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我們訪問了十位學者與作家,請他們談談去年讀過的一本好書

2018-02-08

 
2017 年你的最佳選書是哪一本呢?說書邀請了十位國內外作家與學者,與我們分享他們 2017 年的閱讀歷程,並從中推薦一本 2017 年的新書。

1. 王君琦、施如芳等19人──《百變千幻不思議:台語片的混血與轉化

出版資訊:聯經出版,2017 年 10 月。


推薦人:紀大偉(《同志文學史》作者、政大台灣文學研究所副教授)


我在《同志文學史》一再強調:今日讀者如果想要認識台灣歷史的多元面貌,就不能夠只仰賴「官方歷史」(例如課本述說的大歷史),還要從各種「大眾歷史」下手。既然文學材料在台灣保存狀況「比較良好」(比材質容易損毀的電影膠卷保持良好),那麼從文學認識大眾歷史就是「比較容易」被今日讀者採用的窗口,讓人一窺歷史奧妙。


既然我很鼓勵民眾從各種角度認識歷史,我很樂意推薦王君琦教授編輯的《百變千幻不思議:台語片的混血與轉化》論文集。讀者可以從論文集收錄的將近二十篇文章(來自不同年齡層的國內外研究者、聚焦在經濟面、美學面等等不同面向)管窺曾經盛極而衰的台語片歷史。近二十年來,世世代代的台語片研究者一方面搶救急速腐壞的台語片膠卷,另一方面勤於撰文證明台語在台灣境內曾經比國語片吃香、在台灣境外曾經是東南亞區域跨國文化的人氣商品、歐洲拍片材料的變動曾經以(過於巨大的)「蝴蝶效應」給台灣電影界判生判死。


我曾經聽過書中作者王君琦老師等人演講,一方面嚮往這些學者述說的昔日台語片花花世界,另一方面感念這些老電影研究學者「挽救國故」(台語片是台灣的國故)的功德。如果我們可以從舊文學回收舊台灣某些稜面的故事,當然也可以從舊電影贖回舊台灣其他稜面的教訓。


2. 薛曼・艾利斯(Sherman Alexie)──You Don’t Have to Say You Love Me

出版資訊:Little Brown and Company,2017 年 6 月。


推薦人:楊小娜(《綠島》作者,夏威夷大學馬諾阿分校英文系副教授)


悲痛(grief)在 2017 年自各方襲來,從政治到個人層面都是。我最終發現我在檢驗自身身體及心靈承載悲痛的方式。我在對失去(loss)這件事繼續難以置信外,還有感知到我那幾刻逗點其間、令人震驚的接受。面對這樣的背景,我似乎就自然而然地被薛曼・艾利斯(Sherman Alexie)敘述母親身故後,自身情緒波動的《你不必說你愛我》(You Don’t Have to Say You Love Me)所吸引。


這本書很難被定義,因為它同時是回憶錄、輓歌、評論、詩和告解錄。而文本不斷反覆重申自己,就像同悲痛的不斷回返往復一般,透過詩和故事的重複述說,在不同脈絡下獲得新意義。


艾利斯在書中從母親的身故,寫到他自身在印地安保留區的社群和全美國各地原住民社群在被暴力對待後留下的代際創傷。最充分顯現悲痛可不斷重歸強烈特質的,就是艾利斯因為被母親的鬼魂纏著而提早結束打書行程這件事──他說她會「跟著他從這座城市移動到下一座城市」。


3. 馬修‧戴斯蒙(Matthew Desmond)──《下一個家在何方?驅離,臥底社會學家的居住直擊報告

出版資訊:時報出版,2017 年 6 月。


推薦人:潘毅(香港大學社會系教授)


下一個家在何方?驅離,臥底社會學家的居住直擊報告》(Evicted:Poverty and Profit in the American City)一書是對美國社會中,房東對租戶的強制性驅趕行為的研究與分析。在美國,每年遭到驅逐的租戶高達幾百萬,而驅逐行為也逐漸制度化、產業化和日常化,不再如幾十年前一般引發大規模群體抗議。


驅逐,亦是2017年中國的關鍵詞,在此背景之下,本書呈現給我們的也許不僅僅是遠在他方的美國社會的奇聞逸事,也是我們腳下這片土地上的現在與未來。因而,我們亟需思考資本主義如何製造了城市住宅的稀缺,如何將無數的外來工吸納到城市空間之內,將他們榨乾之後又如廢棄物般排出城市。


書中作者將貧困視為一種關係,研究者與媒體人也在這一關係當中──因為透過對貧困群體的知識生產,研究者和媒體人成為獲益的一方,而這種利益是基於貧困群體的苦難之上的。因此,在介入貧困議題之前,知識分子應該對知識生產本身的政治性做出足夠的反思。


4. 伊恩・布魯瑪(Ian Buruma)──《零年:1945 年,現代世界的夢想與夢碎之路

出版資訊:紅桌文化,2017 年 8 月。


推薦人:阿潑(《憂鬱的邊界》作者)


因為興趣和寫作主題,我的閱讀多偏非虛構與亞洲史,這兩年中東與難民熱,也將我的閱讀擴展到過去陌生之域,但 2017 年,我衷情的還是東亞與東南亞近代發展和歷史。


因為年初在菲律賓兩個月旅行,我投下許多時間研究理解菲律賓的社會和歷史議題,從殖民、太平洋戰爭到經濟政治革命。儘管政府與民間已逐漸看重東南亞,但相關議題與出版品在台灣仍是空白,只能讀英文,或是在二戰/大東亞戰爭的相關中文翻譯著作裡,發現菲律賓的影子(如《戰爭時期日本精神史》、《東京審判》);除此之外,要理解殖民如何對菲律賓產生影響,也就得瞭解美國為何政治經濟擴張到亞洲,這個脈絡如何成形,閱讀及瞭解美國史也就成為我年末的主題(如《美國人民的歷史》或 An indigenous peoples’ 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 。但這也讓我發現,台灣素來受美國各種影響,卻不真正認識美國,也缺乏多元且多面探究「美國」的作品。


說到底,2017 年,我的核心閱讀與關懷仍然是戰爭與殖民為我們/亞洲帶來什麼。


因為這樣的脈絡,2017 年我最想推薦的西方史學家伊恩・布魯瑪(Ian Buruma)的作品《零年:1945 年,現代世界的夢想與夢碎之路》。


1945 終戰這年,被稱為「零年」。伊恩・布魯瑪以「零年」為題,筆墨在 1945 年歐亞戰場遊走,將「白紙」內裡暗處勾勒出來,像是集中營、戰區的性愛歡愉,因飢餓而生的問題,難民歸鄉的矛盾,與復仇的情緒。在日本讀書的布魯瑪深入亞洲社會肌理,用史料深描且論述它──當然,他的視角不只在亞洲──他的書寫能讓讀者走進當事人記憶與經歷的層層交疊,並隨之來回對望,從中或許能發現戰爭可怕,但戰爭背後的人性物事或意識角力更是驚悚,在武力壓制解除後,沒有戰爭的大帽頂著,這些「妖魔鬼怪」就會釋放出來。


這不是一本很好閱讀的書,但作者帶領我們深入瞭解「戰爭結束」是另一種破壞的開始,也引領我們思考因戰爭與殖民遺留下來的諸多當代問題,所以,不論什麼時候閱讀都不算晚。


5. 法蘭西斯・昆恩(Francis Wheen)──《遊蕩世界的幽靈:馬克思,《資本論》的誕生

出版資訊:聯經出版,2017 年 12 月。


推薦人:郭婷(《食光記憶》作者,愛丁堡大學宗教學博士)


昆恩的這本書不但回顧了馬克思本人苦難但誠懇的生活,也還原了在今天通常被化約和誤解的馬克思主義,以及它在前蘇聯、中國、歐洲和美國如何被不同的意識形態和政治立場使用,又如何被知識界詮釋和過度詮釋。


從最後一點來說,昆恩也帶著他獨有的幽默感,反思了與馬克思同時代的左翼思想家、包括阿多諾、本雅明、哈貝馬斯等人在內的法蘭克福學派、當代文化研究的誕生等等,也讓讀者學習和辨析二十世紀思想流派。


就像昆恩所說的,與其說馬克思本人實踐的馬克思主義是個意識形態,不如說它是一個批判過程。這句話精確地總結了馬克思被誤解為兩個多世紀的思想,也犀利地指出當馬克思的批判思想被政權重新詮釋後的面目。


昆恩的幽默感讓閱讀這個沉重的主題變得莞爾,譬如他寫道,「列寧認為赤裸裸的政治權力可以決定經濟。蘇聯的官方座右銘是馬克思列寧主義。馬克思的座右銘是懷疑一切(de omnibus dubitandum),然而,沒有一個人試圖在共產主義俄國中實踐這句座右銘的人可以活得久。」


6. 永原宣(Hiromu Nagahara)──Tokyo Boogie-Woogie:Japan’s Pop Era and its Discontents

出版資訊:Harvard Univ Pr,2017 年 4 月。


推薦人:鄧津華(Emma J. Teng,《台灣的想像地理》作者,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歷史系亞洲文明教授)


在 2017 年出版的書籍當中,我推薦我的麻省理工學院歷史系同事永原宣(Hiromu Nagahara)所撰的《東京布吉伍吉:日本的流行歌時代和其矛盾》(Tokyo Boogie-Woogie:Japan’s Pop Era and its Discontents)。這是英語界第一本探討日本流行歌崛起歷程的專著,內容相當有意思。永原宣透過大量檔案資料及音樂分析,展示日本大眾娛樂興起,和該國二戰後轉型中產階級民主社會這段歷程的密切關係,這尤其顯現在流行歌(ryūkōka)的案例上。


透過本書,我們得以知道唱片公司、歌手、音樂家、樂評、管制者、記者和政府官員對流行音樂及其可能負面社會影響的評論。對關心日本流行樂及大眾文化的朋友來說,這本絕對是不容錯過的好書。


7. 微微科・姍布加(Vivek Shanbhag)──Ghachar Ghochar

出版資訊:Penguin Group USA,2017 年 2 月。


推薦人:蘇尼爾・阿姆瑞斯(Sunil S. Amrith,《橫渡孟加拉灣》作者,哈佛大學南亞研究及歷史學教授)


我在 2017 年讀到最棒的書是微微科・姍布加(Vivek Shanbhag)撰寫、斯拉納・普爾(Srinath Perur)自康納達語(Kannada)語翻譯過來的小說《要你,得到你》(Ghachar Ghochar)。這本只有約一百多頁的小書,卻比任何我近期讀過的東西都還令我感受強烈。它敘說一個南印度的下層中產階級家庭,如何因一位家庭成員開展香料生意而翻轉命運的故事。書裡的當代印度圖像是我所見過最具洞察力的,充分呈現快速經濟轉型下的焦慮情緒。書中角色都相當生動,而翻譯也相當到位。我是一口氣看完這本書的,閱畢後到現在都還不斷在回味其內容。


8. 關詩珮──《譯者與學者:香港與大英帝國中文知識建構》

出版資訊:牛津大學出版社,2017 年 9 月。


推薦人:徐力恆(哈佛大學中國歷代人物傳記資料庫博士後研究員)


這是作者十年來對 19 世紀英國對華譯者研究的總結。其中鉤沉了大量英國檔案資料,重現英國政府培養對華譯者的考量和溝通過程,也細緻地討論了斯當東、飛即、威妥瑪和理雅各等漢學家的成長、處境及困難。這些活躍於兩次鴉片戰爭前後的中國通,為英國早期漢學的特點奠定了基調──雖然當時英國大學的漢學發展舉步維艱,但為了滿足外交和管治帝國的需要,一批學者和官員措意趕超歐陸的漢學。


9.  小島毅監修,羽田正編集──《從海洋看歷史

出版資訊:廣場出版,2017 年 5 月。


推薦人:陳建守(說書 Speaking of Books 創辦人)


過去幾年,我們總是在討論台灣的海洋性格,出版市場也出現許多跟海洋有關的書籍。過去我們將海洋視之為屏障,就如同台灣與中國之間相隔一條台灣海峽,是天然的防線。反身思索人類對於海洋的情緒,海洋從懼怕的場域逐漸轉變為休閒的場所。如果我們要跳脫國族、區域甚至是陸地的史觀,那從海洋入手是一條絕佳的門徑。《從海洋看歷史》是日本學者集體創作的成果,書中呈現了近一千年東亞海域的歷史。這本書打破國別史的框架,試圖以海洋作為連結不同政權的渠道。當海洋不再被視為是障礙,而是溝通情報、政權和訊息的疆域,那這一幅來自海上的歷史圖像,肯定會憑添我們對這個世界的多重想像。


10. 艾德華・艾爾柏斯(Edward A. Alpers)──《世界史中的印度洋》(The Indian Ocean in World History

出版資訊: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4。中譯本一帶一路:帶你走入印度洋的歷史由五南出版,2017 年 12 月。


推薦人:葉文心(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歷史學系講席教授)


多年以前初次讀到印度洋, 是在錢鐘書的《圍城》。 小說開篇,男主角結束在西方的生活,乘船橫跨印度洋回國。後來讀民國時期人物傳記,注意到原來印度洋是十九、二十世紀東西方許多人知識形成中的普遍經歷。但是印度洋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地方? 印度洋作為敘述主題,可以被建構成一個什麼樣可以自圓其說的歷史主題?印度洋在中國人文語境之中是個什麼樣的地方? 當年台灣的歷史人文教育,對南方赤道上的季風國度,似乎頗少關注。


今年偶然看見 Alpers 的這本「世界史中的印度洋」,隨手翻翻,覺得有趣。 這是一部綜合性的小書,集前人研究的大成,是牛津大學出版社「新世界史系列」中的一部。 作者上起遠古,下達當代,西自紅海,東到南洋,洋洋灑灑,勾劃出一個以人脈、物流、宗教傳承、與海上武力為主要內涵的海域文明史。作者利用古來各方旅行者的文字,把蛛絲馬跡串成一個大敘述。十六世紀以後,西歐船隻開始進入這片回教網絡織成的海域,航海者把印度半島看成中間點,區分出東、西印度洋兩個各有特性的人文經貿圈。 西印度洋沿岸港灣都在回教政權統治之下,除了經商之外,麥加朝聖推動了許多人來人往。東印度洋的網絡輪廓則較為含混, 中國人在南洋固然人氣財氣都很旺盛,但是中國的南海到底算不算東印度文化圈,中國人在海上的南北走向到底如何銜接上南洋當地的東西走向,其中似乎有融合也有分疏。


作者是一位東非回教社會文化史專家。 他所描繪的印度洋有幾個特色。 其一是讓大家認識到印度洋沿岸從印度、波斯、阿拉伯、到非洲,幾千年來人來人往,透過通商與通婚, 人種 相互融合, 宗教經濟相互傳習。 其次是這個世界中原來海盜橫行,除了劫貨, 並且擄掠人口,強逼成千上萬的人作奴工。許多有能力提供安全保護的船艦也都可以從事海盜行為。十六、十七世紀西歐船隻駛進印度洋,開始經營殖民地,進行咖啡以及香料的產植,因為需要勞動力,奴工以及包身工的使用,比起古代更為突出。 中國人在南洋,則有人經營墾殖,有人當苦力,兩頭並進。這個海上的無政府狀態,直到十九世紀英國武力獨霸,立法廢止奴工,打擊海盜,建設自由港, 開設輪船航線, 印度洋才算開始進入近代的新秩序。


這本小書所呈現的海洋世界之中雖然有好幾個繁榮豪奢的港埠,但是洋面上波濤洶湧,既有海盜又有海嘯,不是神明所能保佑。 英美海軍在近代揚起了自由航行與貿易的旗幟,印度洋世界雖然並沒有從此以後得到文明正義, 但是多少變成國際公法以及科學研究的場域。


這本書的視角,說來有幾分歐洲中心觀點,把印度洋的上下幾千年想像成一個西方主導,從西向東,從草莽而文明的鏈接過程。 來自大洋東端的航行者,除了鄭和以及後來的苦力以外,在這個世界中的參與十分有限。來自台灣的則除了遙遠時代的原住民,全書並無著墨。這個海洋並不浪漫。也沒有甚麼文明對話。其中的特質,跟中原文明的主流也相去頗遠。 民國時期的大小知識人橫渡印度洋,到底有些什麼感想? 他們如果讀到這本小書,會有什麼反應? 因為有這些問題,所以我覺得這本書值得大家共賞。


文章資訊
刊登日期 2018-02-08

文章分類 說書
標籤 閱讀 21世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