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老師如何成為一個說書人?
老師本來就可以是個說書人,說書人如果要混口飯吃,內容一定要夠吸引人,當老師其實就有這種意味(特別是補習班老師)。內容若要吸引人,就必須要懂得觀眾想要什麼,老師應該掌握學生的心態與生活,才可以讓學生感到共鳴。
在歷史課方面,我通常有兩個操作模式:第一是告訴學生「過去的生活其實和現在很像」,古代人其實和我們一樣,也會有芭樂情節,藉由這個引起他們的興趣。第二是「過去和現在其實非常不像」,讓學生們對歷史感到稀奇,讓他們去好奇為何在那個時代下的人們會有這種想法。
哪本書是你恨不得是自己寫的書?
其實在故事網站上,只要是跟民國主題有關的文章,我都會有這種感覺(笑),最近余杰出的《1927:民國之死》我也很有感。
關於歷史如何分段,我的看法和他很接近,傳統意義、最原始的中華民國,其實早就死了,所以「1927 年民國之死」的說法我很認同,現在的中華民國雖然名字還是一樣,但是它的內涵早已經過轉化與改變,這是我以前就有過的概念,也跟別人說過,雖然我不像余杰那麼厲害,但看到這本書之後心裡就覺得自己有點可惜,我也是可以寫的啊!
如果飄到荒島,只能帶一本書,你會選哪一本書?
因為不知道會在荒島待多久,所以這本書越厚越好,才可以耗時間,但同時它的內容必須要有趣。
如果可以我想帶一整套的《蔣介石日記》,這是非常珍貴的第一手史料。蔣介石本人其實有很多版本的日記,甚至可以藉此去影響別人,但同時又可以從中看到他很真實的一面,例如:他接下黃埔軍校時雖然一方面很渴望這份工作,一方面卻在抱怨這工作根本是苦活;還在日記裡詳細記述他去妓院,除此之外,關於一些謎團也可以從他日記裡獲得解答,例如:為何蔣宋美齡沒有孩子?因為當時蔣宋美齡懷孕時,夫妻被密謀暗殺,她被嚇到流產導致終身不孕。
總之,從《蔣介石日記》可以挖到很多很多,能夠一直閱讀下去應該很有趣。
是否有哪特定種類的書是不看的?
看完最想揍人的就是便利商店那種 50 元的言情小說!沒有劇情又沒有邏輯,看完之後只想撕裂這些書。
閱讀時會有什麼怪癖呢?
我在拿到書時會先看前面幾頁,然後就翻最後幾頁看結局是什麼,不過通常也看不出什麼所以然啦哈哈!
我最近在做抗戰史研究,有些資料太硬太厚,看得很痛苦,所以我通常會先看結論,但事後證明這是一點意義也沒有,還是必須要把中間內容看完才能懂作者想要表達什麼。
是否有哪一個作品改編成電影之後覺得很失敗?
我覺得《X 戰警》系列很多改得很糟糕!我每次看都會覺得,難道電影團隊沒搞懂本來的作品嗎?
像是《金鋼狼 I》,前五分鐘很精彩,但後面劇情俗套,戰鬥更是白癡,為啥伸出爪子的時候一定要大叫啊?本來漫畫的金鋼狼很帥,我很喜歡,但電影的角色塑造真的很失敗。不過《金鋼狼:羅根》我就非常喜歡,真的有找到原著中金鋼狼的沉重感。
學生時期影響自己最深的一本書?
國小是《三國演義》,會和同學們討論,也算是讓我入了歷史的坑。
國中是《史記》,開始有看原文的契機,但是看不懂,所以後來還是買了市面上的白話文版本,但我覺得編年體好無聊。
高中是陳某的漫畫《火鳳燎原》,我認為非常經典,其中最有特色的就是張飛這個角色,漫畫裡的張飛會畫個大花臉,或是戴面罩,透過蒙面去扼殺自己好提高戰鬥力,超喜歡這個版本的張飛!另外《三國演義》裡的張飛比較像個粗人,但史料裡的張飛是很有文化的,《火鳳燎原》採用兩種風格,融合出自己的特色,這也啟發我,如果要談歷史就要回到史實,但在不違背歷史的情況下,作者是有很多空間可以發揮的,只要假設成立,我就可以這麼說。
大學是唐德剛的《晚清七十年》用淺白、幽默的筆法描述歷史,我覺得非常精采,也影響我對民國歷史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