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邱鴻霖:人類文明的考證、詮釋與未來啟示錄

2018-06-06
青柳正規,張家瑋譯,《人類文明的黎明與黃昏:何謂文明?又何以滅亡?》,臺北:八旗文化,2018。

八旗文化邀請筆者審訂日本講談社出版的《人類文明的黎明與黃昏》這本書時,心中一顫、腦海一閃,想起了 2010 年在日本福岡市的大型書店新販售書架上,我拿起了這本書,居然站著看了半晌,作者青柳正規先生的文明史觀準確地切中我一直思考著卻又整理不起來的想法,索性買下來帶回家看。


第一手接觸的考古記錄與準確的學術理論

坦白說,在日本出版界的新書架上,每年有關介紹世界古代文明的科普書籍不知凡幾,日本民眾對於世界古代文明的好奇心似乎無窮止境,隨時醞釀吸收對這個世界的新知識。窮光蛋留學生如我,往往只能到書店翻翻看看,那天出手買下這本書,是難得也難忘,似乎是在為自己歸國後在清華大學開設第一門課必修課「世界古文明」埋下了伏筆。更令我沒想到,回台灣任教數年後,居然有這個緣分與榮幸,能為這本書的翻譯審訂並受邀撰寫此文,引領讀者共享本書的精奧之處。


這本書不同於坊間的科普書籍都旨於宣揚古代文明中工藝表現之精湛、建築規模之宏偉與英雄偉人之壯舉,或只是塑造神秘未知的氛圍來吸引讀者。本書作者青柳正規先生,不以標籤式的「四大、七大或九大世界古文明」的分類方式來介紹各自發展的歷程與特色,而是以親手接觸的第一手資料與準確的最新學術理論,藉由「人類的起源」、「農耕革命」、「文明的誕生」、「多樣文明的昌盛」、「都市文明的興起」、「後記──文明滅亡時刻」這幾個主題式的討論,搭配世界各地考證確實的考古發掘案例貫穿全書,以生態學、考古學、歷史學與文化人類學的角度切入,關注文明與文化的多樣性存在,也不時審視作者自身文化(日本)的歷史發展在世界文明史的發展軌跡中的定位。


綜觀青柳先生的精闢理論還包括了,他以生態人類學的生物多樣性角度類推,人類不單只是有顆大腦袋與靈巧的雙手,人類文明與文化內涵的多樣性,才是人類社會得以永續至今的命脈。此外,他也從古代文明的興亡過程得到殷鑑,認為長久以來我們對演化論觀點的誤解,導致我們對所謂「進步」的錯覺,一味地追求某方面進步的同時,也可能是導向滅亡的起點;文明與文化變遷的過程中,進退之間往往一體兩面,沒有所謂的進步,只是狀態發生了變化而已。


為何「舒暢的停滯」才能使環境與文明永續發展?

作者對自然環境與文明性格的形成也有所剖析,他例舉古埃及文明的尼羅河穩定泛濫與蘇美文明兩河流域的資源不穩定的強烈對比,形塑了兩地迴異的政治型態與文明性格。為何今日的中東戰火不斷?每每看見恐怖攻擊與大規模平民兒童傷亡的新聞畫面,心中不免糾葛與憐憫,難道解決爭端非要以如此手段不可?透過青柳先生分析環境對文明性格的形塑與影響,長久以來的疑問浮現了一個可以從歷史脈絡中去詮釋的角度。 


另一方面,他也採借了著名人類學者李維史陀的二元對立理論,將文明區分為肉食型與草食型動物文明的觀察分析也十分具有說服力,他訴求平穩的、對地球負擔較少的草食性動物文明,相對於弱肉強食的競爭下,不斷開發與無止境地追求成長的肉食型文明形態,他也提出深刻的反思:認為我們必須能夠接受,將不斷地獲得資源與成長所帶來的愉悅感停滯下來,停滯不見得是壞事,適當的停滯才能使環境與文明永續發展。


當今世界各國不斷的追求經濟指標的成長,不斷地開發自然資源、擴大商品產量,只為了滿足每年經濟成長率的上揚,為了追求所謂的進步、成長與革新而索求無度、枯竭大地,滿足了帳面上的美麗謊言,卻是不折不扣自欺欺人與自掘墳墓的愚蠢行為。


過去就是現在,現代文明的成就是歷史所累積的結果

最令筆者印象深刻的論述是,作者指出了我們對「過往時間認知的縮小」,這個觀點直擊我心。一個人的生命對漫長的人類文明發展史而言,短暫如瞬間;然而透過科技進步所提供的便利性,交通工具使我們得以在短時間觸及更大的空間、資訊科技的發達也暴增了每個人的資訊量,我們能在短時間內處理大量過去幾萬年來所辦不到的事,導致了我們對時間認知的格局急遽縮小。


也因此,不論是人與人的關係、空間的地景地貌、面對事物所產生的情感與情緒,也隨之瞬忽更迭;我們被快速暴增的資訊量所滅頂,沒有心力對事物細細琢磨;空間中的場景也不斷更新,我們今日所見的光景很快的又會消失,我們的子孫探索自身文化的發展歷程時,將無所憑藉而找不到交集;換言之,世代間將失去對話的背景,新一代與上一代的經驗與感受無法交疊,自身文化的形成光景模糊化,僅存的只有欠缺連續性的憑弔性遺跡。鋪天蓋地的全球化風暴吹垮了各地文化特殊性的永續發展,我們將如何追尋認同的基礎?是我們必須正視的嚴肅課題。


過去就是現在,現代文明的成就是歷史所累積的結果。人類對自身文明與世界文明興衰過程的探索,是現代人不可或缺的知識泉源,常常也是救命仙丹。人類的文明起源關係到人種血緣的形成、自我價值的建立、族群文化的認同、思維模式的創建、文化習俗的交流變遷、行動決策與環境適應等切身相關的課題,這些也是當今人類文明多采多姿風貌的關鍵要素。


文明與文化的形成過程讓我們鑑古知今、吸取經驗,不同族群間能彼此認識文明與文化,除了能培養欣賞與尊重不同文化的器度修養,享受古人智慧並激發新的文化要素;當面對不同價值觀的衝撞之時,能透過相互理解弭平衝突,使族群共存共榮。真正的殺伐不是一時衝動的刀槍血光,而是在無法相互理解所蘊生的仇恨之下,對彼此文化根底的刨除。


如此看來,未來人類文明的存亡,誰能說與好好地認識世界上的古代文明與文化無關?這看似教條口號的呼籲,卻攸關自身文明的生死存亡關鍵,這看似迷濛而遙不可及的悠遠文明,卻蘊藏著最最接近生命核心價值的符碼。


把「過去」送給「未來」──考古學的重要性

我是考古人,多年來在教學場域上不斷地思索著,如何正確地、生動地傳遞古代文明與文化資產的「重要性」與「認識能力」給課堂上一雙雙好奇的眼睛。告訴他們認識古代文明不是喜愛古董文物的好古癖,也不是探尋天外飛仙所留下的未知神秘訊息,更不是陷入歷史肥皂劇的追劇滿足感。


在教科書填鴨式的歷史觀裡,古代文明只是一張張不易背誦的年表與切身無關的陌生名字。最常聽到的抱怨是「知道這些事情有什麼用處?反正過去的就已經過去了,不會對我的未來有什麼影響啦!」。面對這樣的消極反應,我們必須深刻反省歷史課本中流於編年式的內容與二手資料的拼湊與詮釋,更遑論那些片段的、偏見的、篩選過的歷史事件鋪陳,不僅正確性與科學性值得懷疑,事實上也沒有傳遞如何認識古代歷史文化的能力與視野。


休怪年輕人無感,台灣社會中與文化資產相關的荒謬事,如日常生活瑣碎事般地不斷上演中,例如古蹟自燃、暫定古蹟遭閃拆、政府帶頭破壞已指定保護的考古遺址、開發商與考古遺址的衝突、發掘出來卻四處流浪的國家寶藏等事件……國家的菁英領導階層在乎了嗎?政府滿腦子想著「文創」來刺激經濟,卻沒想過自己卻在帶頭砍斷文化創意的根系。


考古學是未來產業,這句話已經是課堂上必定傳達的觀念,考古學是一門把「過去」送給「未來」的學問,其他的學科鮮少有這樣的特性,不僅在文化資產上的投資報酬率高,而且是具有永續性(sustainability)的事業,不僅促進世代間歷史共感的延續,使族群間的理解共生更是無價的資產。


在文明發掘的過程中,找到台灣的立足點

台灣需要有放眼世界的知識企圖,近年來我們雖然積極於文化復振、保存,甚而將自身文化特色推向世界,希望走向世界並獲得認同,但是我們對於世界的關懷與認識不僅脫節、淺薄,甚至只是借別人的眼睛看世界,並滿足於這樣的二手消息。從我們的新聞媒體充斥著二手資訊,只要有 BBC、ABC、NBC、NHK、路透社似乎就能搞定國際新聞。電視節目每天編製著網路上未經查證的資訊,加工重組成娛樂化的歷史論壇秀。


反身自省,我們究竟怎麼了?台灣走向世界的方式難道只有寰宇搜奇式的觀光與旅遊嗎?我們喪失了以自身觀點主動認識世界的企圖與動力嗎?還是我們已經自甘於全球化文化霸權下的生活模式?我們希望世界正確地認識我們的同時,我們認真地去認識其他多元文化與文明的歷史脈絡了嗎?換個角度來看,當我們失去了深刻認識與關懷世界的企圖心之時,這個世界也沒有理由投注眼光在我們身上。


走進時光隧道,台灣在不同時期的世界文明史上都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台灣發現了距今十九~四十五萬年前全球分布最東界的直立人化石(澎湖原人),證明了直立人的分布比過去想像的範圍更廣。


我們有距今三萬年前亞洲大陸最東邊的舊石器時代長濱文化的八仙洞遺址,可說是當年人類活動的天涯海角。我們更有距今五千年前延續至今日的南島族群文化,被視為是當今島嶼東南亞與大洋洲南島族群醞釀多元文化形態與向海洋擴散的起源地點之一。


我們還有距今三千五百~二千三百年前的台東卑南遺址,這個新石器時代的大型古代聚落堪稱是同時期東南亞最大的村落之一,更是出土玉器最密集的地點。最新的研究也發現,與南島語族樹皮布文化息息相關的構樹,台灣也是最早期的源頭。


自古以來,台灣不僅位居人群遷徙的重要交通樞紐,還有多樣性的生態區位,所衍生出的多元文化與適應策略更是島嶼人群得以永續生存的關鍵。當今的台灣社會更應將多元文化的共存視為生存的命脈,保護多元文化歷史根系的永續發展,並培養對認識世界上其他文明與文化的企圖心與熱忱,收起莫名的自傲,謙卑地從異文化中找到你心目中的台灣立足點。

 

本文作者為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副教授

 

本文收錄於八旗出版《人類文明的黎明與黃昏:何謂文明?又何以滅亡?》
本書是「講談社世界史」21 卷第一本,探討人類的出現及古代文明的黎明和黃昏。
人類文明的經典模型是兩河流域的「農耕文明」,為何最早出現在西亞?又如何向歐洲全境擴散?為何北歐和東歐一直堅守住自己的漁獵傳統文化,延遲千年不被「農耕」這種所謂的「高科技」染指?這種情況應該被解釋為「落後野蠻」嗎?
作者透過考古學和人類學分析,反思了文明的概念,文明如何傳播、演化及衰亡,檢討了我們舊有的文明史觀的侷限。
文章資訊
作者 邱鴻霖
刊登日期 2018-06-06

文章分類 說書
號外📣故事電子報出爐啦!
從大時代到小人物、熱話題到冷知識,📩有故事來信📩 陪你認識過去、想像未來!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