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1624?】「17世紀的臺灣像座萬花筒」朱和之、李隆杰、吳宜蓉,看三位文化工作者回首當時的臺灣

2024-02-07
說起 17 世紀的臺灣史,你或許會聯想到熱蘭遮城、鄭成功、和平島上的教堂遺跡……。不過,在創作者的心目當中,這個時期的故事又有什麼樣的魅力?這次的「跨域對談」單元,我們邀請到小說家、漫畫家、教師兼作家,談談他們各自在這個歷史時段當中,看見了哪些有趣的人事物。
朱和之
小說家

李隆杰

漫畫家

吳宜蓉

歷史教師/作家

Q1.為什麼我們需要認識 17 世紀的臺灣與世界?
你們想透過這個時期的歷史故事傳達什麼樣的訊息?

朱:17 世紀是臺灣進入近代史的開端,也是躍上(被捲入)國際競逐舞臺的時代。我希望透過書寫 17 世紀,讓大家看到臺灣的近代史從一開始就是由非常複雜多元的不同文明碰撞出來的。
 

李:我其實沒想過要特別讓誰去認識 17 世紀,單純覺得那段時期充滿戲劇性才想畫成漫畫。那些文獻大多已稱得上是既存的好劇本,而且沒有原著授權的問題,對於任何階段的創作者來說都是值得嘗試的改編。至於想傳達什麼……對我來說也沒那麼重要,無論讀者是否喜歡臺灣歷史,我只希望畫出來的漫畫能讓他們看得愉快就好。
 

吳:17 世紀的臺灣就像是正在舉行一場盛大的派對。有不同族群紛紛來到臺灣島上參與趴踢,帶來了不同文化、語言、風俗的交融。在處理這個時期的歷史敘說,會想要提醒讀者考量突破單一故事的危險,去感受當時臺灣島上多元聲音的活力共存。

 

Q2.你們覺得哪一個時間點會是 17 世紀臺灣史的轉捩點?

朱:我會選擇 1661~1662 年鄭成功與荷蘭東印度公司的戰爭,這次政權轉移(儘管治理範圍只有南部地區)之後,奠定了往後臺灣成為以漢文明為主流的社會,並且與中國緊密互動。
 

李:1661 年、1683 年……選項太多了,未必最重要但我當下想到的是 1603 年,陳第於當年來臺灣後所寫成的〈東番記〉,除了可能影響當代官員的某些決策外,應該也是臺灣地名的重要傳承之一。另外〈東番記〉對於臺灣原住民的描述很詳細,並與荷蘭人的紀錄相呼應,放在現代可說是非常適合用於文學、漫畫甚至是影視的改編。

 

吳:我會選擇 1662 年臺灣長官揆一向鄭成功投降。如果沒有鄭成功的到來,荷蘭東印度公司可能會繼續在臺灣保持統治,或者可能還會有其他歐洲勢力趁機介入。日後也許清帝國不會選擇將臺灣納入版圖。從此,臺灣的歷史走向很有可能會成為一個獨立的國家,或者是成為歐洲的殖民地,更接近東南亞一些國家的歷史發展,在文化、語言與宗教上有著更歧異的變化。

 

Q3.你們曾經透過什麼樣的方法去理解、感受 17 世紀的歷史氛圍?

朱:除了踏查臺灣現存的相關古蹟,我也曾前往福建沿海各地、日本長崎、平戶,以及荷蘭,實地感受17世紀的遺緒。當然,大量的閱讀與學習更是必要的。
 

李:理想上最好是藉由旅行去理解,但我個人在這方面的行動力有限,所以大多還是靠上網或看書,市面上的新書,或是二手書店的舊書。資料書之外也會看相關的文學改編,對照同個歷史人物在不同作家筆下的差異。另外當然也會關注他人的圖像創作,尤其是參考場景與物件的畫法。對我影響較為明顯的大概是小早川篤四郎的畫作。

 

吳:我想要分享一個很古老、曾經讓我非常沉迷的遊戲,就是日本光榮株式會社出品的《大航海時代IV》。遊戲背景設定在大約 16 世紀末至 17 世紀初,玩家可以扮演不同地域的角色,來感受大航海時代的歷史氛圍。遊戲中,每個港口的發展程度、特有的交易品都很接近歷史現況。為了積累財富,玩家需找到最有利潤的三角貿易路線,考慮航行時的風向,購買船隻的裝備,以及考量如何配置火炮、水手、改造船艙,超有沉浸感的一套遊戲。我曾經徹夜不睡忙著在全世界打下新的貿易據點,清理敵對的商會勢力,完全可以感受到17世紀各國勢力在海上的競逐感。

 

Q4.為什麼人們這麼看重四百年前臺灣與世界的互動關係?

朱:臺灣在長期兩岸軍事對抗以及冷戰架構下,同時經歷漫長戒嚴,曾經處於非常封閉的狀態。17 世紀的歷史讓我們重新認識到,這座島嶼原本是開放而且充滿激盪的。
 

李:其中的緣由大概脫離不了政治,上個世紀的教科書極度強調臺灣與中國的關聯,導致以前有許多人忽略臺灣在世界史中的位置。然而人們對歷史的理解不僅是認識自我,事實上也影響了未來的選擇,即使是毫無興趣之人也難以置身事外。與世界脫軌的臺灣史會有多無聊,或者說是多恐怖,我想那些經歷過舊時代教育的人們都很清楚了。

 

吳:人們總是想從歷史找到現在的答案!臺灣位於東亞地緣政治的關鍵位置,在當代成為中美競合關係過程中一個重要焦點。而 17 世紀臺灣亦處於多個勢力的交匯點,成為了東亞地區的重要貿易節點。這種現代與過去的參照,400 年前的臺灣與世界的互動,恰好可以為現代的我們思考臺灣在當今地緣政治格局中的位置和意義時,提供一定的參考和聯繫。
 

Q5.最後,請你們用一句話描述眼中所見的17世紀臺灣。

朱:一句話說得完就不是 17 世紀臺灣了,這正是其迷人之處。
 

李:「缺乏靈感的話,就從 17 世紀的臺灣尋找吧。」至少我的確是藉由閱讀這段歷史突破了人生瓶頸。在創作方面是如此,相信在其他領域也是有益無害。
 

吳:「17 世紀的臺灣像是一座萬花筒,折射出不同文化的光芒,絢爛奇異。」原住民、荷蘭人、西班牙人、漢人等人群,在臺灣相遇交流、碰撞或融合,就像由多面鏡片組成的萬花筒,當光線照射到鏡片上時,會折射出不同的光芒。臺灣藉由不同文化的相互交匯後,形成了屬於這塊島嶼獨特的文化光景。

 

觀臺灣第 60 期(2024.01):1624?

《觀・臺灣》第 60 期《1624?》為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發行之季刊,全臺各地實體書店均有販售,線上購買點也將持續更新!
 
  1. 購買連結 博客來
  2. 購買連結 三民書局
  3. 購買連結 讀冊生活
  4. 購買連結 聚珍臺灣
國家文化記憶庫 2.0
匯聚常民飲食、民謠唸歌、眷村移民、地方信仰等臺灣原生文化內容,採用國際通用的 CC 授權條款,讓文化內容再流通與創造、型塑更多可能。
  • 如果你相信「人文知識」是重要的——《故事 》是全臺第一家、也是目前最大的歷史專門新媒體,擁有超過 20 萬使用者與 50 萬社群追蹤者,在輕視人文素養的時代,仍堅持專注於人文知識的傳播。
     
  • 如果你相信「認識歷史」該是全民運動——《故事》懷抱著知識走進生活的使命,透過有趣的文筆和切角,讓臺灣與世界的歷史進入大眾日常,已經累積超過 6000 篇深入淺出的歷史文章!
     
  • 如果你相信「脈絡與思辨」才能好好理解世界——在資訊爆炸破碎的時代,《故事 》集結超過 50 位作者,以歷史人文的專業,提供理解世界的脈絡、探索議題的深度,帶領讀者在眾說紛紜中慢下來好好思辨。
——每日 5 元,今天就成為「人文知識」的守護者!
文章資訊
受訪 朱和之、李隆杰、吳宜蓉
插圖 何昀芳
刊登專欄 觀‧臺灣|臺史博
刊登日期 2024-02-07

文章分類 觀‧臺灣
大會報告📣限時好禮等你拿🎁
2024/10/29-11/29加入支持方案,即可獲得故事最新力作《表裏京阪》一本!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