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人人話經典】因愛而生,為愛而亡:少年歌德究竟多煩惱,才能寫下《少年維特的煩惱》

神奇海獅 2020-08-08
歌德 14 歲左右的時候,他做了一堆在父親眼中「浪費天份」的事情,包括出入低級場所、幫人寫情書,還有就是──談戀愛。

18 世紀,有個為了兒子傷透腦筋的父親,出身律師世家的他,希望小孩也能夠走上律師的光明坦途。這名父親要求小孩唸書,他卻談起了戀愛;叫他念法律,他卻轉頭加入文學社團;最後要他當律師,他卻開始寫起了小說。


這個讓父親頭痛不已的小孩名叫約翰.沃夫岡.歌德(Johann Wolfgang Goethe),也就是著名小說《少年維特的煩惱》的作者。


如果按照父親的標準,自己對歌德的教育無疑是失敗的;然而,這卻是個最偉大的失敗──《少年維特的煩惱》甫出版,就在全德意志地區刮起了一陣維特炫風,歌德的名聲更是經歷數個世紀不墜。


歌德的青春期,可以說是 18 世紀的叛逆青年代表,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少年歌德,究竟有著什麼樣的煩惱吧。


出身法學世家,卻走上文學道路:小小歌德的叛逆人生

1749 年 8 月的正午時分,歌德誕生在法蘭克福一個富裕的法學世家。歌德的外曾祖父曾在帝國最高法院任職,父親也在最高法院工作過,並且拿到了吉森(Gießen)大學的法學博士,從小父親就對歌德懷抱相當大的期待,希望他能繼承衣缽。歌德在自傳中說道:「父親大概可以稱之為『好為人師』的人」,結婚之後,父親就曾鼓勵母親學習義大利文和歌唱,最後母親為了應付父親,勉強學了點義大利文交差了事。


隨著歌德逐漸成長,父親在小歌德身上,看到自己從來沒有過的才華,因此他將心力全都投注到對子女的教育上,他要小歌德和他走上一樣的路,而且要爬得比他更高、更遠!


父親想像著孩子的未來:「你要和我一樣,先在萊比錫大學唸法律,然後再到其他學校獲得學位;之後可以去威茲拉爾或雷根斯堡(都是德國的城市),然後是維也納,再到義大利。」最後,父親反覆地強調,一定要到當時的歐洲中心──巴黎,見見世面。

 
歌德的父親是名非常優秀的律師,對歌德有相當大的期許。(Source:Wikimedia

未來藍圖描繪的特別美好,現在就只有一個問題,小歌德的人生不會按照你的劇本走啊!


父親投注了自己全部的心力教育歌德,但真正影響歌德的,卻是父親一份無心的禮物。歌德四歲時,父親送給他一個華麗的木偶劇院,那是一個有點像玩具房子的大型彩繪木盒,中間有個小小的舞台。歌德的父親完全沒有料到,這個木偶劇院將小小歌德投進一個現實與想像並存的世界裡,關於文學的小芽也在此時悄悄種下。


在歌德 14 歲左右的時候,他做了一堆在父親眼中「浪費天份」的事情,包括出入低級場所、幫人寫情書,還有就是──談戀愛。


情竇初開:少年歌德無疾而終的初戀

是的,14歲的歌德就開始了自己的初戀。


這名女子喚作格雷琴,歌德曾和她一起參加皇帝的加冕典禮,還在人群中手牽著手走來走去,在旁人眼中他們就是對兩小無猜的小情侶。


然而,這場讓歌德情竇初開的戀愛,卻用一種殘酷的方式劃上了句點──一群狐群狗友將歌德捲入一場刑事案件,在法庭上,當格雷琴談到她與歌德的交往時,說道:「我不否認我常常看到他,也很喜歡見他,但我一直把他當作小孩子看待,我對他的感情,僅僅是一個做姐姐的感情罷了。」


這番話對 14 歲的小小歌德來說,無疑是個很大的打擊,粉紅泡泡頓時破滅。隨著初戀結束,他也因而消沉了好一段時間。16 歲時,順著父親的期待,他進入萊比錫大學學習法律。

 
14 歲的歌德肖像畫。(Source:Wikimedia

一掃失戀陰霾的歌德,抱著脫離家庭桎梏的心情奔往萊比錫,還寫信和朋友說:「(我)好像一隻自由的鳥,逍遙在美麗的樹林中,享受著明媚風光……」。進入大學生活後,歌德立刻拜訪了一位知名的教授,並吐露自己想選修文學課的心願。沒想到,這名教授根本看不起文學,甚至對歌德說只有鑽研法律才是正途,當場狠狠地教訓了歌德一頓。


但是,法律系的課程根本讓歌德提不起勁。父親的嚴厲教導,讓歌德對法律專業知識早就已經倒背如流;而且很多所謂「德高望重」的教授在象牙塔裡待了太久,所教的東西更被時代證明是無用或錯誤的。不死心的歌德依舊選修了文學課程,不料當時的文學界也被世俗的清規戒律所束縛,課程裡討論的全都是說教意味濃厚的散文。


萊比錫大學(Universität Leipzig),創立於1409年,是歐洲最古老的大學之一,(Source:Wikimedia

歌德幻滅了。這段期間,他感到無比的孤獨,對未來失去憧憬,他將自己所寫的詩、散文,還有一些大綱與草稿,全都付之一炬。


在這憂鬱的大學生活中唯一能撫慰他的,大概就只剩下談戀愛了。


為愛痴狂,為愛寫詩,最後為愛吐血

是的,他又戀愛了。


這名女孩的姓名很長,歌德親暱地稱呼她的小名安妮塔。安妮塔是歌德常去的一間食堂的服務生,她的舉止文雅,性格坦率單純,立刻吸引了當時陷入憂鬱情緒中的歌德。他們交往了兩年多,和第一次懞懞懂懂的初戀不同,歌德在給朋友的信上說:「我初次感受到真的愛情所帶來的快樂。」他寫的抒情詩之後被編成一部詩集,名為《安妮特》(Annette)。


歌德的抒情詩詩集,以他的女友命名,就叫《安妮特》(Annette)(Source:Wikimedia

不過,這段關係不止甜蜜,也夾雜著暴烈。有次歌德抱病去探望安妮特,卻發現安妮特正在與別的男人談話。看到這一幕的歌德頓時妒火中燒,接著就為了一些小事開始跟安妮特大吵,氣得她淚流不止。沒多久,歌德低頭道歉,兩人也和好如初;接著,又有個大學生請安妮特、和她的母親與弟弟一起去看戲,然後又讓歌德氣得連肺都要炸了……


類似的事情週而復始,最後不曉得是不是情緒波動太過激烈,歌德竟然真的咳血了!


一連好幾個星期,歌德都徘徊在重病的邊緣,最後不得已只能中斷萊比錫的學業回到家中休養。準備離開時,他甚至沒向安妮塔辭別,他走到安妮塔家的大門前,卻怎樣都提不起勇氣走上臺階。


最後,他寫了一封信給安妮塔:

 

「……我感謝妳一向對我表露的愛與友情,我將永不忘卻。……他(指歌德自己)往往惹妳生氣,但他仍舊始終是個好小伙子,希望妳會經常惦記他……」

回到家鄉後,母親看到他的病容,不禁掉下了眼淚,嚴肅的父親原本期待他學有所成,卻看到他不但中斷學業,還變成這副模樣,內心的憤懣早已積澱多時。在家休養的期間裡,父親更是明顯的顯露出自己的失望和不滿,整個家中瀰漫著一股壓抑的氣氛。屋漏偏逢連夜雨,這時的歌德收到一封來自萊比錫的信──安妮特與自己的朋友坎恩訂婚了。


這個消息讓這段關係正式步向終點,歌德也漸漸走出失戀的陰霾。休養了一年半後,康復的歌德沒有重返萊比錫,而是按照父親的願望,前往位於德法邊界、享有盛譽的史特拉斯堡。


你猜,他在這個城市又做了什麼?


史特拉斯堡(Strasbourg)位於法國國土的東端,在歷史上此地的主權曾多次交替由德國和法國擁有,因而在語言和文化上兼有法國和德國的特點。圖為歌德就讀的史特拉斯堡。(Source:Jonathan Martz / CC BY-SA

愛情與麵包,歌德如何選擇?

沒錯,他又戀愛了。


這次他愛上的對象名叫弗里德莉克,是史特拉斯堡近郊一位鄉村牧師的小女兒。當弗里德莉克穿著一身傳統的德國圓筒式短裙、步履輕盈的來到歌德面前,他頓時覺得整個空間都亮了起來:「似乎在這個鄉間的天空裡,升起一顆最可愛的明星!」晚飯後歌德挽著弗里德莉克,在被月亮染成銀藍色的田野中漫步。回到史特拉斯堡後,他馬上寫了一封信給對方,抬頭是:「親愛的新女友」。


然而就在歌德將開起另一段愛戀時,來自父親的壓力排山倒海而來──眼看畢業在即,歌德的朋友建議他不用寫畢業論文,只需用幾篇一般的論文,就可以通過答辯獲得學位了。這其實在史特拉斯堡大學是行得通的,然而擁有博士學位的父親根本不可能同意:「連學位論文都沒寫過,這種學位要幹什麼!」


不得已,歌德只好硬著頭皮,用拉丁文寫出了自己的學位論文《立法者有責任,制定某種無論教士或俗人都必須遵守的宗教信仰》。但是論文中出現一些過於新穎的觀點,這篇學位論文根本沒通過!


所幸,法學院院長仍然允許歌德用幾篇一般論文來通過答辯,最終歌德還是拿到了學位,皆大歡喜。


唯一不開心的大概只有歌德的父親,本來他還期待拿兒子的論文炫耀一番,現在這個期待只能落空了。話雖如此,他對歌德仍然抱持著希望,轉頭便命令兒子去威茲拉爾,到帝國最高法院去實習!


畢業後的歌德聽從父親的話,準備離開史特拉斯堡,對他來說最難過的,也許就是要離開弗里德莉克了。歌德寫了一封道別信給她,沒過多久就收到了回信。這封道別信讓歌德熱淚盈眶,第一次發覺自己竟深刻地傷害了一顆最美好的心靈。


離別的時間總是短暫,歌德很快地踏上前往帝國最高法院的路程,你猜這段時間他又怎麼了?


不被世人所容的愛戀

不,這次他沒有談戀愛。


不過,他的確再次陷入愛河。但他這次愛上的人,卻是他好朋友的未婚妻夏綠蒂。歌德對她的愛慕到了如痴如狂的地步,夏綠蒂雖然也喜歡歌德,但是她能回應歌德的只能是友誼。


最後歌德選擇退出,永遠離開了夏綠蒂的生活。他留下了一段便條,上面寫道:

 

「我可以哭泣了;我讓你們幸福,我將留在你們的心中。我會再見到你們的,但,總不會是明天……」

和其他段戀情不同,與夏綠蒂的愛戀並沒有單純地無疾而終,歌德拿起了筆,開始勾勒一本小說的大綱。


在父親的要求下,歌德一直往法學專業的方向邁進,但他卻無法辦法滿足父親的期盼:去萊比錫後生重病回家、去史特拉斯堡拿了一個不用寫論文的學位、當律師整整四年卻只接到 28 個訴訟案。從父親的角度來看,自己對歌德的教養無疑是徹底失敗了。


然而,歌德卻一直將熱情投注在被認為是「不務正業」的文學活動中──在史特拉斯堡復學期間,歌德接觸到了莎士比亞,赫然發現語言可以如此表達未經修飾的情感。

 

我所閱讀的第一頁莎士比亞,就已經讓我終生都傾心於他。

之後擔任律師時,他跟文學圈的接觸更加緊密。當時德意志的作家間,正在掀起一波新浪潮;報紙雜誌使得年輕的詩人間彼此互相認識。這群年輕知識分子用自己的一腔熱情,表達對當時社會等級、封建傳統的不滿。他們通過抒發個人情感,來揭露社會種種不公平及陰暗的地方。這股清新的文學運動,最後以其中一部作品的名稱為名:「狂飆運動」。


就在這樣的文學潮流下,他以自己、好友、夏綠蒂的關係作為藍本,在 25 歲那年寫出自己的成名作──《少年維特的煩惱》。

 
《少年維特的煩惱》是以歌德、好友、夏綠蒂三人之間的感情糾葛,所寫出的經典之作。(Source:Wikimedia

失敗的愛戀,造就偉大的作品

這一本承載歌德青年愛戀心酸苦澀壓抑情壞的《少年維特的煩惱》在當時的德文世界引起了巨大的轟動。因為當時的人認為文學不是為求享樂,而是用來文以載道。也就因為這樣的想法,德意志文學圈全都充斥著說教講理、傳布道德的文章。


《維特》傳遞的卻不是這樣的信息,而是在這段愛上朋友之妻的畸戀裡,感情與道德的碰撞。這本日記體的小說十分暢銷,青少年更是爭相模仿維特的服裝,穿起黃色背心和藍色外套。


回顧歌德那段不是太成功的青春歲月時,也許他的故事就是告訴我們,別人眼中的坦途,不一定就適合自己的人生道路,失敗的愛戀與失敗的課業,一樣可以在別的地方,譜出最美的樂章。




同場加映:學霸陪你讀《少年維特的煩惱》

文章資訊
作者 神奇海獅
刊登專欄 人人話經典
刊登日期 2020-08-08

文章分類 說書
號外📣故事電子報出爐啦!
從大時代到小人物、熱話題到冷知識,📩有故事來信📩 陪你認識過去、想像未來!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