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動物之於人,可以是絕望裡的力量──讀黃宗潔《牠鄉何處?城市、動物與文學》

2018-09-16
黃宗潔,《牠鄉何處?城市・動物與文學》,臺北:新學林,2017。

對你來說,家中的寵物貓狗與家外的流浪貓狗有什麼差別呢?當你在觀看動物表演時,是否又會想到牠們的心情呢?追根究底,我們是否有想過現代都市生活中,動物之於我們的關係是什麼?


黃宗潔教授長期關心動物倫理相關議題,目前任教於東華大學華文系,近年來的研究方向為城市中人與動物的關係、討論動物與環境等議題。這本《牠鄉何處?城市‧動物與文學》從不同面向來討論人與動物之間的關係,並細緻地進行分梳。本書結合了文本分析、時事評論、倫理思考,同時大量應用文學與藝術作品,從中觀察並討論這些作品看待動物的角度。


牠鄉何處》的特色在於,它讓我們重新去思考人與動物的關係,並希望能開出一條更和善、友好的相處之道。本書每章節最後都附上相關文本,並提供問題討論、作業練習等,不似一般坊間可見的參考書或課本,書中的論述詳實且完整,推斷作者的用心,或許是希望第一線的教育工作者、有志於動保的同好們,除了思索書中的論述之外,其他提及的文本、影片、引用事件也能成為參考教材,將友善的種子植入不同年齡層的學子心中。


在自序中,作者先以自身經驗為起點,回顧了她「動保的起點」,由此帶出讀者自身對「動物」的觀點。面對現代都市生活中的動物,我們應當以什麼態度來與牠們相處?或許我們每天對身邊的貓、狗視若無睹,擦身而過也不以為意。但 2013 年狂犬病事件造成民眾的恐慌時,才發現我們與動物距離這麼近,一起生活在這城市之中。也正因如此,人與動物之間的關係更需要被仔細討論,作者認為:「雖然近年來環境教育、生態教育看似開始受到重視,但著眼於人與動物關係的討論其實並不多,除非教師自身對此有一定的概念與關注,否則基礎教育中很少有課程可以真正對動物倫理進行探討與思辨。」


在〈導論〉中,作者先以「不得其所的動物」告訴我們,在城市中見到動物的身影並非意外,先打破「文化/自然」、「人/非人動物」二元思考的前提,揭示了「人與動物關係的改變,其實與都市化的進程息息相關」(頁 2)。當動物出現在人類世界時,常會被認為是「闖入」、「不該出現」於該地的錯誤,然而這樣的思維反映出「人」的過度自我,忽視了動物為什麼會出現在此地的脈絡,或許是環境異變、或許是走私野放,但造成這些問題的原因,又回到人身上,牠們的不得其所,仍是人類行為所造成,據此,開啟了人與動物關係的思考。


在書中,黃宗潔將人與「動物」間的關係做分類,分別以「展演動物」、「野生動物」、「同伴動物」、「經濟動物」、「實驗動物」、「當代藝術中的動物」、「被符號化的動物」和「大眾文學中的動物」等 9 種類別,帶領讀者認識動物如何出現在人類身邊,且人類又是以什麼樣的方法、態度來面對動物。從中帶出對動物的倫理、道德、實際面向等不同的議題,帶出人對動物有時出現的道德兩難或是道德標準不一等問題。


人類如何「馴服」(domesticate)動物是人類征服自然的一個重大議題,雖然書中較沒有討論到這個問題,不過作者在「野生動物篇」一章先「回顧了人類想要切割自然與文明、動物性與人性的心理劃界;其次則針對生活空間的物理劃界進行討論,思考當代都市中人與動物在生活空間重疊的狀況下所產生的種種衝突」(頁 58)。由於人類心理與文化的發展,一面急於切割人性中有隱藏的動物性,又因物質文化急速發展,「現代化」的同時,卻將「自然」劃設在人類的居住範圍之外,以至於影響本來在自然中共生的動物們。人類心理開始會分別物我的關係,更將動物驅逐遠離,反而忽視了人也應是動物的一員。因為先有這樣的劃分,後面章節才帶出「同伴動物」、「實驗動物」、「經濟動物」等角度來看待動物。


作者在本書中也不只是停留在「動保」的鼓吹或提倡,更像是全面而包容的指出人應當如何對待動物,其惡與善的界線在那裡,對於動物的「必要之惡」、「無私之善」我們又應該如何看待。藉由如此多面的討論人與動物的關係後,才進一步帶入討論對動物保護、關心的起點在何處,而我們又能做到什麼程度,以及未竟的路程又有那些。


以〈同伴動工篇 I〉為例,作者從狗與人的關係開始,討論「狗」身為人類社會中最為特別的存在,牠們如何從動物轉變為寵物?狗雖然是動物,卻能與人類一同生活於都市中,在社群結構中佔有一席之地,甚至在許多人類眼中地位等同家人;牠們從參與打獵、協助搬運等實用工作的角色,慢慢走入人類社會,最後成為家中的一員,這是經過一段漫長的歷史演變。但是,正因狗的角色之特別,與人類所產生的衝突也是最大的,如流浪狗問題。


這個問題反應的是,雖然狗在人類歷史上以及自身漫長的演化中,深入了人類社群,甚至比一般動物更具有優位性,像是立法禁止吃食,但在光譜的兩端各有其問題。其中一端即是人類投射過多的情感在狗身上,反而造成過度擬人化而忽視對人類社會的影響;另一端則是將生活在都市,卻被拋棄的流浪狗視作異族,牠們影響、介入了人類社會,應該要驅逐。所以如何審視人狗之間的關係是個開端,故書中先以此為起點,再逐步討論外擴到不同位階的動物身上。


除了以新聞、事件為例,帶出諸多議題外,作者更是引用了大量的文學作品進行對照。作者此舉意在指出討論人的道德時,需要藉由一部偉大文學作品來透視人性的可貴、人性的邪惡之處,這些在人的生活周遭與我們相處的動物們,正默默承擔與觀注的這一切,只是「牠們」無法書寫。


於是,人對動物各種意念的投射也就反映了人性之所以可貴、之所以良善,甚至之所以邪惡的部分。也正因如此,關懷人與動物的關係,或許就是重新去省思人自身與自然之間的關係,並從中修正、調整人對動物的想像、態度;對「人道」的關懷足以闡發人性的可貴,對利用,如食用、實驗以及加諸在牠們身上的痛苦,我們又該如何去面對及調整。人性就是在這調整、折衝與直視自我時逐漸浮出,偉大的文學作品提到了人的可能,而實際面對動物時,就是真實的檢驗自我。


在動物倫理、動物關係論述、思辨之外,文中也充滿著作者對動物的情感,在文字中可見其用心:


「當世界上仍然持續有那麼多毫無道理的惡意與傷害時,如果真的有什麼足以抵抗這無所不在的惡意,或許仍然是愛,或者說情感的力量。因此我們該做的或許是,與其刻意去否認愛的存在或價值,不如理解愛的侷限,並且擴大對愛的定義與想像。」(頁 325)


「動物之於人,因此可以是這樣的一種存在,是露珠裡的光,絕望裡的力量。是我們對於愛這個詞所能動員的,所有想像力的可能。」(頁 325)


從頭開始閱讀,到最後闔上書本,再看看我腳邊睡去的狗狗、書桌旁伸懶腰的貓貓,身為家貓家狗的牠們不知外面浪貓浪狗的辛苦,而我們人類是否又能體會牠們的辛苦也是個問號。但,我們若願意以此為起點,去思索人與動物之間的關係,或許社會上就會再少一些虐待動物的案件,慢慢累積成長,人類世界也更能與動物間平和的共存,而不再是驅趕,甚至是傷害了。

文章資訊
作者 邱鉦倫
刊登日期 2018-09-16

文章分類 說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