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容落難神像是臺灣奇特的文化。
像是臺南新化的落難神明安居委員會,主委梁永鴻蓋了一間「落難神明府」,收容一百多尊神像後,更進一步在臉書成立粉絲專頁,提供落難神像一個再生與流通的平臺;臺中黎明幼兒園的林金連園長則收容六千多尊神像,幼兒園幾乎變成寺廟,神像比學生還多。供奉者以崇敬的心情對待神像,因此買房子或租倉庫給「神」住。
究竟這些神像發生了什麼事?為什麼被丟棄?這些看似過時無用的神像,在現代人的生活中,又是扮演什麼角色呢?
這得從神像的生命旅程談起。
造像之前
臺灣漢人的民間信仰,重視神靈崇拜,舉凡天、地、日、月、星辰、山、川等自然現象,或是祖先、先聖先賢等歷史人物,都是信仰對象。
早期漢人移民,為因應渡海、開墾、定居、發展 4 個階段的社會環境與心理需求,造就出不同時代的信仰文化。
從渡海開墾時期的「求生存」,到定居發展後的「求生活」,乃致今日功利社會下「有拜有保庇」,追求貼近個人切身利益的「求財」、「求子」等務實需求,福德正神(土地公)、天上聖母(媽祖)、王爺、觀世音菩薩(觀音佛祖)、玄天上帝(上帝公)、關聖帝君(關公)、保生大帝(大道公)、釋迦牟尼佛、三山國王、中壇元帥(三太子)等神明,久久高居十大神明排行榜,是臺灣廟宇祭祀的主神。
造像之後
神明本是無相,最初只出現在傳說、神話、歷史和經典教義中,或者以舍利、佛牙等神聖象徵物為人所崇拜,後來為了宣教,開始為神明繪製畫像或造像。坊間的神像,以祭祀立體神像居多,其造型通常依據神明成神的傳說、神話、歷史典故或顯靈事蹟等,而有其個別特徵。
舉例來說,泉州南安人的鄉土神廣澤尊王(郭聖王),其形象為囝仔面、兩眼圓睜(或以凸眼表現)、一腳打坐、一腳翹腳;這是因為相傳在他 16 歲坐化升天之際,其母(一說其叔父)以手拉著他的腳。
又或者,臺灣民間傳說玄天上帝原為屠夫,因感念殺生過多,為表示修道決心,割掉自己的腸胃丟入河中,殊不知得道後發現自己的腸胃成了蛇精、龜精,危害人間,於是向保生大帝借寶劍收伏精怪,因此臺灣地區常見玄天上帝左腳踩龜、右腳踏蛇的造型。
一尊新的神像完成後,僅是件普通的雕塑品,沒有神的靈性,需要透過「開光」的宗教儀式,請神入座、加持神力,神靈才能常駐於神像之內,傾聽人們的心聲與願望,保佑人們。因此開光後的神像如同真神的化身,連結神界與人間。
開光又稱開眼、開光明,主要是由道士、法師或是雕刻的司阜(師傅)進行,經過淨化、請神、發旨、發令、入神、敕筆、敕鏡、敕雞等幾道儀式,最後唸誦點眼的咒語,以硃筆沾滿紅硃與雞血,為神像點硃砂,才算大功告成。
其中入神儀式與神像的製作材質有著密切關係。臺灣民間神像的雕刻司阜將製作材質給予次第順序,常言「一紙、二土、三木、四石、五金」,不僅與造像技藝的難易、經濟能力、製作經費有關,從宗教眼光來看更攸關入神的難易度。
一般法師公認紙是最快、最容易入神的材質,因此進行臨時性或特殊性的祭典、法事時,常選擇製作耗時短、精細、儀式後可直接火化的紙像。由此可見神像的靈性是神像製作中的關鍵。
至於最常見的木雕神像,有些會在入神時「裝臟」,就像人有五臟六腑。做法是在神像的背部開挖一個圓形或方形的「入神洞(腹臟孔)」,於選定的吉日,放入香灰(代表香火傳承)、符咒、五寶或七寶(金、銀、銅、錫、鐵、瑪瑙、珍珠,象徵吉祥驅邪)、五色線(紅、黃、白、藍、黑五種顏色的絲線,代表五行俱全)、五穀(稻穀、豆類,象徵五穀豐收)、銅錢、「命書」等「入神物(腹臟物)」,封榫起來,為神像注入靈性。
有時裝盛五穀、五色線等入神物的麻布袋會縫製成像人體脾胃等內臟的形狀,彷彿是神像的五臟六腑。此外,放入的物品隨著各地的習俗有所不同,例如臺灣有些地區武神會放虎頭蜂、蜈蚣、文鳥等活體動物,據說可以增加靈性,彰顯神威顯赫。
在入神洞內常見的還有「命書」,依不同地區又可稱意旨、天書,主要由道士、法師寫上供奉地區、神名、信士大名、祈願緣由、粧佛年代、道士花押(道士隱諱的簽名)等文字,如同神像的身分證般,記載神像粧佛的歷史。以館藏木雕降龍羅漢像為例,其入神洞內有 3 張命書、穀物、植物果核、碎紙等入神物。第 1 件命書寫有「加(嘉)慶肆年」、「開光」字樣。第 2 件命書壬戌年修,則有「降龍尊者」字樣。
第 3 件命書為一張紅紙,載明由信士劉錦富室胡氏於民國 25 年(1936 年)續修。由此可斷定本件羅漢像為降龍羅漢,於嘉慶四年(1799 年)開光,重新粧修過至少 2 次,包括壬戌年修(可能為同治元年,即 1862 年)、民國 25 年(1936 年)續修。
走入人間展開新生
根據臺灣漢人傳統習俗,神像的維護與寺廟的整修模式有點類似,三十年一小修、五十年一大修,加上過去臺灣人喜新厭舊,常用新神像替換受損、蟲蛀、被香火燻黑的老神像。老神像於是流入古物市場,被收藏家視為民藝品或古董,大受青睞。
在民家祭祀的神像,因後人無法繼續祭拜,或不靈驗而被丟棄。大家樂流行時期更有信眾因簽賭失敗,砍神像出氣。
不管如何,這些脫離宗教脈絡的神像,依循不同的因緣,落入人間,看似過時無用的神像,卻因本身的藝術性、文化價值與社會意義為人重視,不因離開神界而隕落,重新以「物」的姿態,作為藝術品、古物、文化資產載體在當代社會新生。
(本文作者為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助理研究員)
誠品:http://bit.ly/2uqq2CK (9折,108元)
五南:http://bit.ly/2urw4Tx (原價,120元)
博客來:http://bit.ly/2L12MWf (85折,102元)
臺灣吧:http://bit.ly/2um96NF (特價,100元)
國家書局:http://bit.ly/2KYsaMc (85折,102元)
電子書:https://reurl.cc/96D7n(7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