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換一枚時光的紀念品:走訪牯嶺街郵幣社

2021-11-06
走訪位於牯嶺街的郵幣社,彷彿進入歷史的藏寶室,不同時代的紀念幣匯聚在這裡,
喚醒一段又一段的時代記憶。

每個人都有收藏癖,只是看收藏的是什麼。

經營郵幣社的張老闆這樣說。想想確實如此,收藏行為的背後是股難以言喻的衝動,只有同道中人才能心領神會。

 

而郵幣收藏是一個浩瀚的世界,那些細小物件猶如人類古今中外歷史與政治的殘片。以近代中國貨幣為例,除了主要的鈔票硬幣,還有咸豐時期的官票、清末的鐵路債券、民國的銀圓券——那些稍縱即逝的政權、喧騰一時的經濟政策、不再存有的生活型態,都遺留下了可實際捧在手上的證物。 

 

從舊書街到郵幣街

臺北牯嶺街往昔舊書攤聚集的印象長存人心,但在今天走訪的過程中,會發現書店沒剩幾間,一眼望去是綿延不絕的郵幣社。原來自 1984 年郵政博物館啟用後,附近便出現零星的郵幣攤;而原為集郵迷聖地的中華商場於 1992 年走入歷史,許多商場內的郵幣商遷至牯嶺街,填補了舊書攤消失後留下的店面空缺,漸漸成為「郵幣一條街」。

 

牯嶺街上的郵幣社有新有舊,「樂群」當年從中華商場起家,「孔太太」則是早年就在郵政博物館外擺攤;最新的幾間,店齡還不到 10 年。我今天拜訪的這家郵幣社資格不算最老,店面更不算大,但獨樹一格的是張老闆對這個領域的滿腔熱忱。

 

隨著中華商場的拆除,許多郵幣商遷移到牯嶺街,形成舊書街以外的獨特風景。

 

父親給的第一枚紀念幣

今年 50 歲的張老闆,回憶起自己小時候便對舊錢幣很感興趣,看到比較老、沒看過的錢就向阿媽要來。「我爸爸給了我一顆建國 60 年的紀念幣,要說的話,這應該是我第一個真正的收藏。」

 

他找出一枚盒裝的銀幣遞過來,拿在手中沉甸甸地。

 

真正一頭鑽入這個世界,則要到張老闆 30 多歲時。「那時知道自己錢很難存住,我錢賺很多,一個月 3、40 萬也是花光光。」他不經意地講出了相當驚人的數字,「就想說來找一些嗜好休閒,剛好這是我喜歡的,也能保值、甚至增值。其他收藏家看到喜歡的是買一兩個,我是一直買一直買。一個月賺的錢將近快一半都買這些,家裡放一堆。」

 

張老闆因為勤跑牯嶺街,和店家混得很熟, 11、2 年前,正好這家店面空了下來,隔壁老闆就問他要不要來開?他對老本行已感到疲乏,就因緣際會地做起頭家。

 

收藏家跳進來做老闆在這行不算常見,本著一如既往的熱忱,張老闆耗費了許多額外心力在推廣上,甚至開了談論郵幣收藏知識的 YouTube 頻道。

 

 

經驗就是鑑定儀器

推開店門,就踏入被 3 個玻璃櫃圍繞的一方小空間,可供客人走動。左面主要是紀念幣,右面陳列外國貨幣,正面櫃臺的中國、臺灣古幣種類最為豐富,是張老闆的主要收藏領域。

 

客人的年齡層很廣,以 4、50 歲的中年人最多。郵幣社的經營工作表面上單純,就是收貨、陳列、賣給客人,看不見的則是老闆長年累積的專業知識。市面上物件真真假假,從一文不值到驚人天價都有,但這家店裡鑑定物品的工具僅僅三樣:放大鏡、磅秤,以及老闆的豐富經驗;他拿在手上掂一掂,觀察齒邊作工、測量比重,就已心裡有數。店內一角,櫃子裡數量可觀的相關書籍,許多是張老闆擔任顧問的作品。

 

錢幣收藏的種類繁多,收藏家的偏好各有不同,有人試著網羅各國鈔票,有人愛蒐集有趣味號碼的新臺幣。張老闆最投入的是紙鈔,直到該有的都有了,要補足缺漏就得慢慢等待緣分。「這時會覺得收藏癖沒辦法滿足,就也開始玩錢幣。不過我主要是玩上面寫中國字的,不玩國外的,因為看不懂英文。」他直爽地笑說。

 

張老闆不時到中國出差,在兩岸做些買低賣高的交易,命運引領他來到上海、遇見了現在的妻子。晚婚的他,現在也是兩個稚兒的父親了。

 

 

古錢幣界的「中國崛起」

「十多年前剛開店的時候,星期六這邊很多人晃來晃去串門子、聊天,這些人不知道跑哪去了?」張老闆回憶著。

 

即使在疫情之前,這裡一天也頂多 2、3 個來客,有 9 成的交易都在網路上完成,我問張老闆為什麼實體店家還開得欣欣向榮?「最起碼是一間政府合法登記的店、用心在經營的生意,對買家來說比較安心,也可以來現場看,實體店家絕對有這些優勢。也不是說一竿子打翻網路賣家,但畢竟只是一個帳號,給人感覺有差。」

 

而這些年的市場變化,最明顯就是「中國路線」的崛起。「 2、30 年前中國還沒發展起來,文物都賣來臺灣,華人市場的字畫、紙鈔、硬幣都是臺灣在做莊家。加上國民黨撤退來臺時,像袁大頭、帆船等銀元,和四大銀行的紙鈔都帶來臺灣,數量多又便宜,所以沒什麼人理會,大家都是玩臺灣的東西。」

 

「當中國經濟慢慢穩定,開始對文物有了興趣,就慢慢加價從臺灣買回去。」圈內所說的「袁大頭」,指的是刻有袁世凱頭像的銀幣;從 2010 年時一枚 200 塊漲到現在的 5,000 多塊。中國買家對後來的老臺幣興趣缺缺,只有「舊中國」東西的價格穩定上漲,大家一窩蜂跟著買,如今被郵幣社視為商品中的硬通貨。「我常常想這到底是收藏、投資,或是投機?」張老闆意味深長地說。

 

 

替人抬轎又如何?

滿載古物、亂中有序的小店裡,有兩支高高的白色打光板,是張老闆做 YouTuber 的家私。他從兩年前開始拍影片,分享郵幣收藏的各種相關知識,邀請的來賓個個都非等閒之輩。

 

他特別推薦我看的一集,請來了中央造幣廠退休的鈔票雕刻師,「傳統的造幣方式和現在不同,我想說把它記錄下來,不然往後人家要找這些資料不容易找。」

 

「收藏人數跟以前是差不多,甚至有變多,只是大家都想買中國的東西。為什麼我會想推廣?其實最大的初衷是想推廣臺灣的東西。」

 

「我老婆說你幹嘛那麼累?臺語講就是『你佇扛轎扛甲著忝的』(你是扛轎扛到累的人),最後也不見得是你獲利。我的助理說你好像經紀人一直打電話敲通告。」張老闆心平氣和地說:「我的想法是,做這行業就只有買賣,有沒有機會為自己留下一些什麼?就這樣子而已,最起碼我做了啊。」

 

觀臺灣第51期(2021.10):起造新世界

《觀・臺灣》第 51 期《起造新世界》為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發行之季刊,全臺各地實體書店均有販售,線上購買點也將持續更新!

  1. 購買連結 博客來
  2. 購買連結 三民書局
  3. 購買連結 臺灣吧
  4. 購買連結 誠品書店
  5. 購買連結  聚珍臺灣
  6. 購買連結  readmoo讀墨
文章資訊
作者 張黛瑄
插畫 林家棟
刊登專欄 觀‧臺灣|臺史博
刊登日期 2021-11-06

文章分類 觀‧臺灣
號外📣故事電子報出爐啦!
從大時代到小人物、熱話題到冷知識,📩有故事來信📩 陪你認識過去、想像未來!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