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歌中有神力!棒球啦啦隊的加油神曲──《燒肉粽》

 

最開始,咱可愛的主編要我就「體育」這個概念做一專題,說說歌謠歷史中有沒有相關歌曲時,電話兩頭的我們都尷尬的笑了:「早期的臺灣歌曲」與「體育競賽」,似乎是八竿子打不著的兩碼子事啊。


掛上電話想了一下,似乎也不是沒有眉目,這幾年讓我們印象最深刻的,大概就是「燒肉粽」這首歌了。Google 一下,原來是將近要十年前的事了……


2006 年 11 月 30 日,遠在波斯灣畔一個富有港灣都市杜哈舉辦的亞運會,「中華棒球隊」開賽第一場就以 4:2 驚險擊敗了「南韓」(現在我們稱為韓國),這是臺灣首度在亞運棒球項目中擊敗韓國隊,一戰而勝後目標直指金牌,賽後網民瘋傳的不是主投的郭泓志,也不是擊出雙響砲的陳鏞基,而是勝利歌曲「燒肉粽」。


歌中有神力

透過越洋轉播,比賽裡幾度傳來了「燒肉粽」的歌聲,每次唱過後中華隊更是氣勢轉盛,後來越唱越大聲,就連臺灣這邊電視機前的球迷也不由得迷信了起來。一個多禮拜後對戰日本,中華隊就在唱得更大聲、更多次的「燒肉粽」中咬緊比數,九局下半一人出局二三壘有人,林智勝打出再見安打,以  8:7 擊敗日本隊,讓全民見證了這首老歌的驚人魔力,一躍而為「神曲」。


據說這歌是負責球場音樂的人,從當地臺胞那邊隨手要來的,原只為了表現對在地文化的尊重。沒想到一播出,臺灣來的球員和啦啦隊反應熱烈,漸漸跟著大唱,連沒聽過這首歌的外國人也隨節奏搖擺;遠在臺灣的球迷也針對這個現象瘋狂討論,賽後各種版本的「燒肉粽」四處轉載分享。


因緣巧合名曲再紅

跟其他棒球歌曲不同的是,這首歌從開始就跟棒球無關,也沒經過刻意的包裝與宣傳,就只是在因緣巧合中「路過」球場,莫名其妙成為被讚頌、膜拜的對象。振奮的聲音與勝利的滋味,交織成甜美的記憶,十年來,許多人還是記憶猶新。尤其在這之後,臺灣棒球隊在外「球運」始終低迷,更經常陷入「蘇憶芬」(「輸一分」的諧音,意指與勝利擦肩而過的比賽)低迷氣氛裡,回想起「燒肉粽」的甜美記憶,真叫人吮指回味。


說到這裡,我們來簡單認識這首歌。

 

(一)自悲自嘆歹命人 父母本來真疼痛
乎我讀書幾落冬 出業頭路無半項
暫時來賣燒肉粽 燒肉粽 燒肉粽
賣燒肉粽
 

 (二)欲做生理真困難 若無本錢做未動
不正行為是毋通 所以暫時做即項
今著認真賣肉粽 燒肉粽 燒肉粽
賣燒肉粽
 

 (三)物件一日一日貴 厝內頭嘴這大堆
雙腳走到欲鐵腿 拄著無銷尚克虧
認真再賣燒肉粽 燒肉粽 燒肉粽
賣燒肉粽
 

 (四)欲做大來毋敢望欲做小來又無空
更深風冷腳手凍誰人知我的苦痛
環境迫我賣肉粽燒肉粽 燒肉粽
賣燒肉粽
(口白)燒肉粽~~

 

歹命人的生理歌

「燒肉粽」這首歌其實不叫「燒肉粽」,它的本名叫〈賣肉粽〉。這首歌是戰後初期張邱冬松的傑作,經過將近二十年,1967 年郭金發拿來一唱,家喻戶曉,自此變成為全民記憶。前面刊登的歌詞是郭金發唱的原版歌詞,電塔唱片公司發行。


讓郭金發一炮而紅的〈賣肉粽〉專輯唱片,電塔唱片1967年1月出品《寶島懷念的旋律(2)》專輯。(source: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館藏號2003.009.0630)

常有傳聞說這首歌是禁歌,嚴格說來不是。


不過這首歌大紅之後,唱片公司確實有被警告,要求把歌詞改得樂觀一點,於是郭金發在之後灌錄的另一個版本(皇冠唱片出品)裡,把明白提到戰後臺灣經濟凋敝的第三段詞刪除,後來他又灌錄另一個版本,把第一句改成「想起細漢真活動」。不過因為原版詞曲寫得太貼切順暢了,大家仍以原本的第一到第三段歌詞最為熟悉。


1969年12月皇冠唱片發行郭金發再次灌錄的〈賣肉粽〉,為避免被查禁歌詞經過修整。(source: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館藏號 2003.009.0627)  

固然整體曲調可以唱成輕快、富有節奏,就歌詞來說,〈賣肉粽〉很難說是積極進取的球場加油歌。事實上,臺灣早期歌謠普遍是缺乏競爭意識,能傳世的更多半是浪漫、憂傷、沉重的詞曲居多,要在多如繁星的臺灣本土歌謠裡,找出一首適合拿到棒球場上當加油歌,基本上很困難。自 1930 年代到  1990 年代,我們沒有高亢激昂的動力火車,也沒有輕盈跳躍的小虎隊、城市少女。這不只是音樂風格的差異,更是總體社會氣氛的凝結。


鄧麗君1971 年加盟海山唱片後發行臺語專輯,輕快帶勁,〈賣肉粽〉從此也成為她的招牌臺語歌。圖為鄧麗君明星卡。(source: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館藏號2015.038.0057)

鄧麗君在移籍海山唱片後所灌錄發行的〈賣肉粽〉(1971 年發行)


肉粽的逆襲

但是,如果你認為「燒肉粽」這樣的歌就是老派落伍,不能用在現今的競賽場,它就是活生生地表演逆轉秀給你看。為什麼呢?


因為為一首歌——「它」也年輕過,只是它年輕時面臨的環境與當今有所不同、反映而出的精神也就與當代不同。「燒肉粽」代表的青春,是深厚的耐力、抗壓力,磨難中成長的精神。


這樣的精神拿到現在仍是管用的,而且說不定比現代的歌更管用。臺灣的市場條件與球員培育環境,與世界棒球列強相距甚遠,就技術面來說,「人家都已經上太空,我們還在殺豬公」,不過,誠懇踏實,困苦環境仍要對自己交代的精神,始終是我們最需要的。也許過往的困難環境已不存在,當年磨鍊出的誠懇自居、殷勤踏實精神,仍是我們能站上國際舞臺,甚至一搏致勝的關鍵路數,也是臺灣棒球發展的基礎。


無論如何,只要臺灣人繼續打棒球、瘋棒球,「棒球國歌:燒肉粽」肯定會有再展神威的一天,眾球迷平時謹記練唱,也要體會其精要為是。

 

本文作者為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助理研究員

 

本文收錄於第 30 期《觀・臺灣》「奧運場上」,除了在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商店販售外,全臺各地均有實體書店購買點,並可至以下網路書店購買。
三民:
https://ppt.cc/fWk6ax(79 折 95 元)
國家書店:
https://ppt.cc/fmgVdx(85 折 102 元)
讀冊:
https://ppt.cc/f7wKZx(95 折114元)


 
 

文章資訊
作者 黃裕元
刊登專欄 觀‧臺灣|臺史博
刊登日期 2018-05-28

文章分類 觀‧臺灣
有故事來信📧
大歷史到小人物、熱話題到冷知識, 讓故事電子報,陪你一起認識過去、想像未來!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