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選擇,遠比我們的天賦才能,更能顯示出我們的真貌。」
──鄧不利多,circa 1993
被窩裡的哈利波特
回想 10 歲的那年,有沒有一本曾使你廢寢忘食的書,在放下書本後仍然因為好奇下一頁的發展而輾轉難眠,最後索性爬起來拿出手電筒挑燈夜讀?
這不是要說一個經濟學學徒從小就受社會科學泰斗感召而懸梁刺骨的故事。這是一個小孩沉迷於《哈利波特》的故事。
簡單來說,哈利波特是一名學生,就讀於英國一所名為霍格華茲的魔法學校,在《哈利波特》七集的劇情中過著多采多姿的校園生活,同時嘗試打敗在他幼年時殺了父母、現在又想宰了自己的魔王佛地魔。
然而回想起來,為什麼有那麼多與我同輩的人曾受哈利波特的青春期生涯吸引?哈利波特的生活並沒有特別貼近我們現實中面臨的困難:多數人的父母沒有死於處心積慮想宰了我們的魔王之手、童年相對多采多姿一些、課業上的問題也沒有透過成為校內運動明星獲得解決(哈利是學校裡的風雲球星)。
大人稱哈利為「那個活下來的男孩」,我周圍的大人則說我是「那個沒帶聯絡簿的小鬼」。即使是一本連危樓都可以用魔法撐起而免於都更的奇幻小說,其中都找不到與我校園生活相似的角色,簡直是奇幻級的邊緣人。
從小說到經濟學:如何同理「選擇」
然而,雖然我對於書中的角色沒有什麼生活上的共鳴(騎著掃帚在天上飛的運動等事物就更不可能與日常有什麼聯結了),但在沉迷於哈利波特的校園生活與校外冒險時,我想有千千萬萬的青少年都曾與我一樣,不斷揣想這群用羽毛筆在羊皮紙上寫作業的青少年,各自經歷著什麼樣的心境?魔藥調不出來的時候要如何面對石內卜?妙麗不給抄作業的話該怎麼辦?當心儀的隔壁班女生喜歡上學長會是什麼樣的心情?
別人的故事,原來都是我們的故事。一本小說要打動讀者,除了作者的妙筆生花,也需要讀者進入書中的情境。對於十多歲的小孩來說,閱讀時的那些想像,都是豐富的換位思考練習。後來接觸到經濟學,我才發現,原來透過「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去體驗一本小說的過程,就是經濟學中「理性選擇」的基礎。聽起來很奇怪嗎?如果要舉例,我們可以先跳脫中二又靠身世的哈利,想想書中最高貴的朋友──家庭小精靈多比的處境。
家庭小精靈多比的經濟學思維
在第二集的開頭,家庭小精靈多比深信哈利波特如果回到學校會倒大楣。為了拯救哈利,多比首先嘗試讓哈利以為自己在霍格華茲沒朋友,好讓他打消回去上學的念頭。後來更進一步闖進他家,希望用魔法讓哈利被禁足。
多比面臨的狀況,可以這樣條列拆解:
- 任務:阻止哈利波特回到霍格華茲
- 執行任務面臨的限制:無法違抗主人的命令、不可以讓主人發現
- 外在環境:哈利波特有一群會透過貓頭鷹寄信給他的同學
- 想法:只要讓哈利波特以為同學根本忘了他,他就會不想回霍格華茲
- 資源:多比自己的魔法
多比根據上述的因素,作出一系列的決定,最終導致哈利波特乘著一輛飛天轎車逃出自己寄住的親戚家,抵達前面提到的那棟危樓。換個方法說,多比在主人的命令的限制之下,嘗試根據他手中的資訊還有想法在給定的環境中極小化哈利波特回到霍格華茲的機率。
也許你也發現了,根據資訊、想法、資源,在環境的限制下嘗試達成目的,這就是根據誘因機制而產生的理性選擇。當你讀著多比向哈利波特說明他在這情境裡的所作所為時、猜測著這新登場的角色到底鍋釜裡賣什麼藥,其實你正揣想著多比的心理,以及跟著他的邏輯嘗試回溯他面臨的誘因。
這種「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推論,其實就是研究理性選擇的社會科學裡寫模型的心法。設定一個環境、模擬個人在這環境裡面臨的限制和選擇,在經濟學家 Gary Becker 的研究下,從對交易、生產、消費的研究,一路延伸至教育、健康、犯罪、以及其他各式各樣選擇範疇的分析。
一個人如何決定要不要讀大學?和誰結婚?會不會歧視別人?我們在思考這些問題時,直覺上的起點可能是一些不由經濟學決定的層面,例如這個人喜不喜歡大學生活、有多愛自己的男女朋友、是否看某些種族不順眼:這些條件都和多比想用他的怪招拯救哈利波特一樣,看起來和經濟學課本裡的供需曲線沒什麼關係。
但如果從現代經濟學的眼光來看,這些行為背後都有選擇的機制。只要這個選擇機制是在符合一些限制的同時(即使是魔法世界的子民也無法什麼事情都隨心所欲) 追求自己喜歡的結果,都有從理性選擇的角度出發可以分析的地方。這也就是經濟學在過去數十年中逐步擴散到其他領域的原因。
選擇的自由
有些人不太相信經濟學的分析對於社會有什麼幫助。一個可能的原因是他們看到經濟學研究人的選擇,但有很多事情不是我們能選擇的。回到先前的幾個例子:沒有大學學歷很難找工作、社會對結婚這檔事有各種奇妙的預期和要求、歷史因素下有些群體在臺灣容易受歧視;甚至是我沒有生在哈利波特的魔法世界、小精靈多比需要拿衣服才可以自由,這些很多是個人無法選擇的條件,其中也都有值得研究的問題──那也許就是其他領域比經濟學更擅長回答的問題。
但在此同時,我們的生活經驗中也有一大部分是選擇所驅動的,而人與人之間的選擇又彼此牽連,在互動中形塑我們所處的社會。即使是法力高強的巫師和女巫,也有無法超越的限制;但即使是出生就帶衰被佛地魔追殺的哈利波特、或是生而為奴的多比,也透過選擇決定了自己的人生。
如果要我從七集的《哈利波特》裡挑一句我希望大家記住的話,大概就是鄧不利多對哈利說的:「我們的選擇,遠比我們的天賦才能,更能顯示出我們的真貌。」(雖然大家更有可能記得的是電影裡戲份超高的 Expectooooo--- Patronum!!!)
讓人沉迷的既是別人的故事,也是你的故事
當年陪著哈利波特冒險的過程,讓我有整整七集的機會練習想像別人的心理狀態。多年後開始練習推導一些簡單的總體經濟模型時,才發覺原來那套曾讓我深深入迷的小說,不只讓我認識了這存在於小說家腦海中的魔法世界,也讓我更認識周遭與我同樣受誘因驅動的各種麻瓜。
研究文學的人對於「為什麼人要讀小說」應該有些比較好的答案,但對我來說,設身處地的體驗別人的故事,除了看小說真的很爽之外,也讓我們可以用更豐富的觀點去看待自己與周遭他人身上的故事。這些觀點在我自己學習社會科學的過程中是很好的提醒,而《哈利波特》教我最重要的一課,對於強調觀察選擇行為的經濟學學徒來說應該都不陌生:我們的選擇,最能展現我們是怎麼樣的人。
( 本文作者為白經濟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