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從哲學普及到公共哲學,傳統哲思如何和當代議題對話?──《好的哲學會咬人》

2019-04-11

艾克哈特・瑪騰斯(Ekkehard Martens)著,麥德文譯, 《好的哲學會咬人》,臺北:立緒文化,2016

好的哲學會咬人》一書由立緒出版社於 2016 年出版,二年多來已有多篇書評,許多知識型網紅、部落客也紛紛以「說書」的方式對之介紹,為什麼我仍覺得有撰寫評論的必要呢?且讓我以該書最後一章,作者對美國哲學家哈利・G・法蘭克福的《廢話》(Bullshit,我個人較喜歡南方朔先生的翻譯:放屁)所引用的一段話,來對我們的公共言論現狀加以說明:

 

廢話者不讓我們知道他毫不在乎其主張有多少真實成分。⋯⋯他既不想說出真相也不想隱藏真相。⋯⋯他的主張是否正確描述現實對他而言無足輕重,他只是為了自已的目標〔的〕而簡單揀選或闡述這些主張。⋯⋯如果情況迫使人們談論他們不了解的事物,廢話(bullshit)就是不可避免的。⋯⋯這個主題的相關事實超出他的知識水準,就會刺激產生廢話。(頁 226)

一如本書序言所說:「好的哲學要讓人痛,必須能咬人和螯人。」本書作者似乎也無懼於讓他的讀者們痛,甚至不介意讓我們這些推介它的「知識份子們」感到討厭。似乎,此書並不單純是本哲學普及或通俗的書寫(exoteric writing)。以下,我將分別用下述三點,來介紹這本書的不單純之處。


歐陸哲學風格

首先,在現今臺灣的哲學普及文化中,這是本少數極具歐陸哲學風格的作品,不但因為作者艾克哈特・瑪騰斯(Ekkehard Martens)是位德語學者,也緣於他本身的哲學專業即是歐洲古典哲學。因而,本書初入眼簾的第一印象,即是作者按照著歷史的順序,從中挑撰出最開始的一位神話人物以及十位哲學家,介紹他們的不同哲學觀點,由此展現出西方哲學史的簡略發展。


然而對我個人而言,作者最為保持歐陸哲學風格之處,倒不是這種以歷史進路所開展的書寫方式,而是作者都以該哲學家原典作品中重要但卻極為有限的片段,展開對每位哲學家的討論。


就哲學普及讀物而言,這將必然是個不討好的策略──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誰還願意花心思去閱讀這種哲學家極為精鍊的文字。然而不論是對讀者心智能力的挑戰、思辨能力的養成,乃至於創造能力的提升,哲學原典的閱讀始終是一個無法繞過的環節,對以哲學教學法為專業的作者來說,這自然是他所在乎的細節。


但更重要的是,也正因為如此,作者對於這些哲學家的介紹、詮釋甚至批判,即是依據他對於該哲學家的哲學原典的理解,例如,他能有意識地避免將柏拉圖詮釋為一般簡單的哲學史所描述的那樣,是一單純主張「分離的兩個世界」的教條式的或獨斷論的形上學家(頁 63 以下);也避免將笛卡爾如當代心靈哲學那樣,不合史實地以他「主張心物二元論」或他「是心物二元論者」來詮釋(頁 136);甚至也提醒我們,康德對倫理學的主張並不單純只能用當代倫理學教科書中所謂的「義務論」來加以理解,而是他也極為在乎這些道德義務能如何被實踐(頁 171 以下)。


也就是說,這本哲學普及讀物從一開始就避免讓讀者只停留在那些甚至也在哲學專業系所中流行、如今也仍具有無遠弗屆影響力的人云亦云的「哲學史」。


與當代議題對話

再者,這本書也不純然僅侷限於古典哲學與近當代歐陸哲學的視野。事實上,在二十一世紀這個強調科際整合的時代,很少哲學家會只閱讀自身專業領域的哲學。特別在面對百年來英美分析哲學的創見與活力,一本好的哲學普及與教育的作品自然沒有不去談論的道理。


例如,在詮釋薛西弗斯神話的哲學議題中,作者便關連到美國自由主義哲學家 Robert Nozick「經驗機器」的思想實驗,並擴大至當代暢銷的反烏托邦文學作品《揭密風暴》的描述,去談論幸福奴役與艱辛自由的選擇與抵抗(頁 15 以下)。


又如,在介紹海德格對於科學主義獨佔詮釋全面滲透到人類日常生活各個層面的批評時,他也話鋒一轉,引入了二十世紀末期有名的腦神經醫學 Libet 實驗,進而討論此科學實驗所引發的自由意志存在爭論,以及長久以來因果論、自由論,相容論與不相容論的形上學思辨(頁 187 以下,特別頁 190 以下)。


不僅如此,在作者所介紹的這些哲學家主題中,他不但以他所認同的當代哲學立場來批判性地闡釋並試圖解決這些哲學思想自身所產生的哲學難題,甚至他也以這些立場來重新詮釋哲學家所面臨的哲學問題。


例如,在介紹柏拉圖自己在晚期作品中批判並反思他的早期哲學可能引起理型與感官對象的「分離的兩個世界」的哲學困難時,他便一改傳統的「理型論」(Ideenlehre)詮釋觀點,即他所謂柏拉圖早期的「神話 - 形上學的」(mythologisch-metaphysische)理型論,而是引述他的老師物理學家和哲學家魏澤克(Carl Friedrich von Weizsäcker)的觀點,認為柏拉圖企圖改以「哲學 - 實用式的」(philosophisch-pragmatische)理型論來解決此問題,進而能以此詮釋與當代德語哲學界的「激進建構主義」(redikale Konstruktivismus)──一種美國實用主義哲學的德語哲學版本──來對話(頁 70 以下,特別是頁 72-75)。


又如,在介紹康德的哲學人類學觀點時,作者也進一步指出當代德語分析哲學學者圖根哈特(Ernst Tugendhat)對康德理論中所具有的循環論證的批評,並隨後再以演化生物學的觀點來對康德的自由的人類學圖像予以抨擊,但同時也引用生物學學者瓦爾(Frans de Waal)的觀點為康德在上述抨擊中予以解套。


這些當代論辯的引介,無疑增加了閱讀與理解的難度,就好像有些對西方哲學還十分陌生的朋友們在讀我這篇文章時,看到這段這麼多因為篇幅有限而無法交待的術語和學者人名所感受到。


無庸置疑,本書以此方式增強了讀者對於西方傳統哲學思想的知識廣度,讓這些傳統哲思在當代議題的脈絡中產生新的面貌與可能。儘管,他的諸多詮釋與批判,在我看來都有可議論的地方,但作者的確成功地讓我們不只認識了這些古代或當代哲學家說了些什麼,還能在當代處境中去反思他們說的是否以及如何合理。


貫穿全書的主題

最後,這本書最為吸引人的地方,或許還是作者從一開始就於前言中提出,但其實對讀者而言將會是一個吃力的閱讀挑戰,即那條作者設定貫穿本書的主線提問:「自由的思考和行動對個人及社會意謂著什麼」(頁 10,原譯文較為欠妥,此句為筆者重譯)。


坦白說,這條主線在閱讀過程中並不容易追踪,讀者其實十分容易迷失在重重疊疊的哲學理論辯論,並且對作者這樣一位德國人而言到底什麼叫做「自由的思考與行動」感到疑惑。


他進一步提出,希望以今日的觀點找出康德「四問」的答案:「我能知道什麼?」、「我應做什麼?」、「我可以希望什麼?」以及總結的「人是什麼?」但「自由的思考與行動」和這「四問」兩者之前又有什麼關係?又如何能從每一章中看出?並且最終,這些問題如何能在這些不同哲學家的理論內核,如同德語原著的書名那樣,成為古代人和我們當代人可能討厭的「牛虻蘇格拉底」(筆者恕不同意譯者用生物學名詞來翻譯這隻西方文化史上有名的昆蟲)?這些問題除了能吸引我們進一步深入之外,無疑會對我們在形成閱讀上的思想挑戰。


在此,我無法針對每一章節中那些哲學理論與這些問題的關連一一做出說明,只能梗概性地提出我個人的理解。讓我以上文中所提及的「兩個世界」來對此說明。


在每一章的理論介紹中,其實我們都可以看到這種「兩個世界」的對立:或是薛西弗斯所面對的「神話的世界」與自覺地(可能在政治、社會或文化層面)對之反抗的「理性的世界」;或是柏拉圖比喻中的「洞穴內的被奴役與欺騙世界」與被解放後的「洞穴外的實在的理型世界」。


或是希臘化時期伊比鳩魯所面對的「疼痛」與「快樂」;或是中世紀波愛修斯所面對的「有限理性的人性預知(praevidentia)」與哲學理性引導予以慰藉後的「基督教形上學式上帝的全面攝理(providentia)」。


抑或是歐洲近代笛卡兒所面對的「一切所有可疑的傳統知識」與他努力以懷疑方法所尋找到「作為不可懷疑基礎的我思」,甚至抑或是當代海德格所面對的「科學主義的獨佔詮釋」以及他藉由現象學還原對「人與世界的真實之所是」所做出的分析。


無論如何,「二個世界」彷彿主旋律一般不斷在這些哲學家的思想中演奏出來,也一直在我們對這些哲學的反思中予以共鳴迴響。而由前一個世界能過渡到另一個世界,或者在二個世界之間的擺盪,則是關涉於自由的各種思辨。


結語

簡言之,由以上的分析,我們看到《好的哲學會咬人》一書的主要特色:它並不是單純對這些歷史上的哲學思想,採用一般性的哲學史觀點予以介紹,抑或引入許多當代學者對這些哲學思想的發展進行專業性的解釋或重構,而是站在作者自身所身處的脈絡中,採取他所認同的當代立場來與這些哲學思想對話。


作者時時將這些對話關連於人類當代所面臨的生存議題,企圖顯示這些古老的哲學思想與當代人的直接關係。舉凡當代氣候變遷、自由市場的過度擴張、人權思想的尚未普世化、系統性制度對人造成的異化等等,不但是二千年來人類智性發展所面臨的挑戰,也是這些傳統或當代哲學責無旁貸的功課。


作者以其「哲學教學法」(Didaktik der Philosophie)專業,帶領讀者在這些哲學的閱讀中迎接這些當代公民必須直面的挑戰,以致於我們可以說這本著作並不是單純的哲學普及化作品,而同時也是一個引導讀者朝向「公共哲學」建構的「教導之作」(esoteric writing)。


誠然,這樣一再增加論述的複雜性,在一本針對哲學初階學習者的二百多頁小書之中,許多論述的確只能過於簡略的提及。而中文讀者又需面臨因譯者與編輯並非哲學專業出身,以及德語亦非臺灣普遍主流的第一外語,以致於翻譯的流暢度與概念的精確度都出現問題的情況。


在資本市場運作中的出版工作,出版社無法過多的為書籍製作增加成本,以致於儘管許多本書中介紹與引用的哲學原典均已有優秀的中文翻譯,但譯者不但無法對之使用,甚至連參考或改譯在這個知識產權的時代都不被允許,而這些也都造成了閱讀的障礙。儘管這本書存在著內在外在這些大大小小的問題,但不可否認作者、譯者乃至於出版社對於這本好書的用心,因而,仍然值得向大家推薦。

 

作者介紹:政治大學哲學博士。目前在北藝大通識中心、臺灣師範大學和華梵大學哲學系擔任兼任助理教授。
文章資訊
作者 王鍾山
刊登日期 2019-04-11

文章分類 說書
標籤 書評 哲學家
號外📣故事電子報出爐啦!
從大時代到小人物、熱話題到冷知識,📩有故事來信📩 陪你認識過去、想像未來!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