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十月初,諾貝爾文學獎公佈得主是有著日本臉孔,以英文撰寫小說的英國作家石黑一雄。日本媒體第一時間到英國街頭訪問民眾,發現他們對於石黑一雄得諾貝爾文學獎的訊息幾乎不感興趣,反倒是日本民眾一開始對於村上春樹沒獲獎有些失落,但媒體還是稱他為第三個獲獎的日本人。
離散作家獲得諾貝爾獎的政治性
全球的讀者們對於石黑一雄並不陌生,他是當代著名的英文作家之一,也四次入圍布克獎(Booker Prize),只是日本民眾在第一時間不太能接受石黑打敗了長年的大熱門人選村上春樹。但隨後又認為石黑具有日本血統,因此得獎也讓日本人與有榮焉。
三十年寫作經驗的石黑只撰寫了八部小說,部部經典,更曾獲得英國文學界最高榮譽「布克獎」。
研究歐美文學多年的李有成教授說明,其實諾貝爾文學獎的獲獎一直與政治脫不了關係,石黑一雄獲獎在此時的意義與歷經英國脫歐、川普政府排擠移民,以及歐洲國家再度出現極右的思想息息相關,他代表的是一個多元的文化、支持移民的態度,且不是受到大英帝國統治的子民,也並非出身勞動階級而是象徵追求自由的移民者後代。
石黑一雄是日本人或英國人?
李有成教授認為,五歲就移民英國的石黑一雄與大部分居住在移民社區、貧民窟或難民後代的離散作家在本質上是不一樣的。其父親在大學教書,石黑一雄的生長環境與求學經歷都是典型的英國中產階級,他只是長得日本人的臉孔,甚至連日文也不會說。
但早期的作品有日本影子而受到英國評論家批評他根本是日本人,當時的日本媒體卻當他是英國人,亦有香港的評論家說,石黑一雄的身份問題很尷尬。但在得獎後,日本媒體卻把他歸為「第三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日本作家。
有趣的是,面對國籍問題時,石黑本人回答自己是個「國際作家」!關於這一點,其實從他的作品中也能看出他的國際性。
自身經驗與文學作品中的「記憶」
「記憶」的處理一直是文學作品中很重要的因素。
石黑一雄大半的寫作生涯都是在探索個人和群體何時該遺忘、繼續前進、放下較好。他曾經說:大部分國家都埋葬了重大記憶。如同石黑早年作品中探討歷經戰爭的日本,但多半是想像中的日本,他本人表示是因為逐漸遺忘兒時在日本的記憶,才透過閱讀與書寫將記憶拼湊回去。
在最新出版的《被埋葬的記憶》中,他以奇幻、虛構的方式敘述亞瑟王要騎士殺死會噴出煙霧的巨龍。煙霧會讓人喪失記憶,一對老夫妻抓緊手的怕遺忘什麼,試圖尋找消失已久的兒子⋯⋯雖然以象徵性的主軸串連故事,但《被埋葬的記憶》並不是一本哲學小說。
什麼原因造成巨龍噴出迷霧?巨龍與老夫妻代表什麼樣的意義?人若選擇遺忘為什麼戰爭還是會繼續?──關於這些提問的回答,還是要等到你閱讀了《被埋葬的記憶》才能提出自己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