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是人還是鬼?神鬼傳奇在人間

2015-08-24

人界、鬼界和神界,在臺灣社會存在著模糊而相通的界線,人死而變成鬼,鬼若能保佑生人,也有機會化身神格,衍生出臺灣社會特殊的神‧鬼‧傳‧奇。

在我們的生活周遭,常常用「鬼」來罵人,如小鬼、枵(一ㄠ)鬼(臺語)、心懷鬼胎、鬼鬼祟祟、鬼話連篇等;也有形容技藝的精巧,如鬼斧神工;或是稱異族人為烏鬼。然而現實的生活中,對於「鬼」卻是充滿了禁忌與忌諱。


也因其神秘不可侵犯,人們對鬼的敬畏之心,進而產生各種儀式文化,作為人與鬼之間的溝通橋樑,衍生多元而豐富的特殊文化現象。


「鬼神」信仰是一種特殊的民間文化,存在於世界各地,臺灣漢人的鬼神信仰隨著移民從大陸橫渡黑水溝而來,觀念上也承襲了漢人的信仰文化。清代紀錄中的鬼神信仰就極為旺盛,主要因為移墾社會治安、環境不安定,人們心靈渴求神靈的撫慰。各地建造廟宇,舉辦祭拜慶典,以求得心靈的慰藉。


而官方對於這些鬼神信仰,部分給予正面的肯定,借重鬼神信仰來揚善罰惡,賦予教化的意義。



善鬼與惡鬼

鬼的觀念來自於人類的死亡,人死之後,稱之為「鬼」。人們把鬼分為惡鬼與善鬼。惡鬼被認為經常在民間作祟危害,善鬼能保護在世的人。親人死亡之後稱為家鬼,家人透過正式的喪禮儀式,讓死者的鬼靈得到安息,待守孝期滿,將死者的神主牌位列入祖先牌位中,死者正式轉成為祖先,可以驅逐惡鬼、保佑家人,這是善鬼的一種。


惡鬼包括無祀之鬼與厲鬼,厲鬼是民間最為忌諱與畏懼者,所指為死於非命者,因其怨念過深,具有強大靈力的鬼靈,常會在人間作怪,人們為了要防止鬼煞入侵,形成不少對應的宗教儀式與禁忌。


禁忌與儀式

鬼神信仰與人的生活息息相關,人們因要趨吉避凶,產生各種儀式、禁忌來配合,避免觸怒鬼,招致不幸。臺灣漢人認為人與鬼神雜處,人仰賴神明保護,同時也要避免鬼的作祟,而有許多對付鬼的宗教儀式。


民間對於死亡有一大堆禁忌禮儀,來躲避鬼靈糾纏,從人斷氣開始,包括入殮、安葬、守孝、祭祀等均有其禮儀,深怕不得宜的言談舉止,觸怒鬼靈。一般對於死者還會進行超渡儀式,每年中元節至廟中請道士說經講法;對於死於非命的親人,認為受困於「枉死城」,為死者舉行「打城」儀式,幫助死者脫離枉死城,獲得解脫。


每年農曆 7 月,臺灣各地舉辦中元普渡,除了鬼月的禁忌之外,全臺各地舉行大肆祭拜超渡鬼魂的各種儀式,如頭城搶孤、基隆放水燈等都是儀式的一部份。


除了鬼月的普渡之外,各地還定期或不定期作醮,在醮典中「豎燈篙」並辦理普渡,是為了無主孤魂野鬼接引與超渡。普渡是為求取陰陽兩利,相信可以讓功德加倍,但是民間仍有各式各樣的制煞儀式,如「牽水」、「祭路」、「跳鍾馗」、「送孤」、「趕水鬼」等。


有應公與王爺

一般人對鬼保持著敬而遠之的態度,但為了防止鬼靈作祟,轉而立祠崇拜,臺灣民間有應公的崇拜即是這種類型,或像林投姐因含恨自盡,致使陰魂不散,後來由地方仕紳集資建小祠奉祀,鬼魂才不再出現。


民間為了安撫這些無主屍骨、戰死者、冤死者、義亡者,紛紛建廟祀奉,即有應公廟、大眾廟、義民爺、萬應祠、將軍廟等。這種安撫的心理,使得鬼解脫成為人們崇拜的陰神,神與鬼的分際模糊了。


臺灣民間神鬼不分的現象極為普遍,認為只要能保佑平安均為神,祭祀這些陰神的廟稱為「陰廟」,有些還香火旺盛。從鬼成為神的現象,在臺灣有閻羅王、城隍爺等,其中最特殊的是「拜王爺」。


王爺信仰一般來自漢人對於瘟神的崇拜,卻因臺灣特殊的風土發展出「代天巡狩」的神,掌理陰陽善惡。王爺在臺灣民間信仰中,除了能逐瘟也能行瘟,在迎王與王醮舉行的祭典中,不乏見到民眾的敬仰與畏懼,在東港王船祭典燒王船時,地方信眾雖然舉行熱鬧的迎王繞境活動,但送王時卻是偃旗息鼓,安靜的送走王爺,主要為了讓千歲爺能押走邪崇、疫鬼。


官府與城隍

鬼神信仰雖然受到諸多批評,但安撫亡靈之事,在早期卻沒人敢忽視,由於清代臺灣移墾社會有所謂「三年一小反、五年一大亂」,社會動盪不安、漢番衝突、環境多瘴疫等因素,許多人常常死於非命。為處理這些客死異鄉的「孤魂野鬼」,在臺灣方志中常見到地方官員設置厲壇以「祭厲」,相信這樣可以撫慰不安靈魂,使之不為地方作祟。


官方除了設置厲壇之外,還建城隍廟,一般認為官府治理陽間事物,城隍爺是陰間的地方官,清代對於城隍的祭祀尤為尊崇,凡府、州、縣官吏新上任,便要先謁城隍。執政者為了便於教化,透過城隍信仰,告誡人民不可為非作歹,否則死後難逃城隍爺的審判與制裁。


今日的城隍祭拜,官方色彩已經淡化,但城隍爺所代表的燮理陰陽、獎善罰惡、彰顯果報等功能卻深植人心,成為正義的化身,對社會與價值判斷的維護,有正面的助益。


到了日本時代,官方對於臺灣人的鬼神信仰的習俗,大致採取尊重的態度(至日治末期的皇民化運動,才有打壓傳統信仰之舉),雖然也有知識份子如臺灣文化協會批評祭典儀式迷信、浪費,但民間對於鬼神的崇拜仍然堅信不移。



迷信與文化資產

鬼神信仰是臺灣特殊的信仰文化,卻因臺灣社會發展受到功利主義影響,導致民眾仰賴巫術儀式操作,來滿足功利需求,1980 年代「大家樂」簽賭風氣盛行之時,群眾向鬼神求明牌,獲取金錢利益,致使許多陰廟香火旺盛。


臺灣民間鬼神信仰時常受到知識份子挑戰,認為要破迷信、除淫祠。隨著本土文化受到重視,鬼神信仰的儀式,逐漸成為彰顯地方特色的文化,受到官方重視,自從《文化資產保存法》實施之後,基隆中元普渡、東港東隆宮的迎王祭典、新竹新埔義民爺祭等等,均被指定為重要民俗活動。


從破迷信的反對,到被指定為重要民俗活動,政府部門及廟宇盛大舉辦慶典活動,原先表現對鬼的忌諱與崇敬,現在的祭典卻成為「嘉年華會」式的地方文化活動,為了提振地方經濟、發展觀光,原來是宗教色彩濃厚的活動,少了些神秘感,成為重要的觀光活動。


臺灣尚鬼文化極為興盛,除表現在宗教儀式外,也表現在文學或電影作品中,成為特殊的鬼神文化。由於現代社會變遷,原為傳統保守,被視為迷信的宗教儀式,成為保留傳統文化的重要媒介,也是臺灣重要的文化資產。
 

(作者為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副研究員) 
 

※ 本文原載於《Watch Taiwan觀・臺灣》第18期,頁22-25。
文章資訊
作者 陳靜寬
刊登專欄 觀‧臺灣|臺史博
刊登日期 2015-08-24

文章分類 觀‧臺灣
有故事來信📧
大歷史到小人物、熱話題到冷知識, 讓故事電子報,陪你一起認識過去、想像未來!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