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與神對話的百年產業──臺北西園路佛具街的傳統與創新

2018-08-09

十八世紀中葉,艋舺隨河運通商而發達,隨著漢人聚落漸多,中國移民紛紛帶來原鄉信仰;1738 年,泉州三邑人集資於艋舺合建龍山寺,迎請福建龍山寺的觀世音菩薩分靈來臺,自此,龍山寺香火鼎盛,與周圍的天后宮、祖師廟、青山王宮等廟宇,共同守護在艋舺生活的先民,成為人們的心靈寄託。


這些信仰中心附近,也逐漸發展出特殊的傳統產業與專門市街。


今日的西園路一段,主要由清代的艋舺舊街、新店頭街構成,約興起於 1740 年。龍山寺帶來絡繹不絕的人潮,街上可謂郊商雲集,除了淡水河畔的船運相關產業,亦有許多販售染料、金銀紙、中藥與南北貨的攤販店家,相當熱鬧。


佛具店 (source: 林家棟繪)

「佛具街」的誕生

艋舺地區的寺廟密度極高,也讓不少人看到宗教祭祀延伸的商機。


十九世紀末,福州泥塑師傅落腳於龍山寺附近,開設了專門雕刻神像的佛具店;雖然日治時期推崇神道教,艋舺僅有兩家專賣佛具的店家,但在二戰後,佛具店開始群聚於此。身為老店第三代傳人的李子勇先生說,當時附近玻璃店、油漆行看到他的佛具店生意興隆,紛紛向他批發神像,再於自家店內販售。


隨著訂單應接不暇,西園路一段的佛具店也愈來愈多,並在 1980 年代達到高峰,據說最盛期曾有近四十家佛具店、上百位專業師傅,也因此有了「佛具街」的稱號。現在,走在西園路一段上,仍可見二十餘家佛具店,販售佛教或道教神像,神明桌、金紙、香爐等拜拜用品應有盡有,佛具店亦有幫客人看風水、擇日開光與安香等服務。


師傅現場雕刻、搶購佛像熱潮

過去的佛具街是什麼樣子?經營佛具店數十年的張振華先生回憶,以前佛具店即是師傅的工作場域,舉凡神像的開斧儀式,或是打坯、修坯、修光等琢磨輪廓過程,常在店門口進行,往往會吸引有興趣的民眾圍觀,師傅們的精彩工藝表現,如同每間佛具店的活招牌;而店內也有不少師傅聚精會神地處理安金、線雕、彩繪上色等細節,不同專長的國寶級名匠,在佛具店盡情發揮精湛的手藝,西園路一段形同臺灣傳統藝術文化的寶庫。


1980 年代「大家樂」賭博流行時,眾人紛紛「搶購」神像回家祭拜,希望能求明牌、大發財,李子勇先生笑稱,當時佛具店再醜的神像都賣得出去,根本供不應求。但投機者往往也會因為沒中獎而遷怒神像,認為「不靈驗」而破壞神像、丟棄到淡水河,有些善心民眾便會將神像送來西園路的佛具店,經由師傅的巧手修復,最後再送到專門收容落難神明的廟宇供奉。


佛具店內師傅聚精會神地彩繪佛像。(source: 藍秋惠攝影)  

時代變遷帶來的衝擊

西園路上的老字號店家見證艋舺的繁華,卻不免遭受時代變化衝擊。早期佛具店神像多為接單訂製,通常需耗費數月工時,雕刻完成後,客人才會看到神像的實際樣態;但在經濟起飛與網路發達後,消費者更在乎「品質」與「即時性」,故偏好購買店內陳列的完成品,既可減少各式消費糾紛,也能現場比較差異,目前客製訂做則主要來自宮廟或特殊客群。


現在佛具注重多元、藝術化,手工量少但質量變高,佛具店第二代張景勝先生補充,「當代佛具店變成展示作品的舞臺,傳藝師傅們則逐漸從『幕前』退居『幕後』。」如今,西園路已很難見到師傅在佛具店作業的身影。


張振華先生感嘆,以前要跟在老師傅身旁 3 年 4 個月才能「出師」,現在卻很少有年輕人願意花時間來承接這門技藝。而在開放與中國貿易後,臺灣佛具產業也受到大量生產的威脅,在地生產成本提高、禮俗文化改變、失傳的技術……都讓佛具店面臨極大的考驗。


佛具街走過鼎盛時期,無法順應潮流創新的店家,在這個相對封閉、同質性高的產業難以生存,漸漸被時代所淘汰;留下來的佛具店,則發展出各自的特色,不斷突破自我,持續向前邁進。


佛具店店內一隅。(source: 張景勝提供)

用創新傳承歷史記憶

李子勇先生的佛具店不僅被電影《艋舺》列為取景的場域,更是西園路少數還有師傅在店內工作的店家,從他身上可看到老店的自信。雖然身處傳統產業,李先生卻一直挑戰自己,他師承知名泥塑家「祿官師」陳誠祿,善於賦予神明不同的姿態與造型,李先生作品中獨特的「神韻」,甚至被視為藝術品收藏;而憑著技術與開放的心態,他的佛具店連基督教和印度教塑像、密宗法器都能製作。


基於對佛像技藝的傳承,張振華先生預計於今年 9 月聯合西園路的店家共同舉辦「佛具百年經典產業文化節」,除了邀請國寶級師傅現場製作外,尚會進行佛具街的深度導覽,希望讓更多民眾認識這項產業的特殊價值。


傳承父親的精神,設計背景出身的張景勝先生,則結合現代美學概念,一改過去神明桌大紅燈、紅桌布等「豐富」的視覺效果,選擇以簡樸的「禪」風為基底,收斂鮮豔的配色與複雜線條,讓佛具看起來更穩重、更適合現代人的居家生活。除了打造獨家商品,他亦認真經營佛具店的網頁與整體形象包裝,甚至與藝術家合作,以創新的經營模式,拓展消費族群,也受到外國買家青睞。


融入現代設計理念的佛像。(source: 張景勝供)

佛具店不僅是宗教祭祀的延伸文化,更是以「人」為核心的產業,佛具對許多人而言,具有「與神對話」的重要意義,「信仰」的力量令人感動。而西園路一段的佛具街,見證了艋舺百年來的歷史,也將繼續乘載傳統工藝的驕傲與傳承,繼續守護臺灣的文化記憶。

 

第 38 期《觀・臺灣》「出神人化」,除了在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商店販售外,全臺各地均有實體書店購買點,並可至以下網路書店購買。
 
誠品:http://bit.ly/2uqq2CK (9折,108元)
五南:http://bit.ly/2urw4Tx (原價,120元)
博客來:http://bit.ly/2L12MWf (85折,102元)
臺灣吧:http://bit.ly/2um96NF (特價,100元)
國家書局:http://bit.ly/2KYsaMc (85折,102元)
電子書:https://reurl.cc/96D7n(75元)
文章資訊
作者 藍秋惠
刊登專欄 觀‧臺灣|臺史博
刊登日期 2018-08-09

文章分類 觀‧臺灣
號外📣故事電子報出爐啦!
從大時代到小人物、熱話題到冷知識,📩有故事來信📩 陪你認識過去、想像未來!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