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方德萬(Hans van de Ven),譯者: 何啟仁,《戰火中國1937-1952:流轉的勝利與悲劇,近代新中國的內爆與崛起》,聯經出版,2020
方德萬教授是英國劍橋大學東亞研究所教授,以研究中國近代史而享譽海內外。早年的著作集聚焦於探索近代中國民族國家的形成,例如在《從朋友到同志:1920-1927 年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他以中國共產黨的成長過程為研究線索,追溯該黨如何從一個知識分子為主體的「研究社群」,演化成一個遵奉馬克思列寧主義為圭臬的大眾化政黨。這些演化的過程中,讓中共黨員更能貼切掌握中國社會的發展動脈,是一個能經歷起中國社會的淬鍊,並具「中國特色」的政黨。
在《中國的民族主義和戰爭(1925-1945)》,描述的是中國如何運用古老民族的智慧,與擁有現代化武器的日軍抗衡,尤其是驛站、田賦徵收與軍隊屯用等農業社會的運作模式,如何在中日戰爭的過程中,適時的發揮抗敵作用。
至於《潮來潮去:海關與中國現代性的全球起源》,則以邊界政權的觀點,解釋這個以功能性為主導的行政機構,如何成為一個獨自運作的團體並且使用一套獨特的管理機制,讓原本只是一個純為保障外人權益而設置的機構,不僅成為動盪不安的中國賴以為生的重要財源以外,也成為協助中國與現代國際社會接軌的舉足輕重的法人組織。
綜合這些研究,可知如何從中國的視野介紹中國的蛻變,是方教授著作的特色。他不否認中國在改變的過程中,西方文化對中國所帶來的衝擊,此亦是他為何要投入中國海關史研究的緣由,但他反對將中國的變化,皆歸納成「外來衝擊」與「中國回應」的單一模式來解讀。基於此一思考,他反對將中共視為是蘇聯傳聲筒的既有說法,也反對將中國抗戰有成,歸功於國際援助的論述。
這種致力於從中國觀點出發,重新審思現代化對中國意義的研究信念,自然也反映在《戰火中國》這本新書每一頁的字裡行間。但相較於前述著作中注重客觀史實,講究清晰理路的撰寫風格,本書則多了些對人性的描繪,尤其是除了專注於蔣介石與毛澤東,兩位近代中國史上最重要的政黨領袖在戰爭期間的所見所思及所行以外,也將一位中學生齊邦媛及一位國民政府的行政官僚陳克文的戰爭經歷納入研究視野,讓這一部討論中國如何在經歷戰火而得以浴火重生的著作中,以多重角度再現不同階層的中國民眾,如何共同經歷那場遍地烽火的戰時歲月。
換句話說,本書的魅力不僅是累積方教授近年研究成果的大成以外,亦具體呈現他對中國社會人情世故的深層洞察力,讓全書的敘述,皆能貼切反映中國人對處理世事的行為模式,使得本書成功的跨越文化的鴻溝,是一本國人不需強用理性、僅憑感性就能接納的佳作。
本書以戰爭對現代中國的形塑為研究標的,認為近代中國歷史的特色在於戰爭是促進中國政治、軍事現代化的重要媒介,近代中國就是在戰火中漸次邁向現代國家之路。因而在他筆下的中國,除了戰爭對中國民眾帶來的煎熬以外,也有不少部分篇幅是介紹中國為因應抗戰、內戰及韓戰等一連串對內、對外不同性質戰爭過程中的成長,其中包括戰爭動員體制的建構,以及國民對國家民族認同的漸次形成等等。
以戰爭對整體中國造成的影響來看中國現代史,也使本書能超越「國共對峙」為研究主題的傳統窠臼,將戰爭置於現代中國型塑的整體脈絡,故能將戰爭對戰後兩黨治國方針的影響,乃至於對海峽兩岸分途發展的衝擊,能有一持平客觀的論述。
宏觀、微觀兩種研究途徑相互交錯撰寫而成的本書,雖然重視蔣、毛兩人對戰爭的認知及體驗,並藉此了解國共之間的差異為何?國共競合如何影響戰爭發展、戰後局勢等關乎中國國家走向的大議題外,也沒有忘記探討一般民眾對戰爭的體認,尤其是戰爭對民眾生活的摧殘。
本書引用了一位西方記者阿班(Hallet Abend)於 1939 年在介紹國民政府對廣州所實施的焦土政策時,有如下評語:
中國軍隊在撤退疏散時炸毀和縱火所造成的浩劫和損害,才是最嚴重的,慘烈程度十倍於日軍空襲。
這種角度的審思,都是國人所撰寫的抗日戰爭論述中較少選擇的題材。在保衛民族存亡的前提下,國人對抗戰期間所使用任何極端的反制之手段,皆持寬容的心態,不願苛責,這亦是迄今為此,戰爭期間有關長沙大火、黃河決堤等類似焦土政策對民眾所造成的巨大傷害,始終未受到足夠重視的主因。
援用西方人獨有的觀點及第一手史料,來檢討焦土政策所帶來的後遺症,也是本書另一特色。尤其是方教授將這一段史實,與國共內戰時,國民政府為何已不能有效動員民眾支援剿共戰爭結合一起檢討,認為中國民眾仍牢牢記得抗日時期他們的犧牲,以及國民政府對他們犧牲的不珍惜及決策過程的草率。
近代以來,在中國境內所發生的各種戰爭,原來就是錯綜複雜,從來就是剪不斷理還亂。即使時過境遷,面對歷史,研究者往往仍難以擺脫民族情緒與意識型態的種種束縛。方教授這部集 30 年研究大成的佳作,為多種角度重新審思近代中國的戰與和,格局之廣大、寓意之深遠,值得我輩借鏡。
(本文作者為中央研究院近代所研究所專任研究員)
《戰火中國》全書分為四部份:第一部「立國大業」論析蔣介石掌權至1937年中日開戰期間,圍繞其與國民黨的連串事件;第二部「歷史轉捩點」講述對日抗戰的時代精神轉變,分論日本、國民黨如何試圖取勝,以及中國共產黨的擴張;第三部「試煉」和第四部「新中國」,則檢視成為世界大戰一部分的抗日戰爭、日本戰敗後的中國內戰,以及在韓戰中逐漸浮現的冷戰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