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簡介
在「以小說對話」這個主題中我選了三組小說,我想像這三組書中的作家們,把小說當作一封封情感悠長的書信,藉以向另一位作家致敬、追憶、對話,而不管對話的另一端有無回應,光是透過這樣的方式表達對於另一個文本的耽溺、懷念以及辯證,都讓人看見作家之間文思的交鋒,也因為這些可以說是再創作的文本,讓我們得以拾回經典,或者去補足原本單一的觀點。這樣的過程,一直都很吸引我。
《傲慢與偏見》是一本很好介紹,也很難介紹的書。因為它是經典,所以即使沒有讀過原作,也多少看過與它有關的改編影視作品,對它的情節大綱相當熟稔。但也正因為它關於「從冤家到戀人」的愛情公式太過經典,於是有許多人只把它當作一本「古典的言情小說」看待。這也許不算是誤讀,但卻是大大的小瞧了這本書,也低估了珍・奧斯汀這位知名英國作家的能耐。
成也達西,敗也達西
《傲慢與偏見》之所以從經典走進流行的影劇主題裡,我認為是從 1995 年 BBC 所翻拍的影集開始的。柯林弗斯(Colin Firth)所飾演的達西先生簡直就像直接從書中走出來一樣,表面上有著不可一世的高傲、實際上只是不善交際的內向所造成的反差感,再加上他本人的紳士氣質,從此讓許多女生妄想自己就是那個達西太太(Mrs. Darcy),或許跟現在的迷妹們直呼某些韓劇男主角是自己老公的瘋狂沒有兩樣。也因為這個達西先生的成功,誕生了另一部好萊塢的經典愛情喜劇——《BJ 單身日記》(Bridget Jones's Diary),男主角同樣找來了柯林弗斯飾演,且在劇中的名字就叫馬克達西!也難怪柯林弗斯曾經說,他這一生最重要的三個女人是母親、妻子還有珍・奧斯汀了。
小說《Me and Mr. Darcy》與《珍愛夢公園》講述的就是這種對於一個虛構角色迷戀到影響了現實生活的故事。《Me and Mr. Darcy》的女主角 Emily Albright 因為在現實中情路不順而報名了為書迷量身打造的珍・奧斯汀旅遊團,在參訪的過程中,Emily因緣際會的藉由一趟穿越的旅程讓她跟心目中的 Mr. Right 見面。《珍愛夢公園》則更有趣的設計了一個以珍・奧斯汀年代為背景的「體驗營」,在這座體驗營裡,你的衣著與舉止必須符合那個時代的規範,而體驗營也會為你提供一起在這個場景中互動(演戲)的演員,這對於許多珍迷來說簡直是夢寐以求的行程啊!
這兩本書都不約而同的以對達西先生與珍・奧斯汀書中世界的幻滅做為結局,這兩本書似乎可以看做這兩個曾經是珍・奧斯汀死忠粉絲的作者,對於過去自己狂熱的粉絲行為所做的告解以及告別。也許對兩位作者來說,《傲慢與偏見》裡面的許多觀念已經過時,要從「幻想的」十九世紀氛圍中走出來才有助於適應現實的世界。在現實世界裡,沒有矜持的男女只能透過一場場舞會去眉目傳情,也沒有人會用長長的書信為自己的所作所為辯駁,當然更沒有一個多金又英俊只有性格有點小缺陷的達西先生會對你情有獨鍾。對我來說比較可惜的是,這兩本小說雖然幽默風趣,對於珍・奧斯汀的書迷來說讀來的確有許多會心一笑的橋段,但卻太過聚焦在「達西先生」這個角色的夢幻與幻滅上,是有點可惜的。
「做什麼都行,但沒有愛,萬萬不能結婚,你確定你感覺到那樣的愛了嗎?」
在整部《傲慢與偏見》中除了經典到幾乎成為現在愛情劇老梗的男女主角羅曼史外,整部小說在探討對幸福的追求上,提供了幾個不同的觀點,藉由書中幾個角色對於幸福(Happiness)抱持著不同的看法以及由此而生的論證,是我覺得這本小說最有意思的部分,也是跨越時空直到現在仍然讓人可以深感共鳴的部分。婚姻對於當時的女人來說攸關於未來的生活水平,但對於男人來說,娶到一個合適的伴侶也是攸關於後半輩子的幸福。書中描寫了不同夫妻╱情侶的相處模式,就拿女主角伊莉莎白的父母來說,班奈特先生被太太年輕時的貌美給迷惑而結了婚,婚後卻發現這個太太的愚蠢與自己的知識水平有著極大的落差,兩人無法有相互敬重的可能,至此他只能偶爾以太太做的蠢事說的蠢話來當做消遣,這也是為什麼當他知道達西對伊莉莎白求婚後,他語重心長的說:「我曉得妳的個性,除非妳誠心敬重妳的丈夫,否則難有幸福和尊嚴可言。妳這樣機靈古怪,倘若夫婿不如妳,那可不妙,難免要丟臉受罪。」這番剖白或許也說出了珍・奧斯汀心目中理想的婚姻,必須是要雙方可以互敬互愛,而非僅只被外貌給吸引,但她卻也同時藉由另一個角色的點出現實有時候並不容許你挑三揀四。
伊莉莎白的好朋友夏綠蒂就是如此,她樣貌平庸,也已不再年輕,跟班奈特家的女孩一樣沒有豐厚的財產可以當作嫁妝,於是對她來說,結婚對象只要能夠讓她未來衣食無虞即可,她跟柯林斯先生的組合簡直可以說是班奈特先生與太太的性轉版。也因為這樣,她才會說出:「美滿的婚姻全憑運氣。如果婚前就摸透了對方的脾氣,或是兩人的個性十分相似,都對婚姻幸福一點幫助也沒有,只會導致婚後愈走愈遠,把該吵的都吵完了才算呢。既然是要攜手共度一生,缺點當然是知道得愈少愈好。」伊莉莎白那個放蕩的妹妹麗迪亞則恰好是另一種極端,是個為愛沖昏頭的典型,在那個保守的年代裡,好人家的女孩為愛私奔是一件很嚴重的事情,不只葬送自己的貞節,也讓全家人的名譽跟著掃地。畢竟不是每個人都像女主角伊莉莎白跟她的姊姊珍一樣這麼幸運,心目中敬愛的對象剛好十分富有,而且也「剛好」愛你到可以不計較嫁妝的豐厚。雖然現代女性已經不在需要靠婚姻來讓自己的生活有所保障,但是在考慮結婚對象時,又何嘗不是需要在愛情與麵包中做取捨呢?
至於提到最近才剛改編成電影版的《傲慢與偏見與殭屍》,恕我直言,這樣的混搭方式或許勇氣可嘉,但在珍・奧斯汀書迷的眼裡,它是顯得有些太過不倫不類了些,電影版更是不見如此改編除了搶搭最近很夯的殭屍熱潮以外,有何意義以及延伸?
《傲慢與偏見》雖然以羅曼史小說聞名,它的改編影視作品也大多偏重於這一個部分,但對我來說,這本小說之所以能名列於英國文學經典之列,還是在於珍・奧斯汀對於人性透徹的觀察,她筆下的角色幾無完人,對於上流社會的勢利眼刻畫甚深以外,在塑造如同柯林斯先生這樣極盡奉承諂媚之能事的丑角也相當傳神,她並不用說教的口吻去做批判,反而藉由呈現出他們的醜態及雙重標準來諷刺這些自詡為高人一等的人,所作所為根本愧對他們的身分地位。
還是相當希望在看過較為輕鬆的延伸作品之餘,大家還是可以去找原作來讀,尤其推薦在陰雨綿綿無法出門的時候打開它,肯定會被珍・奧斯汀的生花妙筆給逗得忘記窗外的壞天氣。對於自己的英文能力沒信心的朋友也不用灰心,去年由漫遊者文化所出版的200週年新譯本,相當程度地還原了珍・奧斯汀活潑生動的筆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