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1920年,臺灣第一次登上《國家地理雜誌》的報導──《福爾摩沙.美麗之島》

2019-01-20
愛麗絲・約瑟芬・包蘭亭・柯潔索夫( Alice Josephine Ballantine Kirjassoff)、哈利.阿佛森.法蘭克(Harry Alverson Franck)著,黃楷君、蔡耀緯譯,《福爾摩沙.美麗之島:1910-20年代西方人眼中的臺灣》,臺北:遠足文化,2018。

一、愛麗絲與美國駐臺北領事丈夫馬克斯.柯潔索夫

搭乘日本橫濱市的根岸線地方鐵道,在山手驛下車後,走上出口左前方的斜坡,就可以看到寫著「橫濱市根岸外國人墓地」的指標。位於橫濱仲尾台小山岡的這個外國人墳墓區,埋葬著從 1860 年代橫濱開港以來,因疫病等而命喪日本的許多外籍人士,其中也包括 1923 年 9 月 1 日關東大地震時死於橫濱的、當時美國駐橫濱總領事代理馬克斯・大衛・柯潔索夫(Max David Kirjassoff),以及他的夫人──這篇〈福爾摩沙・美麗之島〉(“Formosa the Beautiful”)臺灣見聞錄的作者愛麗絲・約瑟芬・包蘭亭・柯潔索夫(Alice Josephine Ballantine Kirjassoff, 1889.12.4-1923.9.1)。


他們的墓石上刻著:IN LOVING MEMORY OF MAX DAVID KIRJASSOFF. AMERICAN CONSUL AND ALICE BALLANTINE KIRJASSOFF。


美國領事馬克斯・柯潔索夫與夫人愛麗絲的墓石。(Source:遠足文化提供)

馬克斯.柯潔索夫是俄裔美國人,1888 年出生於俄國,父親是鐘錶製造技師。馬克斯・柯潔索夫從耶魯大學畢業後,便踏入外交官的世界,並在美國駐東京的大使館擔任翻譯官。具有深厚文化教養的愛麗絲 1889 年出生於印度,祖父是傳教士。1914 年馬克斯.柯潔索夫與二十五歲的愛麗絲結婚,並被派駐臺灣與日本兩地。


1922 年馬克斯・柯潔索夫被調往橫濱,隔年的 9 月 1 日卻不幸遭逢震度六的關東大地震。東京與橫濱兩大城市因地震與火災,遭受重大破壞,單單橫濱即有兩萬三千多間房屋倒塌,死亡人數超過兩萬四千人,死者多為地震之後發生的大火所燒死,愛麗絲以及馬克斯.柯潔索夫也是因為無法逃過大火而死亡。


震災時,位於橫濱日本大通的美國領事館倒塌,愛麗絲被壓在瓦礫下,幸賴馬克斯與友人的挖掘援救而逃過一劫,但是因附近大火延燒,他們選擇往橫濱海岸方向逃走,卻不幸遭火舌吞噬,享年三十四、三十五歲。他們有兩位小孩,大的當時才七歲,似乎逃過劫難,但之後詳細情形不明。


二、《國家地理雜誌》1920 年 3 月號的福爾摩沙報導

愛麗絲的報導著作〈福爾摩沙・美麗之島〉發表於 1920 年 3 月號的《國家地理雜誌》(National Geographic Magazine)。


眾所周知,《國家地理雜誌》創刊於距今一百三十年前的 1888 年 10 月,是在該年 1 月美國三十幾位會員所創立的、「以增進普及地理知識」為宗旨的非營利科學與教育組織──美國「國家地理學會」(National Geographic Society)的機關誌。


該雜誌內容顧名思義是以調查介紹世界各地的地理為主,但也及於人文、歷史、文化、風俗、時事等領域;特別是該雜誌的文章內容,配合大量的攝影圖片,並加上說明文字,使讀者易於親近並較能清楚了解介紹的內容。


早期攝影照片部分由當地國家政府或機關所提供,後來大部分是由該雜誌的特派攝影記者所拍攝,他們有時須冒著生命危險,扛著重大攝影器材上山下海拍攝各類影像,因此到今天為止已留下許許多多經典的攝影作品,並傳遞了眾多精彩故事。


1985 年 6 月號《國家地理雜誌》封面上,披著朱紅色破舊衣服與頭巾,張著一雙青綠色眼眸,面對戰爭情境露出滿臉驚惶的「阿富汗少女」無聲勝有聲的影像,只是其中的經典作品之一。


《國家地理雜誌》1985 年 6 月號的經典封面。

1920 年 3 月號刊登的 “Formosa the Beautiful”,是《國家地理雜誌》創刊三十多年來第一次以臺灣作為報導的對象,撰稿者即是美國駐臺北領事馬克斯・柯潔索夫的夫人愛麗絲。


根據美國駐臺領事館檔案,馬克斯・柯潔索夫大約在 1916 年 9 月左右擔任美國駐臺北領事,他的前任是 Edwin L. Neville,1919 年 9 月在馬克斯・柯潔索夫任期結束之後,美國駐臺北領事改由 H. B. Hichcock 擔任,亦即馬克斯・柯潔索夫擔任美國臺北領事的任期約是 1916 年 9 月至 1919 年 9 月這三年期間。


根據美國駐臺領事館檔案,馬克斯・柯潔索夫與臺灣總督府的官員,例如殖產局長高田元治郎、總督府事務官加福豐次、鎌田正威、臺北廳長梅谷光貞、學務部長隈本繁吉、甚至當時總督之下最高階行政官的民政長官下村宏都交好,且有書信往來,他們在日文公文書方面,都以日文片假名「マックス.デー.ギリヤソフ」稱呼 Max David Kirjassoff。


因此,愛麗絲替《國家地理雜誌》撰寫的報導內容,應當是愛麗絲以美國駐臺北領事夫人的身分,於這三年期間在臺灣走透透所觀察分析報導的臺灣訊息,而在 1919 年 9 月愛麗絲夫婦離臺後的 1920 年 3 月始被刊登出來。


因為她的領事夫人身分,推測愛麗絲也較能獲得臺灣總督府的信任,而能從官方取得、或由官方提供許多交通、產業(茶、糖、特別是樟腦)、原住民相關的資料與第一手影像圖檔,也使 1910 至 1920 年左右日本統治臺灣的狀況,得以透過《國家地理雜誌》的報導傳播到世界各個區域。


可惜的是,1923 年 9 月的關東大地震,造成愛麗絲和她的外交官丈夫英年早逝,《國家地理雜誌》對日治時期臺灣的報導就此幾乎絕響,直至 1945 年始由愛麗絲的哥哥、也是外交官的約瑟夫・包蘭亭(Joseph W. Ballantine)撰寫另一篇有關戰爭期間臺灣的相關報導。


愛麗絲・約瑟芬・包蘭亭・柯潔索夫(Alice Josephine Ballantine Kirjassoff)。(Source:遠足文化提供)

三、愛麗絲「福爾摩沙.美麗之島」的年代

我們在閱讀愛麗絲的報導內容時,有必要對她觀察臺灣、撰寫此篇文章時的年代做基礎的了解。愛麗絲與夫婿馬克斯・柯潔索夫到臺灣來就任美國駐臺北領事的時間大約是 1916 年 9 月至 1919 年 9 月,因此她所觀察到的臺灣應該就是這一段時期的臺灣紀事。


她在報導前端「讓惡靈遠離臨終者的音樂」一節中,寫著「我永遠忘不了住在大稻埕的第一個夜晚」,描述的應是初到臺灣時首先住宿的、當時位在大稻埕千秋街(今貴德街)華利洋行(Filed Hastus&Co.)內的美國「臺灣領事館」,因此愛麗絲有了和臺灣最初的邂逅──難以忘懷的吵雜夜晚。


愛麗絲夫婦到臺灣兩個月後的 1916 年 11 月,美國「臺灣領事館」改名為「駐臺北領事館」,並從大稻埕遷移到較為安靜的日本人街「大正町二丁目」(約在今長安東路;1926 年 10 月再遷到今中山北路二段的「光點台北」處)。


美國駐臺北領事館的搬遷,是否與快把愛麗絲逼瘋了的「大稻埕第一個夜晚」經驗有關未能知曉,總之兩個月後臺北領事館終於從臺灣人聚集區的大稻埕,搬遷至紀念大正天皇即位的新日本人街區「大正町」。


1916 年 9 月至 1919 年 9 月期間正好是第六任臺灣總督安東貞美到第七任明石元二郎的時期。歷經第四任總督兒玉源太郎・民政長官後藤新平的基礎建設(包括平地漢人的武力鎮壓),以及第五任佐久間左馬太的原住民討伐,到了安東貞美以及明石元二郎時期,臺灣的產業經濟已經有相當的進步,交通運輸網的整備、衛生狀況的改善、水道.電力.電話的鋪設、生活環境的整理、學校的擴充、教育的普及,均使臺灣整體的生活水準大幅向上提升。


而愛麗絲夫婦離開臺灣的 1910 年代後期,也正好是日本中央政府開始由平民宰相原敬組閣,在殖民地推動文官總督制度與內地延長主義的時期,殖民地臺灣整體的氛圍,呈現相當有別於日本統治前期的樣態,或許這也是《國家地理雜誌》開始將目光朝向臺灣注視的原因吧。


另外,觀諸當時的國際社會,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7-1918.11)中後期,日本因與英國結為同盟關係而參戰,但實質上卻因歐洲諸國忙於在歐陸戰場交戰,無暇顧及亞洲殖民地與市場,讓日本得以趁虛而入,一時之間日本搶奪了亞洲、特別是東南亞的市場;加上歐洲國家因戰爭的關係需求大量物資,而向日本訂購龐大的消費與軍需品,成就了日本在 1915 至 1920 年之間的「大戰景氣」,使日本從債務國搖身一變成為債權國,亦造就了不少日本民間的「成金」(暴發戶)。


馬克斯・柯潔索夫到臺灣就任美國駐臺北領事的這三年期間,正是日本經濟發展的高峰期,在臺灣方面承繼之前歷代幾位總督的建設業績與社會的安定,因此愛麗絲所觀察到並撰寫出來的臺灣,確實較接近其文章所設定的題目:Formosa the Beautiful。


1920 年 3 月號的《國家地理雜誌》,刊登了由愛麗絲撰寫的〈福爾摩沙・美麗之島〉。

美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最後階段的 1917 年 4 月參戰,一年半後德國投降,各國簽署凡爾賽和約的同時,在美國總統威爾遜的提倡下,成立追求戰後國際和平的「國際聯盟」。這時期美國強大國力的能見度和發言力量在國際社會嶄露頭角,時間點正好就是馬克斯・柯潔索夫擔任美國駐臺北領事的時期。


1918 年 11 月 15 日的《臺灣日日新報》(第七版)曾在對德國停戰條約成立不久後的報紙上,刊登了一張在臺北外國人團體三十人,於臺北鐵道飯店一起喝香檳酒慶祝一次大戰停戰的相片,新聞標題為:「遙思祖國的外國人團體欣喜非常 夫人自身如和平的天使般 與諸聯合國民分享喜悅」,新聞的中心人物和平天使「夫人」(內文原文使用:「米國領事ギリヤソフ氏夫人」),指的即是馬克斯・柯潔索夫夫人愛麗絲,她當天也帶著當時三歲的男孩參加,推測應是在 1923 年關東大地震時,逃過一劫的愛麗絲長子。


不過可惜的是,報紙中的照片不甚清晰,未能清楚標示並呈現出馬克斯・柯潔索夫與愛麗絲的容貌,但是從新聞報導,似乎多少能感覺出美國駐臺領事與夫人在當時外國人團體中的重要分量。


一次大戰停戰條約成立,臺北外國人團體祝賀會,《臺灣日日新報》,1918 年 11 月 15 日。(Source:遠足文化提供)

四、愛麗絲在《國家地理雜誌》報導文章中的照片影像與內容

如前所述,《國家地理雜誌》除了調查介紹各個國家、地區的地理、人文、社會、歷史、風俗等等之外,也非常重視拍攝各地的影像,藉照片影像來傳達文字所無法清楚呈顯的印象意圖。所以他們的報導者有許多是探險家、旅行者、科學家、外交官、軍人或攝影家,照片影像常會是《國家地理雜誌》取材報導的重點。


愛麗絲的這篇報導(原文)共有四十六頁,但是卻使用了五十九張照片與一張地圖,而照片常是兩張編輯成一頁,或者是一張一頁或三分之二頁的大幅圖示,沒有一幅是小於二分之一頁或不清楚的圖像,足見照片影像在這篇文章中的重要性。根據文章開頭的說明,這六十張的照片、地圖幾乎所有的照片都是由臺灣總督府官方攝影師和樟腦局的長官所提供。


這六十幅照片、地圖由於是總督府和樟腦局所提供,所以影像清晰,且內容包羅萬象,有臺北大稻埕堤防、漢人寺廟、藝妲樂隊〔愛麗絲以 “the Formosan version of the ‛jazzband’ ”(福爾摩沙的爵士樂團版)戲稱〕、水牛與鴨群、颱風過後淹水的臺北城一角〔作者以 “This is not Chinatown in Venice”(這不是威尼斯的中國城)調侃〕;有交通工具:竹排、舢舨、戎克船、手推臺車、「輪軸永遠不需要上油脂潤滑」的大木輪甘蔗運載牛車;還有臺灣的經濟特產:米、糖、甘蔗、鳳梨、龍眼、紅檜、檜木等。


愛麗絲從總督府樟腦局取得多達九張有關樟腦生產製造的照片,再配合愛麗絲多頁的文字報導敘說,特別介紹臺灣的特產「樟腦」,包括山區高聳的樟樹、漢人家族.苦力於伐樟工寮砍伐、剖取樟木片以蒸餾製造樟腦油、樟腦丸的過程。


除了樟腦,相片中數量最多的乃是有關「原住民」的影像,多達二十二張,約佔全部照片六十張的三分之一強。《國家地理雜誌》首次介紹福爾摩沙臺灣,畢竟對於臺灣原住民抱持莫大的興趣與關注。二十二張照片中,含原住民族群的架橋、紡織、舞蹈、家屋、教育,也介紹泰雅、魯凱、排灣、鄒族、雅美(達悟)甚至平埔等各族群的樣態、服飾、紋面,最聳動的應該會是當時尚絕少在西方世界介紹傳播的臺灣原住民「露天頭顱博物館」(愛麗絲使用的原文就是 “Open-air Skull Museum”)吧。


圖說:從樟樹樹幹鑿下木片。
他們以扁斧將樟樹鑿成木片,然後將木片放入蒸餾容器中進行蒸餾程序。
(Source:遠足文化提供)

圖說:露天頭顱博物館。
「在每個原住民村落裡,露天頭顱博物館攸關著族人的驕傲。」
 

這篇《國家地理雜誌》於 1920 年第一次刊登、且由美國駐臺北領事夫人愛麗絲所親自撰寫的有關臺灣的文章,頗受到臺灣總督府的關照與支援。愛麗絲到各地方參訪行程的接待人力及交通安排,例如到烏來山區樟腦蒸餾廠的參觀調查,赴桃園角板山原住民部落的「蕃童教育所」參訪,交通工具臺車的準備,以及懂得漢語與原住民部落語言、具有原住民身分並身兼接待與翻譯人員的安排,都可以看到總督府在 1910 年代末期,對自己的施政已有了信心,且願意某種程度開誠布公的向外,特別是向同樣擁有殖民地的西方強國或社會加以宣傳。


當然,我們今天來看愛麗絲的這篇報導紀事,包括臺灣總督府提供給她的照片影像,或許已不見得會有太多的驚訝與感動,因為在那之後已有太多類似的文章與照片出土,總督府方面也陸續釋出相當多有關臺灣進一步的官方資訊與圖檔,而到臺灣來進行研究調查或旅遊的西方人、日本人,也陸續出版許多不同形式的研究調查報告、紀行文和照片圖集,因此愛麗絲臺灣的報導或許可以稱為「先驅」但已不是唯一,有太多的著作、照片影像超越過愛麗絲的報導。


但是,不能否認的是,《國家地理雜誌》1920 年 3 月號刊載的愛麗絲這篇文章,於揭開 1920 年以前,日本統治時期的殖民地臺灣之實質面貌理解上,仍具有不能磨滅的歷史意義,或許我們必須用這樣的「時間觀點」來解讀或詮釋這一篇作品。


由於愛麗絲曾在臺灣居留長達三年,因此她的報導文章是多次在臺灣各地參訪之下,所綜合整理出來的作品,流露出觀察細膩、祥和但有點「溫吞」的「文學著作」的感覺,與在臺灣短暫幾天的時間內匆促旅行參訪、觀察整理出來的紀行文多少有所不同。


英國旅行作家 Edward Owen Ruter 在 1923 年出版的 Through Formosa: An Account of Japan’s Island Colony(中文版:歐文・魯特,《1921穿越福爾摩沙:一位英國作家的臺灣旅行》,遠足文化),記錄在 1921 年 4 月 3 日至 11 日前後九天的時間,旅行觀察的福爾摩沙臺灣,與愛麗絲的報導,或許可以拿來作為兩位歲數相仿(都是 1889 年出生)的西方人(一位英國旅行作家,一位美國駐臺領事夫人),對 1920 年的前與後、日本統治中期的臺灣之觀察報導的比較,應會是興味盎然之事。
 

(本文作者為師大臺灣史研究所退休教授)
 

 
本文收錄於遠足文化《福爾摩沙.美麗之島:1910-20年代西方人眼中的臺灣》,原標題〈美國駐臺北領事夫人愛麗絲的臺灣見聞錄〉
本書收錄了兩篇 1910-20 年代西方人旅遊臺灣的報導文章,記錄下一百年前臺灣的身影和面貌。 第一篇文章是出自 1920 年 3 月號《國家地理雜誌》的報導文章〈福爾摩沙・美麗之島〉,由愛麗絲.柯潔索夫撰寫,描述 1916-1919 年間她與外交官夫婿居住臺灣時觀察到的點滴。 第二篇文章由美國旅行作家哈利・法蘭克撰寫,他在 1923-1924 年從日本到中國後造訪福爾摩沙,1924 年出版了《日本與福爾摩沙一瞥》,本書收錄後半部他在臺灣的所見所思:〈日本與福爾摩沙一瞥:福爾摩沙部分〉。

文章資訊
作者 蔡錦堂
刊登日期 2019-01-20

文章分類 說書
號外📣故事電子報出爐啦!
從大時代到小人物、熱話題到冷知識,📩有故事來信📩 陪你認識過去、想像未來!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