽無間。」這是一封重要的信,經過二年抗爭和猶豫,蔣介石最後不得不正式向美國請求「共管臺灣」。1949 年 6 月 18 日,蔣介石在日記中寫道;


「臺灣主權與法律問題,英,美恐我不能固守臺灣,為共匪奪取,而入於俄國勢力範圍,使其西太平洋海島防線發生缺口,亟謀由我交還美國管理。... 故對美應有堅決表示,余必死守臺灣,確保領土,盡我國民天職,決不能交還盟國。如其願助我力量,共同防衛,則不拒決,並示歡迎之意,料其絕不敢強力收回也。」


魏德邁(Albert C. Wedemeyer)像。資料來源:https://goo.gl/M3x2SG 。

蔣介石在此時清楚認識到臺灣主權歸屬有法律爭議,英美可能推動託管臺灣,但他不願交還盟國,而是歡迎美國與他共同防衛。


可是,1949 年 11 月 3 日,蔣介石定居臺灣不久,美國駐臺總領事師樞安奉國務卿艾奇遜命令,向蔣呈送備忘錄,聲明美國並無軍事協防臺灣之意,但將在現行立法規定範圍內,給予臺灣經濟援助,至於任何其他新援助,則將視中華民國當局是否採取有效行動而定,表明美國實際尊重中華民國對臺灣的行政管理。


與宋美齡商量後,蔣介石復電艾奇遜要求美國派軍政顧問來臺協助。12 月 15日,蔣介石又直接向杜魯門發電報要求全面援助,同日,為了取悅美國,還派留學美國的吳國禎代替陳誠出任臺灣省主席。但是,為了與新成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發展正常外交關係,1950 年 1 月初,杜魯門和艾奇遜正式聲明美國不會軍援臺灣。於是,蔣介石轉而大力遊說美國軍方和國會來改變杜魯門對臺政策。


 3. 本書認為,1950 年代初,國民黨政府與日本、美國所簽訂的兩項條約,一方面在國際上強化了其代表中華民國的正當性,但另一方面卻也進一步深化了「中華民國在臺灣」的事實;1952 年的「中日和約」,結束兩國戰爭狀態並恢復邦交,1954 年「中華民國與美利堅合眾國共同防禦條約」使雙方結為正式的軍事盟邦,這兩個重要條約讓蔣介石在臺灣獲得了堅實的安全與外交基礎,然而無論國民黨人士喜歡與否,此兩約的內容、精神與適用範圍,讓國民黨所宣稱代表的中華民國僅侷限於臺灣一隅的格局,逐步永久化與固定化。而本書重大研究成果則是論證了蔣介石在 1950 年代實際上對反攻大陸並不熱心。


不過,我認為「共同防禦條約」從法律上確保了中華民國與美國實質上共同管理臺灣,在「共同防禦條約」中,美國實際所承認的中華民國領土只涉及臺澎,對遭受中華人民共和國攻擊的外島,美國的承諾含含糊糊,美國也不承認大陸是中華民國領土的一部分,因此,「共同防禦條約」,固化了海峽兩岸一邊一國的長期並存。蔣介石在國防,外交和經濟上向美國轉讓一部分對臺灣的管理權,這是為了臺灣安全而不得不付出的代價。


「中華民國在臺灣」這個新國家的型塑是一個緩慢的「意外」過程,它沒有一個明確的誕生日。我們甚至可以說,二二八事變 70 年來,雖然沒有正式國際條約的確認,但從國際政治的本質上看,臺灣基本上處於中華民國與美國的共同管理之下。1996 年總統直選後,中華民國已經被臺灣人民「借殼上市」了,所以,臺灣今天實質上由臺灣人民與美國「共管」。不過,有關臺灣地位究竟是否未定或者已定,或者是否臺美共管,這是政治外交議題,不僅是法律問題,也不是林孝庭想要在本書裡所解決的問題。

 

本文作者為牛津大學國際關係學博士

 

文章資訊
作者 汪浩
刊登專欄 汪浩的讀書筆記
刊登日期 2017-04-22

文章分類 說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