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推薦什麼書給青春期的孩子?
青少年和青少女在這個階段正在發展自我概念,只要是能夠發揮他們想像力的書,我都推薦,例如:《哈利波特》、《地海巫師》。在看這些書時,孩子們可以幻想自己是主角,更能激發他們發展的空間。人生就像故事主角一樣需要不斷去打怪,透過這些故事,孩子可以想像當面對同樣問題時,該怎麼辦,培養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
但如果是情緒比較憂鬱的人,我會建議少看一些書。很多有憂鬱傾向的人,眼神大多是往下看的,這代表他們和內在有很多連結,是好事也是壞事。但是看書也是一個眼神會往下的動作,會讓憂鬱者更容易陷入內心迴圈,所以已經很憂鬱的人就別再往下看了啦,多出去走走,接觸實際的東西。
是否有哪本書不管翻開了幾次,都總是看不完?
《與狼同奔的女人》,這算是心理學圈子裡很經典的讀物,作者是榮格分析學派。
如同很多經典一般,這是一本很厚的書,但它並不難看,只是我每篇都要看很久,看完也要想很久,而且每次都感到很震撼,所以至今沒有看完。
這本書寫了很多和靈性相關的故事,特別是在神話傳說裡,女性的原始力量,可以讓讀者看到原來女性和狼一樣,可以很有 power,但是透過故事又看到女性是如何被發掘又被世界壓抑的過程,其實讀起來很矛盾。
對《社群假象:不掉進與他人比較的絕望陷阱》這本書有什麼看法?
社群是時代的洪流,幾乎沒有人可以逃脫,這是一個滲透力很強的現象,已經沒有年齡之分。
有些人開始因為社群而變得敏感,出現了像是社群成癮、社交恐懼、網路霸凌等等問題。漸漸的,大家發現社群造成的恐懼是事實,臉書甚至毀掉很多年輕人的心理健康,因為很多人會用讚數來評價自己,但那不是一個平穩的自我價值,因而導致不幸福感。
我第一次看到這本書的時候,覺得很貼近又不想要承認。我們多多少少都會在社群上製造假象,像是修圖、濾鏡,我們自己也知道這個假象的存在,但意識清楚和看到別人時又是兩回事。我在本書的推薦序裡有寫:「經常在拿別人的精彩片段跟自己的幕後花絮比,這是不公平的。」表面看起來再怎麼美好,都有你看不到的地方。
最喜歡在哪裡看書?
哪裡都蠻喜歡的,但真的要說的話,捷運跟床上都是不錯的選擇,不過我剛度假回來,所以近期最喜歡的應該是在沙灘上躺著看電子書,真的很悠閒啊!
最喜歡看書的類型是?
我曾經看過一本書是「教你怎麼看書」,裡面提到我們不該太去挑剔閱讀的喜好,可以常常去書店看看那些你很少會碰到的書,即使真的沒有興趣,還是可以拿起來翻翻,這樣可以拓展我的世界,不然都不看的話還蠻可惜的。
但真的要說最喜歡的類型,近期開始喜歡一些討論社會現象的書,像是:厭女、浪女、貧富差距。以前我會一頭栽進心理學裡,但後來發現個體脫離不了整體,一定會受到社會的影響,而且沒有什麼東西是跟心理學無關的,書是寫給人看的,只要是和人有關的,都是心理學。
當談戀愛的時候,會想送對象什麼書?
在還沒交往前、曖昧期的時候,其實送書是很冒險的事情,因為你還沒有到很認識他,很難拿捏他的喜好,除非他真的表示過他有喜歡這本書,你才送。很多人送書是因為自己喜歡,所以才送,但這其實很自以為是,因為不管送什麼東西,你都要從對方的點出發。
曖昧期可以送的書,只有旅遊書,這比較沒有禁忌也不會踩雷。
在交往之後要送書的話就比較好送了,因為更有機會知道對方的喜好,但還是要從他的角度出發,才代表你有在乎他的感受。
閱讀對你來說是什麼樣的行為?
閱讀是自由對話的時刻,很多人看電視會對劇中人物講話,我看書也會對書這樣。我會和書講話,好像真的有人在那邊,這是思想上的對話也是情緒上的共鳴,既私密又不覺得孤單。
受訪者
蘇予昕,諮商心理師。過去從一位樂團歌手、記者會主持人、金融業公關的身份,跨入與人性最靠近的心理領域,現為各大企業、政府機構、大專院校擔任講師,也提供個人深度諮商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