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每一本私人日記,都是一部小歷史──《跨越世紀的信號》

2021-01-31
張隆志、簡宏逸、楊朝傑、鄭螢憶、林紋沛、陳冠妃、莊勝全、劉世溫、陳柏棕、曾獻緯著,《跨越世紀的信號2:日記裡的臺灣史》,貓頭鷹出版,2021。

「日記」二字最早出現在王充《論衡》卷十三效力篇,作者舉《春秋》一書以年月繫事,故稱孔丘善於做「日記」。至於將「日記」(有時稱為「日鈔」)作為書名(不包括小說),內容為依年月日書寫記主見聞、生活乃至於讀書心得,經年不輟的記載則較接近現代的「日記」。這類型的日記,中國自宋代以來,就開其風氣,明清為盛,今人書寫日記者不多,但因人手一機,行事曆、行程等隨手登錄,儼然成為新型式的日記。


日記有簡有繁,簡者如行事曆,繁者鉅細無遺。以華文書寫的日記,依俞冰主編的《歷代日記叢鈔提要》所介紹,以宋韓淲(1159-1224)的《澗泉日記》為最早;以日文書寫最早的日記,依吉成勇所編的《日本「日記」總覽》一書的介紹,以円仁的《入唐求法巡禮行記》(838-845)為最早。令人遺憾的是,迄今為止沒有編輯、出版「臺灣日記總覽」或「臺灣日記叢鈔」的計畫,但由本書可知荷蘭時期雷爾生的日記(十七世紀)可能是臺灣最早的日記。


依目前所存日記,不分語文,就其內容大約可分為五大類:


一、為生活日記,指記主按時序記載一天中所經歷的事,有時加上感想、對話細節或抄錄某些資訊,甚至臧否人事,如胡傳、林獻堂、楊水心、黃旺成、吳墉祥日記屬之。


二、差事日記,指記主為官吏出差,將期間與任務有關者記錄下來以便呈給長官、政府或留給自己閱看,如雅各.巴爾比安探金日記;郁永和《采硫日記》;曹士桂《宦海日記》、胡傳的《臺灣日記》屬之,此類日記另一個特色是時間較短。


三、旅遊日記,指記主的旅行日記,包括短程和長程的日記,如顏國年《最近歐美旅行記》,記載自 1925 年三月二十一日起至十月二十七日,旅行二百二十一日,行經歐美十六國的見聞。


四、私家載記:如以私人的眼光來敍述歷史事件,能由另外的角度切入而達到多元觀點者,如杜家明(二二八期間在台北的外省籍人士)所寫的〈台變十日〉;又如林獻堂日記中有關財政處長嚴家淦因二二八事件躲避在霧峰林家的記載,兩者對了解該事件有所幫助;楊廷理的《東瀛事紀事》、鈔本《臺灣日記》(作者迭名,曾參與平定林爽文事件)都可做為研究林爽文事件的參考。


五、官記或起居注:如記載皇帝行事的《起居注》、《先王從征實錄》、《欽定平定臺灣紀略》等不是記主所寫,而由官吏所編著。由上可知一本日記的內容,不一定只能分成一類,有的日記可以包括好幾類;同時日記有自己寫的,也有他人幫自己寫的日記,如上述的起居注,或政治檔案中情治人員定期記載被監視者的言行等都是。


由記主的身分也可以做日記的分類,如本書主要的九種日記記主的身分,即可分為官員、仕紳、新聞記者、臺籍日本兵、宣教師、女性等身分。不過每人的職涯不限一種,如黃旺成原是公學校教師,後擔任家教、新聞記者乃至商人,有多種身分。


有關「日記」的範圍應該如何界定,隨筆、讀書札記亦有人將之視為日記的一種,只要具有日記的部分特質;又或者以回憶錄的型態,也記有重要時間點,似亦可算是廣義的日記。如本書中 Kelasay 的回憶錄被視為日記,其原因在此。又如最近出版的《郭淑姿日記》,即將其記有日期的〈隨想〉編入日記中。


日記是一種非常特別的史料,具有主觀性和客觀性,親歷經驗的書寫具有主觀性,但相對於國家的、官吏的檔案書寫之全面性與宰制性,卻具有微觀性和客觀性,是研究歷史不可或缺的史料。


如果研究記主本身,就非參考其日記不可,既可替未寫日記的他者留下第一手的檔案,也可拿來和留下日記的他者作比對,《臺灣新民報》記者為加薪問題的內鬥,在林獻堂、黃旺成日記中可以看出林獻堂的協調、果決;黃旺成的退讓、顧全大局,終於讓事件和平落幕。如果拿林獻堂和楊肇嘉、蔡培火、杜聰明的日記對照來看,可以看出民族運動中的一些「眉角」;也可藉此考訂記主的記錄是否準確,個人的觀點是否多元。


日記裡的臺灣史(十七~二十世紀)》一書,是張隆志教授所編輯,他知道二十年來利用日記來了解歷史,已是條可循、可親之路,如何利用日記的特點讓讀者藉著它而願意親近,是推廣歷史的蹊徑。此次自荷、清、日治、戰後的日記中挑選九本,記主的身分多樣,女性、原住民也分得了一席之地,不能不說主編思慮周至。由年輕一輩的史學家分頭書寫,令人耳目一新,想先睹為快。


作者群描述私人日記如何壯大歷史,歷史因為有記主參與而生動,因為有記主的觀點而生色。帝王將相的政治史不再獨霸舞台,所有的人都是史家,除了寫日記,也正在書寫個人的小歷史,傳統由上而下的歷史,即將由從小歷史匯聚而成的大歷史所取代。主編也不忘要作者在篇後加上註解與解題,盡一個歷史人言必有出處,能提供延伸閱讀的特色。


茲值出版之際,遂談談前人和自己對「日記」的看法,並為之序。


(本文作者為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兼所長)
 

本文收錄自貓頭鷹出版《跨越世紀的信號2:日記裡的臺灣史(17-20世紀)》,原標題〈兼具主客觀性的日記史料〉
本書以「日記」為主,從荷蘭時代到戰後時期,重新詮釋九個歷史片段。日記通常會反映記主當日的所記所聞,因此常可見一些特殊經歷和奇聞軼事,大至國際局勢,小到人際關係,各色各樣的豐富材料,為重新認識臺灣歷史提供不同的視角。
本書的九段歷史,描繪了個人歷史,也傳達了時代的脈絡。書末還特別收錄「史料解析與歷史寫作」單元,介紹各時代重要或遺珠史料,以及分析如何運用史料撰寫歷史,供教學或歷史愛好者搜查史料和書寫歷史之用。

文章資訊
作者 許雪姬
刊登日期 2021-01-31

文章分類 說書
標籤 書評 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