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考試地獄不是今天才開始:臺灣人的升學壓力百年史

2018-10-25
我們相信「人文知識」是重要的
我們相信「認識歷史」該是全民運動
我們相信「脈絡與思辨」才能好好理解世界

——用行動支持《故事:給所有人的歷史》,一起灌溉臺灣的人文土壤!

臺灣人的「立身出世」之夢

1923 年 12 月 3 日,《臺灣日日新報》記載了一則令臺灣人振奮的消息。板橋庄士紳朱日海次子朱昭陽,通過了高等文官試驗。他不但通過考試,且以東京帝國大學經濟學部二年級生身分考取。在升上三年級時,他又順利通過司法科與大藏省的考試。在日本統治 50 年間,臺灣人通過文官高等試驗行政科者不過 32 人,朱昭陽在經過日本中央政府歷練後,順利成為「敕任官」(相當於今日的簡任官),是當時社會中功成名就的典範。


臺灣在清領與日治時期最大差異之一,就是以科舉走入宦途的管道已不復在,取而代之的是「學歷」作為就職的標準。傳統科舉中,有人以「三場辛苦磨成鬼,兩次功名誤煞人」來形容考試的艱辛;不過,1895 年科舉路斷後,文人想要功成名就,也還是必須經過一關又一關的考試,取得文憑。日治時期臺灣人稱考上東京帝國大學者為「赤門秀才」,說明他們將清代的功名和近代學校進行類比,考取學校就成為讀書人的「新科舉」。


然而,想要如同朱昭陽般考取學歷頂點的東京帝國大學,絕非易事。作為當時基礎教育的公學校,在 1920 年前後就學率不過三成。1920 年前,中等教育機構相當有限,更不要說大學。在 1928 年臺北帝國大學設立以前,島內學生想要進入帝國大學,除非前往日本留學,否則都是一場夢。


東京帝國大學正門(source: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藏,館藏號 2010.006.0336.0012)  

升學壓力下的產物:考試寶典的出現

根據總督府統計,臺中中學校 1915 年首屆入學考試中,有 306 人報考,最後僅錄取 100 人,平均錄取率約三成三。如果考量到 1917 年全島公學校就學率不過一成三,就可以知道要進入中學校窄門有多困難。


臺北師範學校老師江間常吉在 1937 年出版了一本書《どうしたら試驗地獄から可憐な兒童を救ヘる》(如何從考試地獄裡拯救可憐孩童),他在「試驗地獄風景」篇章中提及,學生在學校上課前 1 小時就到學校,不管是 15 分鐘的下課休息或午休都在努力用功。每天放學,總看到這些學生三兩成群拖著疲憊的身體,提著沉重的書包伴著夕陽回家,可見升學壓力已經籠罩著當時的學生。


不僅是臺灣,在日本也一樣困難。因此,替考生整理考題並提示重點的書籍應運而生。在日本,有人專門編纂考生看的《苦學界》、《成功》等雜誌,也有針對考試出版的問題集。


1926 年 8 月,一個自稱是臺灣受驗準備會的組織發行了《最近三箇年間臺灣各中等學校入學試驗問題集》,收錄 1924 到 1926 年間北至臺北高等學校,南至高雄高等女學校等 28 所中等以上學校的入學考題,共分為修身、國語、歷史、地理與理科等科目。在這本試題本出版 1 年多後,也有出版社針對需要口試的學校,在 1928 年出版了《口答試問必勝準備法》,在一般性學科知識外,更要讀者注意自己的應對技巧與儀態。這本口試參考書的出版背景,正好是日本的考試進行調整,將部分科目的筆試測驗改成口試。


臺北日本精神文化研究會出版的《新式三科(修身國史口頭試問)的研究》(source: 柯瑞吉提供)

改朝換代之後:考試地獄的延續

1945 年後,臺灣的統治者由日本換成國民黨政府,然而升學壓力這個問題並沒有因政權輪替有所舒緩。在九年國民義務教育實施前,許多人應該都對考「初中」這個過程有著難忘的回憶。


1958 年 5 月 8 日的《中央日報》,記載了關於試辦免試升學方案的討論。報導中提到許多「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父母,不願意孩子輸在起跑點,讓孩子去補習,也因此剝奪了兒童休息、睡眠與遊戲的時間。這主要是因爲當時國小畢業到初中階段必須考試,讓補習幾乎成為孩子們的「惡夢」。


1961 年 9 月 4 日,國語日報發行人夏承楹以「何凡」為筆名,在《聯合報》以日文中〈考試地獄〉為題寫了一篇文章,內文引用他人說法,談論此次大專聯考 3 個狀元,一個因爲唸書長了白髮,另外兩個則是深度近視。作者深深替年輕人的身體感到擔心。同日副刊另有一篇社論,認為世界各國軍隊都在講求「輕裝備」,但我國學生書包重量卻與日俱增,以此諷刺升學壓力。


1963 年臺南市立中學聯合招生入學考試新聞照片(source: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館藏號 2006.006.1033)

1967 年,在社會壓力之下,政府針對此問題已形成具體共識──將義務教育從 6 年延伸到 9 年,並很快地通過「九年國民教育實施條例」,並在隔年正式實施。


最有利的證據是 1990 年代隨著政治上改革開放,改革教育的呼聲也日漸高漲,這說明民眾並不認為考試壓力有所減輕,反而渴望政府再次實施教育改革,減輕學子的痛苦。


1996 年李登輝總統提拔的教育部長吳京擬定方針,在往後數年間進行一系列改革,包含廣設大學、建立多元入學管道等,考試與升學,慢慢成為我們現在熟悉的樣子。不論你認不認同教育制度改革,我們可以說,入學管道的確比以前變得更多元。


如果問起現在的學生,考試壓力是否有所減輕?相信多數人都會抱持否定的答案。以考試作為篩選人才的手段,儘管歷經了不同政權,仍是如此相似!


《觀・臺灣》第 39 期「不想上學:校園青春物語」,除了在臺史博商店販售外,全臺各地均有實體書店購買點,並可至以下網路書店購買。

三民:https://goo.gl/HKGaoX (79折,95元)
臺灣吧:https://goo.gl/Zos5dH(折扣價100元)
國家書店:https://goo.gl/YCyJsa(85折,102元)
博客來:https://goo.gl/dSrYqA(85折,102元)
誠品:https://goo.gl/oEg2Hp (9折,108元)
讀冊:https://goo.gl/xUDS24(95折,114元)
五南:https://goo.gl/7D2jhA (原價,120元)
子書:https://reurl.cc/yDRYa(75元)
 
用行動支持《故事》,
一起灌溉臺灣的人文土壤!
  • 我們相信「人文知識」是重要的——《故事》是全臺第一家、也是目前最大的歷史專門新媒體,擁有超過 50 萬社群追蹤者與年平均 500 萬網站瀏覽量,在輕視人文素養的時代,仍堅持專注於人文知識的傳播。

  • 我們相信「認識歷史」該是全民運動——《故事》懷抱著知識走進生活的使命,透過有趣的文筆和切角,讓臺灣與世界的歷史進入大眾日常,已經累積超過 5000 篇深入淺出的歷史文章!

  • 我們相信「脈絡與思辨」才能好好理解世界——在資訊爆炸破碎的時代,《故事》集結超過 100 位作者,以歷史人文的專業,提供理解世界的脈絡、探索議題的深度,帶領讀者在眾說紛紜中慢下來好好思辨。
文章資訊
作者 李鎧揚
刊登專欄 觀‧臺灣|臺史博
刊登日期 2018-10-25

文章分類 觀‧臺灣
有故事來信📧
大歷史到小人物、熱話題到冷知識, 讓故事電子報,陪你一起認識過去、想像未來!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