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大小說家的第一本書」之二──讀湊佳苗《告白》

讀者的眼睛 2017-04-21
 

在本系列的第一篇書評中,介紹了村上春樹的出道作品《聽風的歌》,雖然這本書並未達到轟動文壇的熱度,卻也確立了他那獨樹一幟的文風。第二篇文章的主角湊佳苗則與村上的文壇經歷相反,處女作《告白》即受到叫好又叫座的廣大迴響,不僅榮獲 2009 年的本屋大賞[1],由知名導演中島哲也翻拍的同名電影也備受好評。然而,擁有這樣令人印象深刻的第一本小說,也會令人對其後續作品寄予高度期待,光環與矚目頓時變成另一種壓力,如果能跨越這道門檻就能成為真正的職業作家,但若是未能再有所突破,殘酷的評價如江郎才盡等也會如影隨形。


日文版《告白》書封。

捕捉人性黑暗的家庭主婦

一個家政系畢業的家庭主婦,湊佳苗在作家以外的身分,出乎意料地平淡,但或許也因為如此,她筆下的人物,沒有窮兇惡極的殺人魔,也沒有巧妙炫目的詭計,甚至那些殺意雖然沒有到「鼻屎大」的可有可無,卻大多醞釀自現實生活中的小小惡意,可能是同儕間的嫉妒,或者是親子關係的疏離,經過一連串的巧合及選擇下,一發不可收拾至難以轉圜的悲劇。


結婚以後的湊佳苗,一開始的目標其實是想當編劇,第一次投稿也順利獲得佳作,但由於電視台要求編劇需住在東京,不想離開小島生活的她,只好轉而往小說發展,「那時候很不甘心,我想好啊不讓我當編劇,那我就去寫小說,寫個讓你們都不能拿去改編的東西!」然而也因為這個轉念,她寫下〈聖職者〉,獲得第二十九屆推理小說新人獎,該短篇並成為日後《告白》的第一篇,而至今出道剛好滿十年的她,已出版 22 本小說,算是相當多產的作家。


其中,《告白》以一個女教師對學生的復仇作為劇情主軸,在班上學生蓄意殺害自己女兒這個極端的設定下,為人師表及身為母親的兩種身份產生了巨大的衝突,讓這本小說從一開始就極具張力。


電影《告白》劇照,由松隆子主演老師森口悠子一角。

不斷翻轉真相的告白體

「無論平凡或出色,所有人都有善惡兩面,但人總是不自覺隱藏自己黑暗的一面,甚至將黑轉白後重新表露於外。為什麼人要隱藏自己的惡?怎麼做才能真正抹去內心黑暗?我想,只能先面對自己惡的一面,讓其無限擴大,再回頭審視善是什麼,這是我創作的起點,也是寫作的核心。」──湊佳苗


湊佳苗的小說最大的特色就是,她習慣透過不同角色的視角,去重塑故事與情節,並藉由角色之間的矛盾,每個人不由自主的隱惡揚善,帶出令人驚愕的翻轉,閱讀的過程中彷彿翻轉著萬花筒,每變化一個角度,就產生截然不同的畫面。


《告白》中她已經將這「告白體」玩得淋漓盡致,她總是提出一種說法,在讀者幾乎要被說服的時候,下一章又馬上推翻,語言的力量原來如此強大而深具扭曲的能力,不管是課堂的訓話、文學獎投稿、記錄生活的私密日記、警局內的瘋狂自白,或網路上的犯罪預告(遺書),攤開來細究都不過是每個人在極力的為自己辯駁,裡面都暗藏著自圓其說、又與他人相互矛盾的謊言陷阱。


每個人冠冕堂皇的正義、自以為是的理想,原來在他人眼裡都變得如此愚蠢而幼稚。主述者是被害人時,我們就感到正義未被確實伸張的苦悶;主述者切換到加害者的角色時,我們又同情他因家庭的殘缺而導致人格的扭曲。如此反反覆覆,總是輕易就信賴一種說法的讀者們,在日常生活裡不也這樣的接受過許許多多的一面之詞。


電影《告白》劇照,飾演班長美月的橋本愛。

湊佳苗自述在形塑角色時,她習慣為人物寫「履歷」,找出每個人心中最珍視的人或價值,而後「去想像要是他受到傷害我會怎麼樣,再想像加害者最重要的東西是什麼,然後極盡所能去攻擊。」


《告白》中的五位敘事者為例:老師森口悠子最為重視的是女兒,所以她會為了復仇而作出悖離社會道德的舉動;資優生少年 A 修哉對任何生命都抱持著輕賤的態度,唯獨無法割捨的是那個又愛又恨的親生母親;而少年 B 直樹最在意的則是容身之處,也因此最完美的復仇就是一步步地剝奪他每個生存的空間;班長美月看似為了正義討伐熱血導師的過錯,實則暗藏著她為初戀抱不平的恨意;而少年 B 的母親表面上是個為了孩子付出一切的人,但她最無法忍受的是成為他人眼中失敗的母親。


作者不預設任何立場,也不偏頗任何角度,只是用一個個關係者的自白將人性的惡意與醜陋一層層掀開在讀者眼前,沒有誰是完全無辜的,也沒有誰是真的邪惡到無可救藥,因為只要一點點的私心,或是為了維護自己那脆弱的自尊,每個人都可能成為可怕的殺戮者。


除了成功的人物形塑外,湊佳苗在劇情鋪陳與埋梗上,也是極為細膩,看似隨意的閒聊,其實當真相揭曉後,都成了有跡可循的線索,而關鍵性的「兇器」或者「手法」,也往往是相當平凡的東西,這樣的「平易近人」反而帶來更深層的恐懼感,原來我們習以為常的日常,是有可能在一瞬間染上邪惡與黑暗的,例如《告白》中的「牛奶」就是極具代表性的物品,在電影畫面中這樣純白的液體卻乘載了闇黑的惡意,更顯得諷刺。


網路整理湊佳苗各個作品的風格,圖片來源:https://goo.gl/26YGaC。

後《告白》時代的湊佳苗

「過去世道安穩,讀者喜歡黑暗、驚悚的內容;現在日本社會氣氛躁動不安,讓人感動的題材反而更受歡迎。」──湊佳苗


《告白》獲得爆炸性的成功後,湊佳苗接到了五年也寫不完的工作,每天都被截稿日追著跑,她自述連去查讀者或書評的評價都沒有時間,但是的確有一股不小的聲音認為她後續的作品,都無法跨越自己出道作所設下的門檻,而同樣藉由觀點切換帶出轉折的寫法,也漸漸讓曾經高度期待的讀者如我,感到了無新意的疲憊。直到 2011 年《花之鎖》的出版,終於讓人看見她力求轉型的野心,而她也觀察到日本社會風氣的轉變,開始從凝視黑暗的深淵轉而書寫令人感動的篇章,也因此像作家乙一一樣,有了黑/白湊的分別,而同樣有此轉變的還有東野圭吾,《解憂雜貨店》一書的溫暖氛圍也是與他過去的作品大相逕庭。此外,湊佳苗也在 2015 年的《反轉》,改變過去多重視角的寫法,轉而挑戰單一敘事觀點,令人感到耳目一新。


除了豐沛的創作力,湊佳苗能始終在暢銷排行榜保有一席之地的原因,在於她有半數以上的作品都獲得影視改編,藉此維持了討論熱度。雖然影視改編宛如雙面刃,翻拍無法還原小說精髓的情形也不在少數,但是湊佳苗幸運地遇上了很好的改編團隊,最讓人津津樂道的莫過於以塚原亞由子導演為首的團隊從《夜行觀覽車》到《為了 N》、以及最近剛上檔的《反轉》,都讓觀眾印象深刻,甚至有評論認為這些電視劇的精彩度比原作更勝一籌。不是每個作家都能得到如此「有愛」的對待,另一位同樣相當受歡迎的女作家宮部美幸,影視改編作品就顯得差強人意。


無論未來是否能創作出比《告白》更厲害的作品,湊佳苗無疑都已經站穩了職業/暢銷作家的位子,這位主婦作家未來將帶給我們什麼樣的驚喜呢?我跟其他讀者一樣引頸期盼著。

 



[1] 「本屋大賞」,也叫「日本全國書店大獎」,是日本唯一由書店(包括網上書店)工作人員票選的書籍獎,被認為是「日本平民文學獎中最具影響力與市場價值」的一個圖書獎項。本獎由店員們在自己過去一年中讀過的、覺得「有意思」、「值得推薦給顧客」、「希望在自己的書店銷售」的書中投票選出。另外該獎還設有「發掘部門」,目的在於盤活舊書市場,同樣由書店店員在已經出版的書中,票選出超越時代的佳作、以及現在讀來仍覺有趣的作品。該大獎創辦於 2004 年,入選作品涉及冒險、科幻、推理等多個領域。2012 年開始特設「翻譯小說部門」,以表彰上年度譯介進來的優秀海外作品。(引用自:https://goo.gl/2SbHWF

文章資訊
作者 雲想
刊登日期 2017-04-21

文章分類 說書
有故事來信📧
大歷史到小人物、熱話題到冷知識, 讓故事電子報,陪你一起認識過去、想像未來!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