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人人話經典】超越時空,放眼未來──臺灣科幻小說與現實脈動

2020-12-12

自瑪麗雪萊於 1818 年發表《科學怪人》以來,科幻小說已有超過兩百年的歷史。在這漫漫歷史長河中,科幻小說不單單只闡述對未來的想像,也與現實政治、經濟、社會、科學發展有著密切關聯,使科幻小說發展出更多樣的面貌。


那麼如今科學研究、科技發展頗有成就的臺灣,科幻小說又如何反映現實?


一切得從半世紀前說起。


1960 年代,正值美蘇太空競賽時期,可說是人類最渴望探索太空的時代。在時代氣氛渲染下,星際旅行題材也愈發興盛,陸續有《索拉力星》(1961)、《Star Trek》(1966)等影視、小說名作出現。到了 1968 年,史丹利庫柏力克與亞瑟克拉克合作的《2001太空漫遊》,成為劃時代的重要里程碑。

 

而在同年,臺灣科幻的大事件也正在發生。張曉風發表借鑒《科學怪人》概念,以人造人與婚姻為主題的〈潘渡娜〉,張系國則結合改造人、新舊人類之爭、移居外太空等主題,撰述〈超人列傳〉、黃海受到《2001太空漫遊》啟發,書寫以太空歷險為主軸之〈航向無涯的旅程〉[1],三人開啟戰後台灣科幻創作之先聲。從這三部的主題中,不難看出當時太空熱潮以及基因工程等先進科技,對台灣科幻小說影響實為顯著。


到了 1970 年代,雖然阿波羅 17 號在 1972 年為登月畫下句點,不過禮炮太空站、太空實驗室、航海家號等計劃,仍持續探索宇宙。除此之外,積體電路的發展加速了電腦普及化,開啟資訊時代序章。在臺灣,十大建設帶動交通運輸和工業升級,並逐漸轉型成科技大國。國外的科幻電影、電視影集、動漫畫、翻譯小說等作品引進,使得人們對科幻有更多認識。


臺灣科幻小說在承襲舊有主題之餘,也挑戰不同題材。黃海的《新世紀之旅》、《銀河迷航記》,除了續寫星際旅行,更加入複製人、冷凍睡眠、時空旅行等元素;張系國以夢境、優生學、政治史、轉生等多樣議題,譜出經典的《星雲組曲》、葉言都融合人類學與生化武器,寫出一紙驚悚神秘的〈高卡檔案〉;李昂、張大春、馬景賢、苦苓等文壇作家也投入科幻小說寫作,在日常與末世、宇宙與地球、人與科技間反覆辯證。


身為剛萌芽的類型文學,臺灣科幻小說在剛起步的十年間,仍處於摸索階段。此一時期的創作者,大多是文學作家,以科學為軀殼,人文關懷為血肉,講究較為嚴謹的寫作與哲理思辨,有著濃厚的文藝色彩。


1980 年代,科技突飛猛進,個人電腦、手機、隨身聽、家用遊戲機各項革命性的產品誕生,網際網路的發展也開始起步。臺灣在 1980年代,也跟上科技浪潮,電腦公司與科技大廠陸續成立,城市高樓矗立著霓虹看板,宛如《銀翼殺手》、《神經喚術士》中,極具 Cyberpunk 既視感的場景。在這風起雲湧的 80 年代,臺灣科幻小說又呈現何種樣貌?


在經歷了 1960 年代的初探、1970 年的成長後,臺灣的科幻小說在 1980 年代迎來了一次高峰。黃海成立了照明出版社,並轉向兒童科幻領域寫作,創作《大鼻國歷險記》等科幻童話,將科幻種子向下扎根;張系國亦成立知識系統出版社,甚至創辦張系國科幻小說獎與《幻象》雜誌,並連續數年出版科幻小說選,積極鼓勵科幻創作;1981 年黃凡以反烏托邦與核戰為題材的《零》獲得聯合報中篇小說獎,為臺灣科幻小說一大重要成就。


葉言都將病毒、氣象預報,結合臺灣政治情勢之隱喻,發表了〈綠猴劫〉、〈迷鳥記〉、〈我愛溫諾娜〉等作品[2];許順鏜以艾西莫夫的機器人概念及定律,寫出人與機器之間邏輯與價值觀辯證的「哈姆雷特三部曲」[3]。而葉李華在〈戲〉當中,則上演了一場潛入心靈的電腦大戰,在驚愕的轉折中帶著餘韻落幕。在這十年當中,臺灣科幻小說因時代與創作氛圍轉變,獲得了極大突破。


1990 年代,冷戰結束,民主化浪潮不斷,臺灣也在不斷高漲的民主意識中,瓦解威權,離自由更近一步。世界隨著時間與空間障礙的消弭,迎來全球化時代。


此時臺灣的科幻小說創作,雖然上個世代的作家如黃海、張系國等人依舊創作不輟,仍彷彿隨《幻象》停刊一般陷入低潮。不過在 1990 年代泡沫經濟崩壞後,仍不斷向外輸出的日本動漫畫文化成為新的養分,培育出新一代作家。


在 1980 年代後期嶄露頭角的林燿德,在發表〈雙星浮沉錄〉以及與黃凡合著《解謎人》之後,受到大友克洋影響,將動漫畫與本土文化結合,推出了集大成之作《時間龍》;紀大偉的《膜》,則是以網路時代的後人類為題,化用伊藤潤二《富江》,大膽嘗試生化人與酷兒文化敘事;資深動漫畫評論家洪凌,更是將科幻、魔幻、性別、太空歌劇等眾多元素融為一體,寫出史詩般的《宇宙奧狄賽》。


即使臺灣科幻創作能量稍微減弱,但聚焦主題隨著解嚴更為多元開放,擺脫上個世代的國族認同與筆法,以臺灣為主的本土化色彩漸濃。


邁入 21 世紀後,時代與科技變遷更加快速,網路時代已進化成雲端、AI時代,但在享受科技便利的同時,隱憂也隨之而來。全球暖化、能源枯竭、貧富差距,犯罪、政治、性別、人種……等,在過去數十年間不斷累積的議題,隨著媒體、社群網路、影音網站等網路產物擴張而成為全人類共同課題。面對新世紀的到來,臺灣科幻小說又將如何應對?


在創作主題上,環境與社會議題成為新趨勢。李鋅銅以自身在臺南的記者經歷,將其關注的土地、人文、環保等主題,付諸於以變種水母入侵作為主軸的《入侵鹿耳門》中,成為一篇驚悚科幻預言;吳明益融合雲端科技與自然關懷,書寫《苦雨之地》,獲得國際關注;伊格言描繪核電廠失控後台灣的《零地點》,在末世中對當今亂世提出質疑;李伍薰在《3.5 強迫升級》中,以落魄作家柯煥之口,描述直徑 3.5 公分的傳送環,如何為世界帶來衝擊與改變;高翊峰把城市生活的觀察與逃避,送進了《幻艙》,又以 Cyberpunk 為主題,描繪了核災、後人類與 AI 社會的《2069》。


此外,科幻推理也開始成為顯學,木几以蒸汽龐克為主題,致敬《科學怪人》與機器人三原則的哲學思辨的《未解生死之人形》,提子墨融合科幻、懸疑、愛情、末日於一體的《浮動世界》,都是相當傑出之作。


面對新的時代,臺灣科幻小說仍不斷創新,並擺脫地域上的限制,逐漸與國際接軌,傳達作家的想像、思辨與批判。


綜觀臺灣科幻小說變遷,作家在文字中向過去致敬,在現實吸收,於未來傳達。現實的發展,加速了世界的腳步,也豐富我們的想像,以及對科技的反思。但即便走過半世紀,臺灣科幻仍居於小眾。未來將呈現何種樣貌,我們不得而知,但唯一能確定的是,每個世代的作家不會停止對科學與科技的幻想,臺灣科幻薪火將不斷傳承。


同場加映:學霸陪你讀《科學怪人》




[1] 後與一系列故事集結成《一○一○一年》,為台灣最早的科幻文集


[2] 收錄於1987年出版《海天龍戰》,2020 年改版《綠猴劫》重新出版


[3] 收錄於2020年出版《傀儡血淚與其他故事》

參考書目
  1. 木几,《未解生死之人形》,台北:尖端,2020。
  2. 伊格言,《零地點》,台北:麥田,2013。
  3. 向鴻全,《台灣科幻小說選》,台北:二魚文化,2003。
  4. 何嘉俊,〈論林燿德科幻小說《大日如來》、《時間龍》對日本動漫畫元素的轉化運用〉,《台灣文學學報》28期,頁93-118,2016。
  5. 吳明益,《苦雨之地》,台北:新經典文化,2019。
  6. 李伍薰,《3.5強迫升級》,台北:海穹文化,2016。
  7. 李鋅銅,《入侵鹿耳門》,台北:大旗,2004。
  8. 林翰昌,〈臺灣科幻全書目2009年版〉,網址:https://bit.ly/2RF5rWe
  9. 林燿德,《時間龍》,台北:釀出版,2011。
  10. 洪凌,《宇宙奧狄賽》,台北:成陽,2000。
  11. 紀大偉,《膜》,台北:聯經,2011。
  12. 高翊峰,《2069》,台北:新經典文化,2019。
  13. 高翊峰,《幻艙》,台北:寶瓶文化,2011。
  14. 張系國,《星雲組曲》,台北:知識系統,1980。
  15. 張系國,《當代科幻小說選I》,台北:知識系統,1985。
  16. 張系國,《當代科幻小說選II》,台北:知識系統,1985。
  17. 許順鏜,《傀儡血淚及其他故事》,台北:蓋亞,2020。
  18. 提子墨,《浮動世界》,台北:要有光,2020。
  19. 黃海,《台灣科幻文學薪火錄(1956-2005) ,》台北:五南,2007。
  20. 黃海,《銀河迷航記》,台北:知識系統,1985。
  21. 楊勝博,《幻想蔓延:戰後台灣科幻小說的空間敘事》,台北:秀威,2015。
  22. 葉李華,《時間遊戲》,台北:知識系統,1990。
  23. 葉言都,《綠猴劫(《海天龍戰32年紀念新版》)》台北:時報,2020。

本次企劃由文化部贊助執行。

文章資訊
作者 蘇庭頡
刊登專欄 人人話經典
刊登日期 2020-12-12

文章分類 說書
有故事來信📧
大歷史到小人物、熱話題到冷知識, 讓故事電子報,陪你一起認識過去、想像未來!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