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知識滿滿的歷史學術書是怎麼製作出來的?本期「製書人」單元訪問了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的總編輯,請他談談學術書編輯工作的特色,並說明學術出版單位的出版標準。
不能出錯的三種書⸺童書、教科書、學術書
「學術書是其他類書籍的源頭」,當我們問到學術書的特色時,湯世鑄總編輯如此回答。學術書很「硬」、不好讀,但可以再轉譯成一般讀者看的書,甚至是童書或繪本。學術書的生命是在出版後才啟動,透過學界的書評、論辯、引用,不斷延續其生命;一本好的學術著作,即使作者已經不在,50年後的研究生依然可以與其對話。
學術書與一般書籍在編務上有什麼不同呢?湯世鑄說,有3種書錯誤要少⸺童書、教科書、學術書,前兩種書具有教育功能,而學術書則是因為會被引用、論辯。因此學術出版,在編務的最高原則就是追求越少錯誤越好,編輯最重要的工作不是追求出版時效,而是「除錯」。
要有一張嘴、四條腿的才是好編輯
學術編輯有點像是品檢員,搭配嚴謹的編輯流程,耗費時間與心力確保格式、用詞的統一,進行編輯內容的除錯。一本書的編校工作,會由執行編輯與1至2位外聘編輯一個字一個字細看(包含向作者提問、討論),再交編輯組同仁核校,送印前由總編輯看數位樣,如此至少經過4、5位編輯的眼睛。臺大出版中心中目前共有10位編輯,面對各式書稿,有時甚至是人手一臺計算機,在校稿過程一邊驗算表格裡的數據、計算是否正確。
好的編輯該具備哪些能力?湯世鑄提到他常開玩笑地說,編輯要有「一張嘴、四條腿」。四條腿指的是「文字邏輯、美學素養、時程掌控、市場判斷」四個基本能力,一張嘴則是要會溝通。根據出版社與書種不同,「四條腿」的比重也有所不同,如學術出版最看重「文字邏輯」,最理想的狀況,是希望編輯能夠100%理解一本書,但做學術書的編輯卻很難達到這個目標,畢竟編輯對於各學門的研究終究是外行,但仍可以透過長久磨練的技藝與經驗來揪出書稿自相矛盾、講述不清楚的地方,其它細節如前後重覆、表格內容與其標題是否與正文吻合、中文譯名是否統一,引用是否符合學術格式等。
因為學術出版品的內容屬於研究成果,所以不能如大眾書籍般,與作者商議章節內容的大幅調整或加筆潤飾,但編輯可以對書稿提問,遇到看不懂或疑惑的地方,必須直白地向對作者提出疑問,「就算提10個問題,其中7個無意義,3個問對了,對書就是好事」,如此來回修正,提升品質。「不會提問不是好編輯,那只是單純的校對而已。」這些努力雖然讀者不會知曉,但卻是學術出版編輯應該盡力去做的。
有關編輯的「美學素養」能力,儘管這幾年的新書封面廣受好評,但湯世鑄強調學術書籍的設計不宜太過,要典雅大方,再加一些畫龍點睛的效果即可。學術書的目的是讓讀者能靜下心來展開閱讀,這個原則除了用於封面,也適用於版型,以及文案、書介的撰寫。
知識的起點:臺大出版中心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在1996年成立,是臺大的一級單位,目前的編制有編輯、行銷、行政三組。在「出版高品質的學術書」的理念下,出版中心的出版品大致可分為學術書、教科書及一般書,其占比約為7:2:1。高比例的學術書出版品,正是為了維持「專業學術出版社」的本質。
臺大出版中心有一套嚴謹的編輯、審查流程,因為要做好一本書很耗時費力,但做壞一家出版社卻很容易。學術書交稿後,出版中心會請專家進行「同行審查」(peer review), 審查通過後才進入編輯流程,也有可能需要發標案、與學校其他單位溝通等,不論是上下游及橫向的溝通,過程中都要動用編輯的「一張嘴」的能力。「基本上不會溝通就不適合做編輯」,湯世鑄強調。
行政組是出版中心的後勤,處理各種行政事務,包括帳務、標案、版稅、版權洽談等,隨著書籍經銷與推廣的拓展,行政組的工作也日益複雜。學術書籍的印量怎麼評估呢?由於大學出版社的特殊性,訪談中提到,書籍的印量要看書的性質來決定,不完全以市場為考量。因為有些書極具出版價值,但可以預期其銷售完全無法達到損益平衡,這時就要靠著教科書或一般書,以及出版中心近年來銷售極佳的紀念品等來彌補。
因學術書的生命是從出版上市後、學者間的論辯才開始,出版中心不希望好書出版後卻埋沒在倉庫裡,因而行銷組「總得到跑到大街上吆喝一下,告訴讀者書出了。」除了積極建立通路外,為新書精心規劃的學術講座絕非一般的新書發表會,而是將內容以主題方式提供給關心此領域最新發展的讀者,由於講者及與談人均為一時之選,講座活動經常一座難求。除了較為國人所知的臺北國際書展,中心也會派專人參加亞洲研究學會(AAS)的學術會議暨書展,與各國學術出版商、研究單位交流,因為AAS的參與者才是學術書的讀者群。此外,簡體中文圈、英語圈也有委託銷售的通路,努力將書籍提供給需要的讀者。
經典出版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