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在回憶的餘燼裡,往事從來無法如煙

讀者的眼睛 2017-06-30
 

一個年輕的死亡,總是令人格外感傷,尤其當那個人是曾經與你共度過青春歲月的同伴,那種難以言喻的不捨、困惑、疙瘩、悔恨,將成為你往後人生的一段陰影,即使暫時被壓抑在記憶的最深處,但只要一封來自故人的信,就會引發海嘯一般的回憶侵襲。而我們能夠信任自己的記憶嗎?在我們不斷修飾跟美化後的回憶裡,還能找出解開一切謎團的線索嗎?這是朱利安・拔恩斯在《回憶的餘燼》這本小說中,所企圖探討的龐大主題。這或許也是為什麼這本不過才兩百多頁的小說,帶給人一種超越書冊本身的生命重量,在翻閱過其實並不複雜的劇情後,結局仍沈甸甸地擱在胸口不肯散去。


對人生的想像與幻滅

當你二十來歲時,哪怕並不確定自己的目標和方向,但你仍會強烈意識到人生本身是什麼、你自己是誰,以及你也許會變成什麼樣的人。然後,隨著時光流轉,你卻愈來愈不確定自己是誰,愈來愈多重疊部分,愈來愈多謬誤的回憶。年輕時,你會記得自己還不長的人生的全部,但後來,你的記憶卻會像一堆碎布與補丁。這情形有點像飛機上的黑盒子:如果一直沒發生飛行意外,磁帶上的飛行紀錄就會不斷被新的紀錄覆蓋。換言之,如果你墜毀了,為什麼墜毀的理由會被記得一清二楚;但如果沒有墜毀,你的人生旅程紀錄就會不那麼清楚。──p.143

 

故事從主角安東尼回憶起中學的時光開始,正當我們以為這是一本懷舊青春的小說時,作者卻在書的第二部分提出了解答,原來他是因為收到大學女友薇若妮卡的母親的繼承信,除了給予 500 鎊以外,還告知有一本東尼的老同學艾卓安的日記要留給他,但一直以來卻被薇若妮卡霸佔著。因為這封信勾起了他對摯友艾卓安的回憶,他才重新爬梳並不熱衷的青春回憶,試圖從中找尋好友自殺的蛛絲馬跡。而那的確就暗藏在平凡的校園時光裡,另一個在更青澀的年紀就選擇自戕的生命,當時在周遭激起不小的漣漪,但是誰也沒有料到,這段往事的殺傷力,會延續到這麼久遠以後,而那時候眾人對於自殺者的討論與辯駁,又像是對往後人生的一個伏筆及預言。


《回憶的餘燼》改編同名電影海報。

除了對故人的思念與追索,作者更藉由安東尼的老年回顧,去探尋生命的意義何在?如果一個人的生命在最璀璨耀眼的時刻戛然而止,是否比被生活一天天消磨去光彩還要更有意義?人生如果沒有辦法達到一連串的積累,那麼漸漸失去夢想的人生,真的有活下來的價值嗎?在安東尼的眼裡,死去的艾卓安是如此優秀,不只是世俗上的品學兼優,他在哲學議題的思考更是領先同儕的成熟聰穎,這樣的他卻選擇了自殺,是否因為他看得夠遠,以至於意識到這樣的人生並不值得活下去?正如他在遺書中所說:「因為人生是件不求自來的禮物,所以,任何懂得思考的人都有哲學責任去檢視這禮物的性質和它帶來的後果,而如果一個人斷定這禮物不值得接受,就有道德責任根據這結論採取行動。」


無所不在的創傷

我當然絕對相信我們所有人都以某種方式受過創傷。因為除非誕生在一個有著完美父母、完美手足、完美鄰居和完美同伴的世界,我們怎麼可能不曾受傷?不過,更攸關重大的問題,是我們如何回應創傷:是承認它還是壓抑它。有些人會坦然承認創傷,並設法沖淡它;有些人會終其一生設法幫助其他受傷的人;還有些人是不計代價避免自己再次受傷,最後變成那些冷酷無情並需要加以堤防的人。──p.66-67

每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或多或少都受過程度不一的創傷,因為這畢竟不是一個完美的世界,而我們何其脆弱。然而,每個人面對創傷的態度,決定了我們成為什麼樣的人:有的人能夠將創傷視為僅是偶發的不順遂,度過了這個坎就能重新找回平穩的生活;有些人則就此陷入自我檢討的迴圈,認為自己是造成一切傷害的源頭;有些人變得更溫柔地去包容一切殘缺,有的人則變得冷眼看待身邊的人事物。


這整本書或許就可視為是主角安東尼面對過去創傷所做出的回應,他曾經以為已經灑脫地放下被好友「背叛」的痛苦,曾經自我說服地接受好友離開的心碎,直到回憶排山倒海而來,他才開始正視這段被自己壓抑已久的往事。而隨著與前女友薇若妮卡的重逢以及角力,他這才發覺這數十年來,他都活在自我蒙蔽的記憶裡。


《回憶的餘燼》電影劇照。

粉飾太平的回憶

我們一向都秉持一些簡單的假定過生活,不是嗎?例如,我們都假定,記憶等於事件加上時間。但記憶這回事實際上要古怪得多。有人不就說過,回憶乃是我們以為自己忘了的事嗎?再明顯不過的是,時間與其說是種黏著劑,不如說是溶解液。──p.91

隨著故事情節的開展,越能看出主敘者安東尼的回憶有多麼不勞靠,他曾經以為當時的自己是可以灑脫地祝福艾卓安與薇若妮卡,直到薇若妮卡把他當年所寫的那封惡毒的詛咒信送還給他,他這才明白過去的自己是如此醜陋不堪,又是如此可憐。不只如此,他一直因為自己的自卑而誤讀了薇若妮卡與其家人對待他的態度,始終懷抱著不諒解的惡意去回憶他們,只因為最後分手的結局不完美,他也連帶著把美好的時刻一併從記憶裡抹殺掉。


但是這本小說更殘酷的是,最終揭露在安東尼眼前的真相,已是他無力可以回天的悲劇。因為悔恨「是你無法對它做些什麼:太多時光已經溜走、太多傷害已經造成,不可能有所補救。」他眼看著自己詛咒信的內容一一實現,卻沒有一絲復仇的快感,而只有無止盡的空虛與不安迴盪在胸口。他的確什麼都不懂,也曾經都不想搞懂過,直到人生的最後,命運給他來了一記回馬槍,他才感受到遲來的悔恨。因為往事從來無法如煙,而是像一顆巨大的石塊,終其一生你都必須背負著它,直到生命的終結。

文章資訊
作者 雲想
刊登日期 2017-06-30

文章分類 說書
大會報告📣限時好禮等你拿🎁
2024/10/29-11/29加入支持方案,即可獲得故事最新力作《表裏京阪》一本!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