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銀行、紙鈔與金融危機,現代社會的煉金術幻象──《金融煉金術的終結》

2018-05-03
莫文・金恩(Mervyn King)著,陳儀譯,《金融煉金術的終結》,臺北:臉譜出版,2017。

 

煉金術的存在,源自於中世紀歐洲人們對於黃金的渴求。他們認為,透過各種金屬和藥劑之間的交互作用,可以進而創造出「黃金」。黃金是財富的同義詞,能夠提煉出黃金,就相當於掌握一把通往財富大門的鑰匙。就連代表西方科學革命的牛頓,也同樣著迷於「煉金術」,他個人對於煉金術的相關研究,持續了 30 年以上,還擁有超過百萬字的研究著作。


今天我們多半認定「煉金術」是種偽科學,化學常識告訴我們黃金不會憑空出現,財富也不會。但是在當今的社會當中,卻存在另一種「煉金術」──紙鈔與銀行體系──也就是《金融煉金術的終結》要談論的核心。


現在的社會相信紙鈔所具有的價值,而且信任銀行體系、中央銀行,認為他們有辦法利用相關的政策手段,促進經濟繁榮與進步。但實際上,近百年以來,經濟體系並沒有一帆風順地向前發展,相反的,儘管銀行體系看似越加健全,但市場失靈、乃至於經濟體系運作失敗的事件,仍然層出不窮。回顧歷史,我們看到的是一次次的經濟蕭條、超級通膨,甚至是銀行體系的崩潰。


金融煉金術的終結》的作者莫文・金恩(Merkyn King)曾經擔任英國中央銀行的總裁,在任時歷經了 2008 年的全球金融海嘯、2009-10 年的歐債危機。他認為,經濟體系運作失常的原因,乃是源自於大眾對於「金融煉金術」的誤信,也就是誤以為當前的貨幣(紙鈔)、以及銀行體系是完善的。他說,這兩個體制的運作,其實是具有著結構性的缺陷。


《金融煉金術的終結》,臉譜出版。

銀行體系的煉金過程

每次金融危機發生,都會出現許多相關的書籍,但大都只針對於單一個案進行討論,缺乏金融體系整體的反省和思考。如果不是整個系統有缺陷性的瑕疵存在,怎麼會如此剛好地每隔十年就發生一次跨國性的金融危機呢?


金融煉金術的終結》突出的地方在於,它是從經濟體系運作的高層(也就是央行層級)出發,提出相當深刻的分析視野。


簡單來說,作者認為所謂的「金融煉金術」,是銀行吸收大量的存款資金之後,再把資金借貸出去;而借貸出去之後,銀行得以收取更高的利息,這個過程就是「金融煉金術」的原型。


對於銀行來說,這是一種把具有安全價值的銀行存款,轉變成為低變現且高風險的投資過程。雖然銀行可以透過對於不同產業的資金需求者進行放款,達到「多角化」的風險分散,但實質上,多角化的做法,只能夠避免個別公司或是單一產業的「非系統風險」,對於足以影響到所有產業和整個國家的「系統性風險」,銀行的抵抗力仍然相當微弱。


換言之,一旦發生大規模且普遍性的經濟衰退時,銀行身為債權人所擁有的抵押品價值,就可能開始減損。例如在 2007 年的美國次貸危機,不動產市場迅速跌價,造成銀行所擁有的房地產抵押品市值逐漸降低,這部分跌價的損失,原本是由銀行本身的資產來承擔;不過,一旦損失超過了銀行本身的資產淨值,就變成是由存戶的資金來承擔。


對於銀行存戶來說,當銀行資產嚴重減損時,會損及存戶對於銀行的信任;存戶為求自保,而開始從銀行裏頭把資金提領出來。在社會大眾信心不足的情況下,這很容易釀成「銀行擠兌」。這時候,銀行必須開始尋求更多現金,以便於應對存戶的提款要求。


2017 年因次貸危機,存戶對銀行信任度降低,所引發的銀行擠兌人潮。(Source:by Lee Jordan, via Wikipedia

黃金變回原本的糞土

更麻煩的是,單一銀行、或是個別金融機構的償債能力出問題,如果沒有有效地解決,可能蔓延到其他家銀行,而造成大規模的流動性危機(也就是每家銀行都要把資產換成現金,藉此因應存戶的大規模擠兌。)


此時,銀行貸放出去的高報酬投資,就會被打回原形,顯露出原本高風險的投資本質。因為貸款大規模地違約,會嚴重傷害銀行的信用,同時也引發存戶的信心危機;銀行為尋求更多現金來應對擠兌,只好變賣抵押品、要求提前還款,如此一來,反而是更加深資產減損的嚴重性(難以變現的資產只好打折賣,總之能收回現金為第一要務。)


高報酬借貸背後所存在的高風險,原本是由銀行承擔,銀行才能賺得利差,成功煉金。但是當金融體系運作不正常,銀行所承接的風險將因為擠兌,而擴散到社會,使得這套「金融煉金術」開始失效,由銀行、乃至於政府、整體社會來承擔其後果。


結語

本書也談了許多政府的監管工作(特別是中央銀行的角色),還有金融危機事件發生時,各個參與者的立場和行為。長久以來的觀念認為,中央銀行應當要扮演著「最後放款人」的角色,也就是當民眾對於單一銀行(或是整個銀行體系)失去信任時,央行必須作為銀行的後盾;對於遭受擠兌的銀行,央行為了確保整個金融秩序能夠正常運作,將會給予無限制的流動性支持(也就是由央行借貸現金給銀行),使得銀行可以應付提領現金的存戶。這一種流動性支援的作法,並不是為了挽救單一家銀行,而是為了避免民眾對於整個金融體系失去信心,造成整個體系的崩潰。


中央銀行的職責,為因應大規模金融危機的發生,已經從原本的「穩定物價」目標,擴充到:在金融危機時進行紓困,以維持體系的安全與運作。但是這種做法,實質上卻可能提高銀行本身的道德風險。既然央行可以做為因應危機的最後一張王牌,那麼銀行在承做貸款、賺取利差的煉金術時,也就更有誘因去承擔更多的風險。


本書的後半部,除了檢討目前各國央行的低利率政策之外,同時也鼓吹更多的體制改革:國家應利用更多的制度規範,使得銀行降低所承擔的風險(即減少金融煉金術的使用);其次,對於更大範疇的世界經濟體系來說,則是需要對於國際間消費和儲蓄的失衡狀態,進行更多的平衡;避免因為貿易失衡而造成下一場更大型的危機出現。


整體而言,這是一本兼具討論了貨幣銀行與金融史發展的好書,透過許多的危機事件,討論了央行的角色、立場態度和政策應對。如同作者所說,「唯有承認目前世界許多大型經濟體陷入多麼嚴重的失衡,並且體認到貨幣與金融體系的煉金術本質,我們才有勇氣推動大膽的改革。」正是因為長久以來,人們相信可以靠著金融體系來「煉金」,所以埋下多次金融危機的潛因;若要擺脫這樣的宿命,人們所能踏出的第一步,便是認清楚當前金融體系中的「煉金術」幻象,進而展開一系列的制度改革,方可能終結且破除金融煉金的假象。

 

作者簡介:臺大政治學系博士候選人,研究領域為政治經濟學、國際金融。踱步於金融市場與學術場域之間的沉思者,試圖在情緒化的市場氛圍中,找尋理性作用的空間。

 

文章資訊
作者 劉昶佑
刊登日期 2018-05-03

文章分類 說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