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故事來信📧
大歷史到小人物、熱話題到冷知識, 讓故事電子報,陪你一起認識過去、想像未來!
以上這段在很多人眼裡看來荒謬的文字,在二十年前,甚至部分當代人眼中,仍然被視為理所當然。如今各媒體版面上對女性主義者的嘲諷仍不絕於耳,認為女性主義等同仇視男性、強化性別對立的聲浪依舊不滅。可想而知,在 36 年前,作家李昂這本女性以極端暴力的方式 ── 殺戮,反抗暴虐父權和宗族倫理壓迫的小說〈殺夫〉,必然對當時社會思考性別關係和長期存在的性別暴力,帶來新的認識。
如〈殺夫〉這般以暴力反抗性別壓迫為題材的文學作品並不算少見。早在二十世紀初,短篇故事《她的同性陪審團》(A Jury of Her Peers)就以兩位女鄰居為殺夫婦女隱藏證據為故事背景,討論女性情誼和傳統家庭的性別角色;1980 出版的小說《燃燒的床》(The Burning Bed)則是改編一件 70 年代長期受虐婦女縱火殺夫的真實案件。彼時,這些作品對家暴及婦女心理之研究提供了思考方向。
同時,60 年代末期興起的第二波女性主義運動,重心從先前爭取政治選舉權,轉移到了爭取更多平等的法律權利,以及對女性情慾/性向(sexuality)的展現。受此影響,對傳統性別角色的挑戰,以及對受暴婦女的權益和心理研究應運而生。
1979 年,美國心理學家沃克 (Lenore E. Walker)提出了「受虐婦女綜合症」(Battered Women Syndrome)作為殺夫女性在法庭上的辯護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