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百人說書063】專欄作家普通人:閱讀是滿足好奇心的一項管道

為什麼開始寫「非普通三國」的專欄呢?

我並非歷史專科畢業,只是單純地很喜歡歷史,偶爾會在網路上發表文章,後來就被故事找去寫專欄了。


至於「非普通三國」專欄,當然是因為最喜歡三國歷史啦!記得第一次接觸三國史,是國一玩電動《三國志 Ⅱ》的時候,為了搞懂人物故事,特地買了《三國演義》來讀。後來到高中的時候,又得知遠流出版社建立的「三國大本營」討論區,才算是真正認識三國史的開始,因為我偶爾也會上去發表討論,所以也是我寫作的開端吧。


最喜歡三國歷史裡的哪一個人物?

諸葛亮的得意門生馬謖。本來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是極有可能成功的,但卻因為馬謖的一意孤行,引致北伐以失敗作收。重視法治的諸葛亮,不得不揮淚斬馬謖。


小時候在看這段故事的時候,會覺得馬謖根本是豬隊友,為什麼要在如此關鍵的行動上,不聽從諸葛亮的指示,但當我越來越接近馬謖的年紀後,便漸漸可以理解他的心情。


馬謖當時是 39 歲,而諸葛亮在同樣年紀時,早已在劉備陣營裡獨當一面,但馬謖此時還只是個參軍,沒有任何領軍作戰的經驗,可以想像當時的他是多麼急於想力求表現,向大家證明他的才幹。


今年日本 NHK 電視台的大河劇《麒麟來了》,其主角明智光秀,某程度上評價也與馬謖相似,在一般大眾的眼光裡,他們都是老鼠屎。馬謖壞了諸葛亮復興漢室的理想,而明智光秀則是突然發動叛變,讓即將完成日本統一大業的織田信長,消失在本能寺的熊熊火燄之中。


然而日本願意用明智光秀的角度,來重新審視日本戰國歷史,也讓這段歷史有更多元的詮釋,不會只有善惡二元、成王敗寇的單一價值。若用同樣的方式來重新看待馬謖,或許也會有更多值得玩味的樂趣。


如果穿越去三國時期,你會想寫下什麼書?

如果我有機會可以看到那些歷史人物的話,我會想要把他們的樣貌、長相、言行、舉止都記錄下來,因為史書裡面對人物特徵的記載並不豐富,例如《三國志》形容周瑜「壯有姿貌」,我們還是很難藉這個詞彙去想像周瑜的具體形象。


親眼見證的結果,可能比想像中來得驚豔,也可能徹底幻滅。像是大眾形象被定型得最徹底的關羽,假使本人長得就跟一般路人沒什麼分別,若能世人傳達這種崩潰的感覺,或許很有意思。


聊聊閱讀這個行為?

我認為閱讀不是一件要刻意去做的事情,就跟吃飯睡覺一樣,自然而然地發生。吃飯滿足飢餓,睡覺滿足疲倦,而閱讀滿足好奇,都是生活的必要部分。


有閱讀上的怪癖嗎?

我會同時看好幾本書,每本都是一個章節一個章節的看,看完一個段落就換下一本。其實我就是屬於容易膩的類型,沒辦法專注地把一本書從頭看到尾。


最喜歡的圖書館是哪一個?

我最推薦板橋的新北市立圖書館,它有很多獨立的閱讀室,而且每間的裝潢風格都不同,可以享受不同氛圍的閱讀環境。另外它還是 24 小時開放,不管多晚都可以去那裡看看書,很適合我這樣的夜貓子。


2019 年最喜歡的一本書?

我會選擇第三屆瀨戶內海國際藝術祭的「導覽手冊」。


日本的瀨戶內海有許多小島,隨著時代的發展,這些小島面臨老年化跟少子化的問題,引致地方勞動力不足而逐漸變得沒落。瀨戶內海國際藝術祭便是在這樣的背景下,集結許多有志之士,以「地方創生」的概念來發展。


瀨戶內海也因為藝術祭而聲名鵲起,成為世界各地的藝術愛好者都會前往朝聖的知名景點。我是在 2016 年得知瀨戶內海國際藝術祭,由於是三年一展的緣故,因此在 2019 年決定前往參加,所以才購買了導覽手冊。我認為這是一本可以從觀光、美學、歷史、社會等各個角度去閱讀的書籍,更可以從中去認識瀨戶內海的迷人之處。


其實地方創生的概念,近期的臺灣也慢慢萌芽,例如故事也會不時舉辦街區小旅行跟導覽活動,這也是一種地方創生,希望故事可以繼續堅持、長做長有。

 
受訪者

Somebody Sue 普通人,故事專欄「非普通三國」的作者,畢業於輔仁大學畢業。本來只是區區一介愛好歷史的普通人,卻陰錯陽差被拐到名為網路的天橋下進行一個說書的動作,著有《非普通三國:寫給年輕人看的三國史》。

文章資訊
刊登日期 2020-03-07

文章分類 說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