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十一日日軍行至義竹鄉,一個埋伏在林投裡的鄉民名翁玉丕,看見一個日本軍官,就待他走過面前,由背後伸出鐮刀用力向他頸部一鉤,這樣一鉤就把北白川宮能久親王,從馬上鉤下來......
北白川的征討軍,由臺南去打狗的途中,在一條河邊露營。翌晨,一個高級將領從濃露罩著的營房中走出,到河岸上去洗面,當即為一勇士自草間飛出,一刀斬下了他的首級。
乙未戰爭結束後,日本軍隊的死亡人數約上萬人,其中大多數是病死。在這些陣亡將士中,地位最高、名聲最響亮的是近衛師團團長──北白川宮能久親王。
能久親王是何許人也?他雖然身為日本皇室之後,但一生過得並不平順。在明治初期倒幕派逐漸掌權時,幕府奉能久親王為東武天皇,但實際上他只充當幕府傀儡。後來幕府在戊辰戰爭大敗,親王被軟禁在京都,剃髮出家。所幸當時獲得明治天皇特赦,得以赴普魯士軍校求學,遠離國內紛亂的政局。歸國後,他成為軍中將領。原本奉命要遠征北京,結果清軍很快便戰敗,和日本簽訂《馬關條約》。他喪失立下戰功的機會,改成率軍來臺平亂,殊不知就在壯年之時客死異鄉。
他的死亡成為近百年來的歷史爭議。日本官方的說法是他病死於臺南,但在臺灣眾說紛紜。有人說他在新竹被義軍狙擊,也有人說他在八卦山被砲彈炸傷,更有在嘉義被刺客暗殺的說法。看起來,這位衰運連連的親王,一路上從新竹被暗殺到臺南,可是他究竟是怎麼死的呢?
病死說與親王的神格化
根據日方的記載,北白川宮能久親王是在軍團進駐到嘉義時染上瘧疾。
10 月 18 日師團離開嘉義的當天,病症發作。在前往臺南的途中,能久親王移動的工具從轎子變成了擔架。進入臺南城後,他先到進士張紹芬家中歇息,後轉至臺南地方士紳吳汝祥的宅邸,但因為瘧疾併發肺炎,在 10 月 28 日清早過世。日軍為了避免影響軍心,決定暫不發喪,由軍艦吉野號小心翼翼地將屍體運回日本,11 月 5 日才在東京發布死訊。
明治維新後,日本皇族陣亡於領土征服戰爭可說是前所未聞,因此日本政府除了以國葬對待,議院更決議在臺灣建立的多座神社中獨祭能久親王,或是與開拓三神合祭,將他的地位與三位象徵開拓國土的日本神明並列。1923 年皇太子(日後的裕仁天皇)赴臺灣巡視時,就特地到主祀能久親王的臺灣神社參拜,隨後再到他病逝的臺南進行植樹儀式。皇太子的行動,強化了能久親王的病逝對於臺灣征服戰爭的意義。
在日本統治期間,各地的紀念碑、每年 10 月 28 日的臺灣神社祭,甚至是學校的教科書,都有著能久親王的身影。日本政府希望透過學校教育及紀念日的社區動員,培養臺灣人奉祀親王的習慣,藉此了解日本軍隊在臺灣征服戰爭中的艱辛,以及親王抱病仍然堅持奮戰的精神,期待臺灣人能夠以此緬懷他。
橫死說與臺灣人的反抗意識
日本政府對能久親王的死訊十分低調,又在過世後一段時間才對外發布,臺灣各地逐漸醞釀並流傳多種能久親王橫死於某處的傳言。
橫死說主要分成兩種:一種是能久親王直接死於戰場上;另外一種則是在戰場上受傷,在進入臺南城前後傷重身亡。讓人好奇的是,為何全臺都有能久親王橫死於該地的傳說,臺灣人又為什麼不願相信日本政府所提出的說法?
在日本統治時期,口語仍然是消息傳遞的主要管道,特別是在鄉下,老一輩會將他們所想傳達的事情,用說故事的方式告訴下一代。這種方式躲開了統治者的文字審查,得以延續到戰後被文史工作者用文字記錄下來。對於親身經歷乙未之役並存活的臺灣人而言,戰敗的衝擊可想而知,尤其是戰況激烈的新竹、彰化、嘉義等地區,因此這些地方自然而然就出現日軍最高統帥──能久親王是在此戰死或身受重傷的說法,來彰顯地方的武裝抗日並非完全失敗。
國民政府接管臺灣後,在反共復國意識的籠罩之下,臺灣人的武裝抗日故事從民間傳說一躍成為地方文獻期刊的主要題材,關於能久親王的橫死說在此時透過文史工作者的訪談紀錄,橫跨世代,流傳各地。
死亡故事背後的族群意識
不管是病死說或是橫死說,北白川宮能久親王的死亡之謎不只是講述一個人的死亡故事,更反映出不同民族之間的意識對抗,以及如何藉著對於同一事件的不同詮釋來凝聚自身的族群情感。在日本和臺灣方面的史料與研究逐漸增加的情況下,橫死說已較少被採信,但不可否認的是,這些說法曾經在特定的時間影響當時的臺灣人,並讓他們對於乙未之役有著不同的詮釋。
或許,當你某天詢問身邊長輩有關能久親王的事情時,他們會給你更意想不到的答案。
臺灣吧:購買連結(特價100元)
博客來:購買連結(95折,114元)
三民書局:購買連結(79折,95元)
國家書局:購買連結(85折,102元)
誠品:購買連結(9折,108元)
五南:購買連結(120元)
電子書:購買連結(7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