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2018的閱讀,我推薦──說書篇

2019-01-15
在過去一年中,你讀過哪些令你印象深刻,深受啟發的好書呢?

今年,故事和 說書 Speaking of Books 與「研之有物」攜手合作,邀請了九位中央研究院的學者,以及八位國內外的年輕學者、作家和文化人,請這些專業讀書人,談談這一年的閱讀中最值得推薦一本好書。連假期間,不妨把這些書找來讀讀。

你呢?你的一本好書會是什麼呢?

新的一年,也別忘了繼續閱讀!

1. 《低端的真相:街頭律師眼中的東倫敦華人移工

出版資訊:秀威資訊,2018 年 8 月。


推薦人:張正(燦爛時光東南亞主題書店負責人)


不確定是書跟著腳走,抑或腳跟著書走。回顧 2018 年我所讀的書,與這一年做過的事與去過的地方,真的關聯緊密。尤其因為我參與籌辦的第五屆移民工文學獎今年擴及港澳新馬,所以特別讀了許多與當地有關、以及評審們的著作。


總的來看,我的書單依舊是以跨國、跨界的移動者為主軸,新舊不拘。但如果只能推薦一本今年出版的書,我推薦《低端的真相:街頭律師眼中的東倫敦華人移工》。作者施威全在倫敦耗上大半的青春研讀法律,終於在今年以優美的文筆、犀利的角度,寫出英國倫敦底層華人的苦澀故事。薄薄一本,重量十足。


2.《隨著時間的音樂起舞》(Dancing to the Music of Time

出版資訊:Alfred A. Knopf 出版,2018 年 11 月。


推薦人:David Blackbourn(《征服自然》作者)


2018 年,我最喜愛的一本書是《隨著時間的音樂起舞》(Dancing to The Music of TimeAlfred A. Knopf 出版)。這是希拉蕊・斯普林(Hilary Spurling)為 2000 年去世的英國小說家安東尼・鮑威爾(Anthony Powell)寫的一部精美傳記。書名取自鮑威爾的十二卷的系列小說《時光音樂之舞》(A Dance to the Music of Time),出版於 1951 年至 1975 年之間。


我第一次讀鮑威爾的書是在 1970 年代,我發現它們讓人著迷上癮。小說內容大致追隨著作者的個人經歷,在 1920 年代和 30 年代,作者從伊頓公學和牛津大學搬到了波西米亞風格的倫敦,接著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服役,後來成為了著名的文學人物。


他的小說結合了英式風尚喜劇(comedy of manners)和歐洲的現代主義。身為一名歷史學家,我喜歡他對於時間既聰明又無情的把玩操弄。斯普林是鮑威爾的朋友,也是一位坦率的傳記作家,他出色地描寫了一位作家的人生,而這位作家的作品,算得上 20 世紀最偉大的文學作品。


3. 《想你到大海

出版資訊:大田出版,2018 年 8 月。


推薦人:蘇碩斌(臺灣文學館館長)


臺灣的寫作圈,原本若有一條明白的線,小說、散文和詩站在一邊,對立著非文學而不去跨越。不過打破「虛/實」的嘗試一直都有,2018 年的閱讀經驗則是加倍明顯。不只我關注的「創意性非虛構」(Creative Non-Fiction)竄成為一種新類型,更值得讚賞的,是虛構為本的小說,也屢見考察史料的再創造。鍾文音《想你到大海》就是如此傑作。先是動手研究,在偏雄性的臺灣史料萃取出馬偕夫人張聰明;再有動情的筆觸,將一場淡水愛情,串為臺灣女性的世界史。


4. 《余英時回憶錄

出版資訊:允晨文化,2018 年 11 月。


推薦人:傅揚(東吳大學歷史助理教授)


過去一年,我的閱讀多與研究和授課有關,讀了些新書,但更多是舊著。最集中閱讀的是兩類讀物:中外文化交流,和知識分子的歷史。


關於前者,近年臺灣引進相當多優質著作,尤其是提供「海洋觀點」的日本作品,包括《從海洋看歷史》(廣場,2017)、《海與帝國》(臺灣商務,2017)、《東印度公司與亞洲的海洋》(八旗,2018)。


關於後者,特別是知識分子與社會的關係,趣味、反省、振聾發聵的著述亦所在多有,如《我們在存在主義咖啡館》(商周,2017)、《美國的反智傳統》(八旗,2018)、《反民主》(聯經,2018)。


若要在中外文化交流和知識分子歷史間找到一個橋樑,我優先推薦的是余英時先生的《余英時回憶錄》(允晨,2018)。本書篇幅不大,卻呈現出一個時代,一幅中外觀念碰撞的圖景,以及一位知識分子如何經歷時代、思考文化、並展望普世價值。


5. 《為母則強,偶爾也要放過自己

出版資訊:世潮出版,2018 年 8 月。


推薦人:林蔚昀


(詩人,作家,譯者。著有《我媽媽的寄生蟲》(本書獲第四十一屆金鼎獎)、《易鄉人》、《自己和不是自己的房間》,譯有《鱷魚街》、《如何愛孩子:波蘭兒童人權之父的教育札記》、《黑色的歌》、《向日葵的季節》、《跳舞的熊》等作品。)


當媽之後,閱讀若不是意外(意外有時間,意外陪小孩讀到),就是和工作有關(翻譯、寫作參考用、邀稿邀推薦、找書推薦給出版社)。也因為身份關係,會讀到的多半是和母職、親子、成長有關的題材。


剛好,「當媽」和「教小孩」是臺灣書市永恆的暢銷,就像有死亡就有殯葬業,有出生就有教養書。第一個孩子照書養,書很多,表現的是焦慮,也造成焦慮。可能是物極必反,近幾年,也出現了訴說媽媽苦處、戳破「愛小孩也要愛自己」神話(好啦搞不好真的存在,人間也可能有天堂)的書,如《82 年生的金智英》(漫遊者文化,2018)、《上流兒童》(鏡文學,2018)、《佐佐良鎮的沙耶》(獨步文化,2018)、《放過自己吧!完美媽媽根本不存在》(三采,2018)等。


在這些書中,我最喜歡、最推薦的是日本社會學家藤田結子所著的《為母則強,偶爾也要放過自己》。這本書沒有站在一個媽媽苦情、老公小孩皆負我的位置去談媽媽受壓迫這件事,而是把問題拉高到社會與國家,叩問:「日本這個社會到底出了什麼問題,讓媽媽、爸爸及小孩如此孤立無援、弱弱相殘?」雖說是寫日本,但也很值得臺灣來想想啊。


6. 《曼德拉的獄中書信》(The Prison Letters of Nelson Mandela

出版資訊:Liveright Pub Corp 出版,2018 年 7 月。


推薦人:Martha Nussbaum(《從噁心到同理》作者)


我想推薦今年出版的《曼德拉的獄中書信》(The Prison Letters of Nelson Mandela)。曼德拉一直是我心目中的英雄,我也參觀了羅本島(Robben Island)的監獄。在 27 年的監禁歲月中,有 22 年他被關在此地,忍受著惡劣的環境。


這批書信橫跨了整個曼德拉的獄中歲月,鮮明地展現出監獄體制對人的羞辱與野蠻。比如,他在獄中必須乞求多年,才能換得所需要的眼鏡;又比如,犯人被指派的「工作」,其實是種酷刑(像是在烈日下於採石場工作)。


除此之外,這些信件不只展現了曼德拉的堅忍,還有他為許多朋友與親戚思考的能力,以及他能夠將堅定的抗爭與禮貌和優雅結合起來的非凡能力。


7. 血之書:毛時代的聖徒林昭》(Blood Letters: The Untold Story of Lin Zhao, a Martyr in Mao's China

出版資訊:Basic Books 出版,2018 年 3 月。


推薦人:郭婷(香港大學亞洲環球研究所研究助理教授)


第一次聽到「林昭」這個名字,是 2008 年看紀錄片《尋找林昭之魂》。那是中國較為開放的幾年,可以上 YouTube、Google 和臉書,可以在 YouTube 上看到任何如今已經看不到的歷史記錄。


記得當時全身顫抖,因為一個年輕女孩因為言論而被處死,死前她那麼堅定甚至激烈地維護如今不過是常理或普世價值的原則:自由可貴,政治犯無罪。林昭的父親,在得知女兒被捕後就自殺身亡。在林昭被行刑後,監獄問她母親要五分錢子彈錢。之後,林昭的母親也很快病逝。


林昭是在 1957 年被打成右派,當時就吞服大量安眠藥自殺,被及時搶救過來後又被認為是「態度惡劣」,遭到加重處分:勞動教養三年。林昭不服,跑到團中央質問:


「當年蔡元培先生在北大任校長時,曾慨然向北洋軍閥政府去保釋『五四』被捕的學生,現在他們(指北大領導)卻把學生送進去,良知何在?」


她就是這麼黑白分明和理直氣壯。在那個年代,可不是英豪。這是林昭最觸動我的地方──她為什麼可以在一個瘋狂的年代這樣勇敢堅定和原則分明?


當時也知道林昭在監獄裡寫了血書給家人。後來知道那些血書的原本藏在史丹佛大學的胡佛研究所檔案館(Hoover Institution on War, Revolution, and Peace)。這真是再適合不過了,因為胡佛研究所的座右銘是「定義自由社會的思想」(Ideas defining a free society)。


三年前在波士頓,和因《上海人家:重書回憶》(Shanghai Homes - Palimpsests of Private Life)而結緣的哈佛東亞系學者李潔小談,她當時正在寫關於林昭的論文(現已收錄於王德威教授主編〈 新編現代中國文學史〉),說在胡佛檔案館的感覺像在朝聖,因為血書不能影印,必須手抄,而手抄的過程像是抄經那樣的宗教儀式,是切身切實的身體經驗。每一個去看林昭血書和抄寫它們的人也都從身體上切實地經歷林昭當時的痛苦和憤怒和勇氣,也成了朝聖者。


而生前是基督徒的林昭,也被認為是聖徒。她被葬在家鄉蘇州,我知道每年清明都有不少人去她墳前讀經給她聽。獨立中文筆會和對華援助新聞網(China Aid)都設有林昭紀念獎。


十年後,讀到以研究基督教史而著名的連曦教授的新作,每隔幾頁就要掩書哀呼,無法一氣讀完。再次感受到十年前的憤怒、顫抖和悲痛。十年中也有價值觀的蛻變,但反而更清楚有些底線和原則必須堅守和捍衛。


《尋找林昭之魂》的導演胡杰,也是因被林昭的經歷所震撼,不惜辭去公職,自費十萬元人民幣踏上尋找林昭靈魂的艱難路途,最後製作了這部紀錄片。如今是否還有人願意這樣做?


林昭詩句中所說的「黑暗可恥的年代」,從未離去,就是如今。林昭在詩裡寫:


「我祝愿你——


    燃燒在正直的出生的火溫裡」


我也希望每個人都能活得有尊嚴,每個孩子都能出生在正直的社會裡。


林昭死前著詩:


青磷光不滅,夜夜照靈台。留得心魂在,殘軀付劫灰。
他日紅花發,認取血痕斑。媲學嫣紅花,從知渲染難。


我希望可以在臺灣看到此書的中譯本,希望林昭的故事能讓更多人讀到。就像她曾那樣觸動胡杰導演、連曦教授、我本人,還有無數因她而泣而思的人們,希望她能帶給更多人感動和鼓勵。哪怕在最黑暗的地方,林昭也如微光般給人帶來希望,而這束微光能穿透一切黑暗。


8. 2018年  我的「導讀」

推薦人:游逸飛(國立中興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



說書編輯部囑我參與「2018 年 我的閱讀」專題,簡單分享 2018 年我的閱讀歷程,並從中推薦一本 2018 年的新書。此規劃看似簡易可行,對學者來說卻窒礙難行,至少我個人不敢輕易應承。因為學者雖非思想的巨人,無疑是行動的侏儒。當我想推薦某本 2018 年的新書時,同時會想到其他 2018 年的新書是否也值得推薦,自己的取捨是否會不夠客觀全面,漏掉某些書是否會有不良影響,於焉猶豫不決,不敢推薦。至於分享閱讀歷程時,可能暴露出自己閱讀範圍的狹隘與不足;記憶力差,讀書筆記又疏於整理,導致回憶這一整年的閱讀歷程時,竟然只剩一些吉光片羽的零碎印象⋯⋯種種不可為外人道的問題更不在話下。既然如此,我決定縮小打擊面,利用今年得臺灣商務印書館、說書編輯部看重的機緣,將主題改成介紹 2018 年我的「導讀」歷程,以免繳交白卷。


2018 年我導讀的第一本書是臺灣商務印書館組織重譯的日本講談社「中國の歷史」多卷本中的鶴間和幸《始皇帝的遺產:秦漢帝國》。我在導讀時嘗試提出「情境史」的概念,藉此指出此書有別於以往的秦漢史,重視史料的細膩解讀並參考各種文物圖像,建構新穎且鮮明的歷史情境。


2018 年我導讀的第二本書同樣是臺灣商務印書館組織重譯的日本講談社「中國の歷史」多卷本中的宮本一夫《從神話到歷史:神話時代與夏王朝》。這是一本考古學者撰寫的斷代史,所以我在導讀時著重介紹歷史學與考古學的思維差異,希望協助讀者認識另一種思考歷史的方式。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2018 年我導讀的第三本書(但尚未完稿)是八旗文化「興亡的世界史」裡的青柳正規《人類文明的黎明與黃昏》。此書以世界上古史為主題,嘗試將現代歷史學的意義重新提升到文明素養的層次。青柳先生有段話令我印象極深:


核心家庭化的趨勢進入高度成長期後,「家」的意識迅速淡薄,一般而言追溯過去頂多只到父母,除非三代同堂,否則祖父母每年只和孫子女見一兩次面,變成了特殊的存在關係。日常生活中沒有機會接觸二代以前、三代以前的想法或行為舉止,追思過去的次數減少,人們的時間軸因此而縮短了。


換言之,現代人的個人經驗過於單調、扁平,失去許多了解異己、認識他者的機會,其重要原因之一是「歷史」的缺失。


2018 年我導讀的第四本書是臺灣商務印書館出版的黃庭頎、謝博霖《穿越吧吉祥話:周朝的漢字劇場》。此書初稿來自於「故事」,毋庸我介紹。閱讀此書,令我再次感受到古文字、古漢語的常識,卻是歷史學者的新知。知識普及的受眾不只是社會大眾、學生,更包括不同領域的學者。


以上是我導讀 2018 年四本新書的介紹,希望對大家選書閱讀略有裨益。至於我最推薦哪本書?在此不能免俗地因循學者的習性:請君自擇。

文章資訊
刊登日期 2019-01-15

文章分類 說書
號外📣故事電子報出爐啦!
從大時代到小人物、熱話題到冷知識,📩有故事來信📩 陪你認識過去、想像未來!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