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由城市穿越歷史,日本旅行的深度導覽手冊──《東京歷史迷走》

2018-02-15
「這是一本由地理空間綴連起來的東京史,由城市漫遊穿越歷史。」
 

「這是一本由地理空間綴連起來的東京史,由城市漫遊穿越歷史。」


東京歷史迷走》歸類為人文史地,卻不覺有史類書籍的晦澀難讀。全書分為四篇章,分別從東京的前世,東京的象徵,浮華與庶民日常以及東京的城市與建築,逐一談起,觀看東京地景,富士山、丸之內東京車站、淺草寺、皇居、日本橋和銀座街衢、東京鐵塔、明治神宮、東京國立博物館、浮世繪和居酒屋等,由地理空間串連起東京的歷史、文化和城市的變遷與故事。


本書由〈始於日本橋:城市記憶的甦醒〉為東京史掀開序幕。


以本能寺之變為主軸的電影《本能寺大飯店》裡,織田信長向身著奇裝異服的綾瀨遙問到:「妳來自哪裡?」,綾瀨遙想了半晌,回答:「江戶」。維新以前,東京的前身是江戶,是德川家康天下的起點,自明治維新至大正昭和的歷史遺跡和文化底韻,串聯江戶五街,累積在日本橋歷經關東地震和戰火焦灼的土地上。


看著現今高樓林立地鐵遍布的東京市景,或許有些人會想,再怎麼樣地形也不會有太大的改變吧,其實不然,四百年前,日本橋一帶是水都江戶的商業文化中心,川流其中,運輸往來多以水路為主。首次得知東京過去曾是水都係自《東京地理・地名・地圖之謎》[1]所提,現今的晴空塔周邊在當時因水運而繁榮,昔日市民於此拉舟而行。從單純文字訊息或許難以想像,但卻能從本書此篇介紹十九世紀初江戶時代的寫實畫作〈熙代勝覽〉,描繪從今川橋到日本橋七百六十公尺的商街町人,見其盛況。取名〈熙代勝覽〉,意指「光輝太平盛世的美好景觀」,讀者能自《東京歷史迷走》書頁掃描 QR Code,看到完整的〈熙代勝覽〉,呈現彼時江戶榮景。


內文提到,日本橋從江戶時代創業營運至今的老店還不少,記得第一次東京行,選擇下榻的旅館鄰近日本橋不遠的人形町,確實在旅館周邊吃到幾間老字號美食。


談起東京地標,必然得提東京鐵塔。


東京歷史迷走》第二章東京的象徵中,高度三百三十三公尺的東京鐵塔竣工時是當時「世界第一」的鐵塔,象徵日本戰後復興,走出貧窮與殘破的希望。喜歡日本的讀者多少能感覺出日本無獨有偶的鐵塔情節,舉凡漫畫、小說、電影、電視劇,都會男女的情感記憶,夢想的中央,幸福的象徵,寂寞的投射,甚至怪獸攻擊的對象,莫不以東京鐵塔為主角。


我人生中第一次看到東京鐵塔,是電影《哥吉拉 vs 魔斯拉ゴジラ vs モスラ》,怪獸們似乎總是以摧毀東京鐵塔為樂。至於為什麼摩斯拉要攻擊東京鐵塔呢?(讀到此段,耳邊不由自主地響起摩斯拉和哥吉拉氣勢磅礡的配樂。)小野俊太郎的《摩斯拉的精神史》指出,對電影公司而言,東京鐵塔象徵是電視時代來臨,擔心電影從此成為沒落的產業,因此電影版摩斯拉頭號大敵就是東京鐵塔!


銀座是東京另一個重要區域,而資生堂可說是使銀座發展成摩登都市文化重鎮的中心角色,以化妝品風靡女人圈的資生堂係以藥局起家,但銀座資生堂,可不只賣美妝,當時引進傳揚西方富麗生活的美麗物品,並提供汽水和冰淇淋,據說讓新橋花柳界的藝妓們趨之若鶩,成為女性們可安心造訪的洋式喫茶空間。這裡有太宰治小說裡精心描寫的桌巾,永井荷風、川端康成、三島由紀夫等作品亦能見其登場,池波正太郎在《昔日之味》[2]裡也提到,每到銀座總要一喝資生堂時髦的冰淇淋汽水。


閱讀此書的同時,不禁想起兩年前夏季二訪銀座的回憶,當時不單喝咖啡,也為探訪銀座資生堂大樓的咖啡沙龍 Shiseido Parlour Salon De Café パーラー サロン・ド・カフェ,點了法式布丁和水果慕斯的甜點拼盤。讀者也能在〈銀座的發展:資生堂〉此章掃描 QR Code 看資生堂關鍵人物福原信三所設計的花樁 logo。


推薦序裡說,《東京歷史迷走》不論在學術根據的支持度、內容的豐富和論及主題的廣泛,這本書做為「知性娛樂」的功能都發揮地淋漓盡致。


如今旅日資訊說是多如牛毛一點也不為過,對赴日者而言,日本旅遊地區列為初心者首選的東京和京都,資訊隨手可得,一開手機電腦輸入關鍵字便俯拾即是,何必費心翻書。但依據以往經驗,書籍和日文雜誌的確能挖掘出較鮮為人知的私房景點。


結語裡提到,「就像是在混沌的都市中,這裡那裡浮現出一個個島嶼宇宙一般,這些島嶼宇宙就成了人們渴求可以休息與恢復嚮往的綠洲。」若嫌觀光旅遊書太空泛,日本史書又過於生硬,不妨讀一讀《東京歷史迷走》,一觀江戶浮世美學與下町風情,文明開化進程展現的樂天與折衷;看東京在飲食與建築文化裡呈遞出歷史的層次;可以傳統可以現代,可以洋式可以和風;別只是匆匆走過,了解江戶漫遊東京,或許能探尋出屬於個人的島嶼綠洲,看待日本的眼光將有所不同。




[1] 《東京地理・地名・地圖之謎》谷川彰英,許郁文譯,遠足文化,2017年。


[2] 《昔日之味》池波正太郎,金暉譯,自由之丘,2015年。

文章資訊
作者 鍾宜芬
刊登日期 2018-02-15

文章分類 說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