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在福爾摩沙旅行】是誰竟敢在媽祖廟前搶信徒?十九世紀宣道師李庥的臺灣傳教行腳

2020-07-03

比起 19 世紀各式訪客的短暫停留,長老教會的宣教師在此長期耕耘,他們推動的醫療、教育等貢獻亦為後人所知。然而,在當地人民對外國人抱持高度敵意的狀態下,如何獲得信賴、甚至達成「改變信仰」這看似不可能的任務呢?


臺史博出版的《李庥與伊麗莎白.李庥宣道書信集》中,收錄了倫敦大學東方與非洲研究學院典藏的一百多封李庥及妻子伊麗莎白在臺時期(1867-1879)的書信手稿,提供更多對於傳教現場的理解。


《李庥與伊莉莎白.李庥宣道書信集》書影。(source: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往山區拓展宣教範圍

在歷經將近 5 個月的航程後,1867 年 12 月 13 日,27 歲的李庥牧師與新婚不久的妻子伊麗莎白一同踏上了福爾摩沙南端的打狗港(今高雄),開始他受封為牧師的第一個任務:在這座距離故鄉英國 1 萬公里的臺灣島上宣教。當時,首任宣教師馬雅各醫師已孤身在臺苦撐了 2 年,會友人數僅 8 名。


李庥一開始與馬雅各一起經營高雄教區,逐漸往南至屏東,也往東邊山區拓展宣教範圍。擴展宣道站的方式無二,就是一步一腳印、持續不斷的旅行。多次定期造訪後,再培訓在地人才、建立固定的禮拜堂,最終目的是不用依賴外國宣教師,而能獨立運作。

 

1870 年 3 月 1 日的《居家主日》雜誌中,刊登了他們對增添人手的期盼:

 

「是否可派一名兄弟前來?他要是名強壯的男性,有著堅實足以應付山路與長程跋涉的雙腿;並且有一副好嗓子,因為那裡的居民熱愛歌唱。」

1870 年是他們開始向府城以東的內山傳道站密集拓點的時期,最初的據點是木柵(今高雄內門一帶),那裡的居民是熱愛歌唱的平埔原住民。馬雅各與李庥每一、兩週定期造訪,從府城過去,步行時間需 8 小時:

 

「這裡全是高山,沒有低矮的丘陵;所以謹記派一個呼吸系統強健、沒有氣喘的兄弟來。」

在山區平埔部落的傳教工作,能免去許多城內常見的耳語、官員的敵意等干擾,信徒也不像城裡的漢人信徒,必須承受較多親友責難的壓力。但宣教工作的順利與否,與駐臺英國領事的作風有關,1870 年恰好是在作風較為強硬的吉必勳(John Gibson)任內,讓他們能較自由地前往各地傳福音。


雖然強健的體能是海外宣教師的基本配備,但臺灣的濕熱除了讓外國人難以適應,同時也是孕育瘧疾病媒蚊的樂園。即使奎寧已經發明,仍很難預防並根治。李庥就深受瘧疾所苦,嚴重時甚至無力步行,到山區巡行時必須乘坐椅轎(í-kiō)。


當宣道站越來越多,由於必須定期親自認證並受洗信徒、訪問病患、督導在地宣教事務,甚至勸導墮落的信徒等,巡迴的地點及旅行日程日益增加。李庥來臺 7 年後寄回倫敦的年度報告裡,統計了該年(1874)的巡迴數據:宣教走訪 28 趟、留宿在外地的村莊或宣教站 167 天、旅程累計 2,136 公里(5 分之 4 用走的、剩下的搭船或轎子等交通工具)。此時信徒人數已經變成剛來臺灣時的 100 倍,建立了 25 個宣道站。


1880 年 1 月,《蘇格蘭支會》刊登的一幅福爾摩沙地圖,顯示李庥生前在島上所設立的宣道站。(source: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初到貴寶地 靠外貌聚人氣

在進入具一定規模的陌生漢人聚落時,李庥的經驗是先找廟,那是人群最常聚集的地方之一。例如 1879 年府城北邊的灣裡(今善化):

 

「在一間異教徒的廟宇,一群好奇的閒人圍攏過來看我們,現在剛過完年,他們無事可做,可以閒著對一個外國人有趣的外表品頭論足。他的鬍子、衣服等等至少可以招來一群人。」

接下來,萬萬不可直接進入主題,可以先介紹自己來自發明鐵路及電報的英國,在引起人們驚嘆與興趣之後,再將光榮都歸於耶穌基督。用這種方法破題,人們通常願意繼續聆聽接下來的靈性話題。倒是本地教徒們在協助傳教時,總因曾是「過來人」而過於激憤,劈頭就嚴厲批評偶像崇拜的愚昧,讓李庥冒汗不已,常懷疑下一秒他們就會被轟出村莊。

 

伊麗莎白也常隨李庥一同入山巡視,光是外國人就足以引起騷動了,外國的女士更是稀有。他們 1878 年前往埔里一帶的宣道站探訪時,李庥寫道:「因為李庥夫人的出現,超乎尋常的大批群眾聚集來看她,但總的來說,他們都秩序井然地聆聽福音。」講道結束後,一位婦女私下找他談話,李庥猜想她或許想討論剛才的宣講內容,畢竟他今天講的主題特別嚴肅。沒想到她說:「你太太的衣服很漂亮,我們沒有這樣的布。」牧師娘的出現,反而讓婦女分心了。


伊麗莎白不僅是陪同者的角色,對臺灣婦女地位卑微深表同情的她,致力於婦女與女童的識字與教育。她同樣以巡迴方式到各個山區宣道站,通常會停留兩週,在婦女們下田工作前先陪伴她們學習白話字約兩、三個鐘頭,天黑後晚上再進行寫字課程。在打狗時,她也同樣擔負女孩們的教學工作,期望她們能自行閱讀聖經。


〈福爾摩沙行旅〉玻璃幻燈底片,約攝於 1878 年。圖中有 9 位旅人,研判右二手持陽傘的歐美仕女應為伊莉莎白‧李庥。(source: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輔助宣教的法寶:小冊子與醫療

今日街頭仍會見到的發送傳單傳教法,李庥當年也用過。有一次,他們剛好在 3 月媽祖生的時節到北港朝天宮傳福音,進香的人潮洶湧,紛紛搶購他們印有基督教義的小冊子,以及週曆、十戒等傳單。不過許多人買回去是拿來貼在家裡,反正神明是多多益善;也有人搞不清楚狀況,誤以為李庥是媽祖的代言人。無論如何,光是一個上午他們就賣了 2,900 文銅錢,傳單及小冊子每份 1 文、最多 5 文,估計有一、兩千份的基督教義因此進入這些家庭之中。


另一種有效的輔助是醫療傳教,如北臺灣的馬偕牧師著名的拔牙服務,李庥也會在巡行時隨身攜帶常用藥品,如奎寧、鐵劑和蓖麻油等,受到偏遠地區民眾的歡迎。而屬於長老教會資產的打狗醫館,希望透過治癒病患來顯示上帝的慈愛與神蹟,該處的患者及家屬,以及禮拜堂領取免費藥品的人們,也會被要求參與讚美與禱告等儀式。位於臺灣中心的埔里、甚至更遠的臺東,也是由於族人曾經慕名而來並順利康復,而讓李庥有前往拜訪的機會。


然而,這些方式並不保證人們敞開心房接受新的信仰,「許多慕道友動機粗鄙,他們想得到的是教會施予的救濟」。李庥也很清楚,有些人接近教會,只是希望發生事情時有外國人當靠山,或生病時可以免費拿藥。


環境、人力與經費的順勢而為

宣教工作中,亦需控管各項收入與支出的平衡。例如,禮拜堂及醫館與島上大部分人民的房子一樣,是以泥灰敷在竹編結構上建成,颱風過後常嚴重損害,每年均須修繕;其它固定支出尚包含宣教師、助手、雜役、守衛的薪水,房租、病床建造費、海堤整修費、運費、油費、孤寡病患的資助金,以及至各地宣道站視察時的旅費等。部分雖有信眾的捐獻,但大多還是需要教會的補貼。


此時,「匯票」就是一種跨海向母會調度資金的方式。在各式教務支出、或需提領薪水時,只要在倫敦母會提供的空白匯票上填具金額,就能賣給當地洋行、換得現金,而洋行可憑票向母會請款,或是自行轉讓、交易,李庥則會定期寫信回報匯票金額與用途。據說,在臺灣換錢相對吃虧,若在洋行遍立的廈門,就能找到更划算的匯率與手續費。


1871 年 12 月,李庥致倫敦母會信函,上列公私兩用開支明細。(source: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回返天家的旅人

「前兩個禮拜,我因熱病發高燒,臥病在床兩天,但身體復原得很快,我很感激。熱帶的疾病,就像熱帶地區動植物界的生成與消逝過程一樣,速度較快。」

1871 年李庥寫下的文字,像是自我證成的預言,他的生命,也在這個熱帶島嶼快速綻放、消逝。在重度的教務身心勞動下,瘧疾反覆發作的李庥,於 39 歲病逝於臺灣。李庥死後,伊麗莎白選擇留在臺灣,不久後即受命為第一任女宣教師,繼續完成她與李庥未完的任務。

 

(本文作者為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研究助理)

 

《觀・臺灣》第 46 期「在福爾摩沙旅行」,是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發行之季刊,全臺各地實體書店均有販售線上購買點也將持續更新!
臺灣吧:購買連結
博客來:購買連結
聚珍臺灣:購買連結
TAAZE讀冊:購買連結
讀墨電子書:購買連結
誠品網路書店:購買連結 
三民網路書店:購買連結
五南網路書店:購買連結
國家網路書店:購買連結
文章資訊
作者 陳涵郁
刊登專欄 觀‧臺灣|臺史博
刊登日期 2020-07-03

文章分類 觀‧臺灣
大會報告📣限時好禮等你拿🎁
2024/10/29-11/29加入支持方案,即可獲得故事最新力作《表裏京阪》一本!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