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這是一個喜歡偷窺別人,以及被人窺視的時代──《我愛偷窺》

2018-02-26
你是否曾經打開網路搜尋引擎,輸入朋友的名字作為關鍵字,尋找對方在網路上的一切行為紀錄?
本文為清華大學 106 年度【媒體與史學】課程作品

你是否曾經打開網路搜尋引擎,輸入朋友的名字作為關鍵字,尋找對方在網路上的一切行為紀錄?這時的我們通常沒有身為窺視者的自知,或許當下會有些遲疑,甚至覺得自己很變態,但更多時候會這麼想:放在網路上的一切皆屬公開,瀏覽公開的事物應當不算偷窺吧。偷窺帶來的快感與滿足,使我們不再多想,因此,窺視的行徑更加光明正大。

霍爾・尼茲維奇(Hal Niedzviecki)的《我愛偷窺》,即是描述窺視文化對當代社會的影響。作者以詼諧卻尖銳的筆調,看似輕鬆講述一個接著一個的故事,實質上犀利且精準地揭露窺視文化的真相。他甚至實際進行實驗,親自架設部落格,參與真人實境節目的選拔,甚至以全球定位裝置追蹤自己太太。作者以行動讓讀者明白,他不是單純地紙上談兵,更沒有置身事外。他以自身的例子來證明在窺視文化的散佈下無人能倖免,即便是作者自己本身。


也許,一切的問題是來自於「癮」。書中談論到上癮的部分不只一次:被人注意會上癮,窺視他人會上癮,揭露隱私會上癮,甚至肆意扮演網路上虛擬的自己也會上癮。因為心中的匱乏感,使得窺視文化下的人們輕易地深陷這樣的「癮」中。不過,追根究底,這樣的匱乏感其實來自傳統社群生活的喪失。


書中作者透過大量的採訪觀察深陷窺視文化的對象。主動窺視的人通常沒有身為窺視者的自知,網路公開的表面下,窺視的行為顯得理所當然。被動窺視者享受著萬人矚目的心理狀態,藉由隱私分享來換取與人的連結感,加深對自身的存在與認同。以現在年輕人的語彙來說,就是刷存在感。當越來越多人對窺視上癮,便會產生窺視風潮,像是近年來臺灣各類型 youtuber 在網路上崛起,就是最好的驗證。


先前臺灣曾有 youtuber 因為在自己的頻道上面辱罵護理師,引起網友公憤與各界譴責。日後甚至還藉機炒作,散布假新聞。類似這樣辱罵的行為,作者在書中提出相關理論──打破封印理論,意指在容易上癮的窺視過程中,不管是好還是壞,人們很容易忘記自己基本上是把自己的私密時刻變成公開宣告。以某種程度上,這是件危險的事情。前述事件中的當事人,就是沒有注意發表言論應當注意的界線,才會遭到他人撻伐。若是更糟糕的情況,甚至可能會造成他人傷害。


在現在假新聞充斥的網路時代,或許有些人會懷疑究竟什麼是真的,但作者在書中表示,這個問題其實根本不重要,因為沒有人真的在乎。就像真人秀節目實境拍攝無名小卒的生活,藉由實際存在的人物讓觀者有真實感,即便節目因剪輯的效果使內容與實際情況有所偏差,但只要具有足夠的戲劇張力,真實的表面往往比實際的真相來的重要。


在社群網站發達以前,許多人是以經營部落格來分享生活瑣事。甚至藉此來創造虛擬中不同的自己。寫網誌的初心通常是為了得到別人的注目,因此太過平淡的瑣事,反而不太容易得到回應。依照作者的觀察以及親身的實驗經歷,他認為部落格成功的三大要素為:悲劇、醜聞與爆料。就像為什麼腥羶色的新聞往往得到最多注目。為了讓自己的部落格得到更多關注,很多人常常為自己的文章加油添醋,就算沒有刻意,在這個趨勢下也會在網路上形塑出不同形象的自己。即便 youtuber 創作的形式和部落客不同,但本質上相差無異,像上述提到的那位 youtuber 就是藉由激進的言論來獲得人們的注目。為了點擊率,在所不惜。


若說 youtuber 可稱作窺視文化的生產者,網民們則能算是消費者。生產者利用消費者對窺視的需求,來滿足與人連結的渴望。這樣的渴望並非無中生有。人對連結感的需求,隨著傳統社群生活方式的瓦解而提升,再加上隱私權的阻擾,人們內心越發渴望與彼此的連結感。隱私權是座城堡,將人保護好,防止他人侵擾,但當城牆越厚實,我們就越顯得寂寞。這就是造就窺視文化興起的原因。對大多數的人而言,彼此間的連結感,遠遠比隱私來的重要,所以人們渴望逃離城堡,追求在社會上的存在感以及認同感。


另一方面,消費者喜歡窺視他人生活的心理是來自渴望從他人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就像真人實境節目記錄平凡人的生活,是為了讓觀者有共鳴,角色平凡的身分背景能夠使觀者聯想到自己。其實人做的所有行為,最終都會回到自己本身。


當人們越來越習慣窺視,這樣的行為就不會再限制於虛擬網路,進而擴張至我們的生活。監視則是網路窺視在現實生活中的另一種呈現,相比之下,人們似乎對監視所得到的資訊更加信任。因為科技的進步,我們得以輕易地監視我們想監視的一切事物。人們渴望知道一切,尤其在窺視文化的庇護下,我們能為監視的行為找到足夠的藉口──保障自身安全。但追根究底,這其實是出自於渴望全知的心態,以某種程度上,就像是渴望成為上帝一般,知道越多事情,彷彿就能以不同的角度看待這個世界。


作者在書中並沒有意圖制止窺視文化的散佈,那只是這個世代發展出的現象,很難給予直接否定或肯定,畢竟它確實為這個社會帶來些什麼。窺視文化造成的影響,在傳統的眼光看來,或許有些扭曲甚至病態,但它同時象徵著,我們不需要知道原因就能直接給予他人關心,也代表著人心確實存在著一種渴望知道一切的空虛。


書中放大窺視文化對社會的影響,那些曾經被討論過的問題,或是被人忽略的部分,作者舉出大量的例子述說人如何極端地渴望被關注,以及人病態窺視他人的心理。窺視文化的形成反映出社會的另一個面向,但在這樣的文化中並不是每個人都是如此,作者提出的例子雖然典型,卻也相對極端。


網路是道充滿孔洞的牆,不論從哪一個洞望入,所見的都不是事物全部的樣貌。反之,牆另一側的人,可藉由特定洞孔望入的角度,改變或偽裝成其所希望被看見的形象。我們對著洞口看,進行窺視的行為而不自覺。我們包裝自己,讓從洞口投射出的角度正好對著我們想要呈現的部分。所有行為透過這道牆變得似真似假,所有界線因為這道牆變得難以分辨。


社會在變,因為過往對界線的認知在變動。跨越分享的界線,過度分享已成為一種趨勢。隱私與公開的界線,越來越模糊不清。打破封印理論所造成的效應,人對言論發表應當注意的界線不再注重。人也在變。隨著窺視文化的興起,我們又變成什麼樣子?是商品、表演者、名人還是偽裝者?作者試著透過這些故事與論述,讓讀者能夠藉此反思自己的行為,也試著告訴讀者:不論是什麼文化的興起,每經歷一次變遷,人們都應該問問自己這樣的問題:我是誰?不只是從新定義自己,更是為了要清楚在外在的變遷下自己所做的改變。


下一次當打開搜尋引擎,試圖在關鍵字處搜尋朋友名字時,讀者可能會想起這本書,然後停下手邊的動作。到了那個時候你或許已經知道自己在這窺視文化中的定位,很清楚自己當下的行為。但繼續也罷,不繼續也好,不論最終的決定是什麼,我們其實早已深陷窺視文化的泥沼中。

文章資訊
作者 蘇紫綺
刊登日期 2018-02-26

文章分類 說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