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臺南原來如此!關於府城,在地人為你解答的12個疑問

2019-01-13
據說大家對臺南的印象是食物偏甜?據說臺南有 100 間廟?據說臺南在地人早餐都是牛肉湯或魚皮湯?這些印象是真是假?又是如何產生的呢? 為了找出答案,我們特別挑選了 12 個詢問度最高的問題,訪問了 4 位臺南人或臺南專家,與大家一同探索「臺南原來如此」!
受訪者:謝奇峰
土生土長的臺南人,宗教民俗文化專家,臺南市文化協會理事

【臺南是座神仙府】

Q1:聽說臺南府城有「三步一小祠、五步一大廟」的說法,為什麼會這樣呢?


臺南市是臺灣最早開發的城市,是臺灣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歷史悠久、人文薈萃,府城舊城區內古蹟、廟宇、歷史建築林立,漫步在這古城的老街巷弄到處可見歷史的紋理,文化藝術在歷史建築中俯拾可見。由於是開臺首府,街境廟宇與民間的宗教信仰密切結合,許多神明開基的廟宇都落在臺南市,府城亦被稱為「神仙府」,乃「神仙的首府」之美名。


Q2:聽說臺南南鯤鯓代天府是全臺灣「王爺」信仰的初始地,真的是這樣嗎?


民間的說法是這樣沒錯。


Q3:聽說臺南很多廟都會強調自己是「開基」的廟宇,這樣的說法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流傳的?


在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首任臺灣府知府蔣毓英纂修的《臺灣府志》中所記載的廟宇,皆是歷史久遠的廟宇,在鄭成功的時期已存在,可一窺當時民間信仰的多元。其分別奉祀的神明有:臺灣府城隍爺、東嶽大帝、玄天上帝、武聖關帝、媽祖、觀音佛祖、保生大帝、太子爺、代天巡狩王公爺。詳見蔣毓英的《臺灣府志》廟宇一節。


Q4:聽說以前臺南的廟宇都會向信徒「丁口錢」,現在還有嗎?


在府城舊城區內早期是有的,現在已沒有;但在府城外的村庄仍有收「丁口錢」等習俗。


Q5:您會怎麼形容臺南?


臺南是臺灣歷史的縮影。理由有 3 個:


1. 歷史古都:可看到臺灣從荷蘭、鄭氏、清代、日治,到戰後的建築與發展。


2. 人文薈萃:人民溫文和善有禮,傳統藝術行業蓬勃發展,如木作、彩繪、刺繡、剪黏、金工,保存完整。


3. 宗教多元:廟宇宮廟教會眾多,見證族群與宗族信仰的豐富發展。

 
受訪者:陳建守
臺南安平人,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助研究員,「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共同創辦人。

【臺南是全臺灣最有個性的城市】

Q1:以往臺南人的早餐都怎麼吃?聽說大多吃魚皮湯或牛肉湯配肉燥飯,這是真的嗎?


我是 1981 年出生的,記得小學一到六年級,臺灣流行喝鮮奶。我媽一直都跟土地銀行買鮮奶,我們早餐就喝鮮奶配荷包蛋或麵包。國、高中甚至到大學,我們也都沒喝牛肉湯、魚皮湯作為早餐,但是會吃菜粽配味噌湯。好像是到我上大學後(約 1999 年到 2000 年),才開始比較流行喝牛肉湯當早餐。


我不否認小時候有些從事體力負荷較大工作的安平人早上會去吃牛肉湯,但那並沒有造成流行,大家多半在家裡吃粥、飯,或吃麵包、喝牛奶。特別要考慮到一點,有些臺南人因為宗教信仰的關係,根本不吃牛肉,或者有些人像我的爺爺奶奶,有吃早齋的習慣,所以牛肉湯很難成為早餐。反倒是虱目魚比較普遍,我們會煮成魚粥吃。


我覺得牛肉湯的流行是因為報紙宣傳觀光,例如以前有一份報紙叫《民生報》,報導很多旅遊和吃喝玩樂的消息,我推測是這個因素。


Q2:網傳臺南人的口味都偏甜,這有什麼歷史或是地理的緣由嗎?


這題我特別問過家裡的人,我們認為臺南口味倒不是偏甜,是臺南人喜歡吃重口味的東西。那個甜味是因為以前放味精,後來大家不吃味精,為了要延續甜味,改放冰糖。


小時候我爺爺奶奶煮飯的時候,的確放很多味精。老一輩喜歡吃重口味的東西,但不像湖南菜或四川菜又麻又辣,臺南人不吃辣也不吃麻,就是喜歡把口味弄得很重。


Q3:相較於臺灣其他地區,臺南各地的地方意識好像特別強?


這的確是真的!我介紹自己的時候,一定會說「我是安平人」。住在大臺南地區的人將一塊塊的區域劃分得很清楚,形成安平人、新化人、北門人......。或許和清代管理臺南的行政區域劃分有關,但我沒有深究。


另外,可能因為安平是整個臺南最早開發的地方,安平人好像特別有地方意識。小時候聽過,安平的老人家跨過運河進入臺南市時會說:我要「出城」,反之就是「入城」。因為他們覺得安平是中心,他們的地理空間觀念和現在是相反的。


Q4:臺南人的臺語和其它地區有什麼不同?


主要的差異是腔調。以我的親身經驗來說,如果我回到臺北工作,用臺語點菜時,大家一聽就會說:「你是臺南人。」在臺南裡面,安平人的臺語是相對特別的,就是海口腔,所以我們講話會有一些上揚的音調,甚至連帶影響我們講中文。


除了音調,還有一些詞彙使用上的不同。像是,曬衣我們會說「披衫(phi-sann)」,但其他人會說「曝衫(phak-sann)」;祖父我們會稱為「俺公(án-kong)」,而不是平常聽到的「阿公(a-kong)」;安平的老人家稱呼父母會用「阿爹(a-tia)」、「阿娘(a-niâ)」。


Q5:您會怎麼形容臺南?


臺南是全臺灣最有個性的城市,臺灣沒有一個城市像臺南一樣。每一個臺南人的生活方式都很有自己的一套想法,好像不在乎別人怎麼看自己。現在,臺北步調再怎麼快,臺南步調卻永遠不變。臺南的店想開就開,就算遇到連假,應該是能大賺錢的時候,也不一定會開。


臺南有一間炒鱔魚店,在網路推波助瀾下變得很有名。老闆賺很多錢,卻從沒想過要擴店或展店。他只不斷告訴客人:「不要再來了,我做不來。」在現在資本主義化的工商社會,多數人能賺錢就賺錢,可是臺南依舊按照原本的生活模式。我想這就是臺南獨特的姿態吧!


受訪者:張靜宜
在臺南長期耕耘的研究者,國立臺南大學文化與自然資源學系副教授。
受訪者:曾國棟
台南市文化資產保護協會理事長。

【臺南是一座有歷史感的城市】

Q1:臺南到現在都還有很多老房子,從日治以來有發生過「都更」的問題嗎?


明治三十二年(1899 年)9 月,日人開始就臺南市街進行市區改正,而後公布都市計畫,更改清代舊有的行政區域,展開各項新的建設,作為臺南市邁向現代化都市建設的第一步。


臺南舊城牆被拆除後,都市發展腹地不
再被限制在牆內,因此重修都市計畫,逐漸
往外擴張,當時許多需要大面積的公共設施,
亦選擇在當時城市邊緣腹地較大的區域興建。


臺南市在歷經市區改正與臺南運河開通之後,末廣町成為當時臺南最繁華的區域,因而有「臺南銀座」之稱,即現在的中正路。


Q2:感覺臺南的路很小、很崎嶇,還有高低起伏,這是為什麼?


昔日臺南西面濱臨是臺江內海,形成五條港水道。內海之東到今縱貫鐵路一帶為綿延不絕的海岸沙丘,分別是尖山(臺南長途客運轉運站)、覆鼎金(署立臺南醫院)、鷲嶺(今湯德章紀念公園一帶)、山川臺(東門圓環)、山仔尾(延平郡王祠附近)、崙仔頂(臺南一中與臺南神學院間)、魁斗山(五妃廟附近)等數座小山丘,又有德慶溪及福安坑溪由東而西分別流經府城北緣與南緣。而後滄海桑田地理環境變化,街道沿地形紋理闢建,成為今日臺南街道的特色。


Q3:臺南為什麼會有這麼多圓環?


原臺南市內共有東門城圓環、東門圓環、小西門圓環、西門圓環、湯德章紀念公園圓環、火車站前圓環、後甲圓環等七處圓環。日治時期,圓環成為城市新的紋理元素,以放射狀的圓環作為城市交通的設計,因圓環四通八達,本身也形同一個公園、廣場。昭和時期臺南市的空間改造大抵完備,以圓環為節點,串聯各街道構成臺南市的交通網路。


Q4:聽說臺南在清代晚期就已經有「報紙」了,真的嗎?


長老教會英國籍牧師巴克禮於西元 1885 年 7 月 12 日在臺南創辦《台灣府城教會報》,這是在臺灣發行的第一份報紙,同時也是臺灣歷史上發行最悠久的報紙,1932 年 5 月改名為《台灣教會公報》。


發行單位是臺灣基督長老教會「臺灣教會公報社」(原稱「聚珍堂」),《臺灣教會公報》以臺語羅馬字出版印刷著稱,每月發行一期,從 1973 年 12 月(1088 期)起,改為週刊發行。


Q5:您會怎麼形容臺南?


臺南是一座有歷史感的城市。走在臺南市的大街小巷,有如一座結合臺灣歷史、古蹟建築、民族英雄事蹟的城市博物館。臺南市歷史悠久,擁有豐富的歷史風采、地方風情與深度文化;自荷蘭治臺到清末近三百年的時間,更是臺灣行政的「首善之都」,素有「古都」、「府城」之稱。數量眾多的古蹟與文物,在地特色的民俗活動,形塑臺南市「文化古都」的美名。


臺南是座神仙府,一座有歷史感的城市,全臺灣最有個性的城市。這些是受訪者對於臺南的印象,那你對這座城市的印象是什麼呢?(Source:by Tess1223, via Wikipedia
 
第 40 期《觀・臺灣》「臺南印象」,除了在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商店販售外,全臺各地均有實體書店購買點,並可至以下網路書店購買。
五南:
https://goo.gl/73RLBx(原價,120元)
博客來:
https://goo.gl/8aZjyg(95折,114元)
讀冊:
https://goo.gl/sF72Xy(95折,114元)
臺灣吧:
https://goo.gl/6AuSGi(100元)
國家書局:
https://goo.gl/GArvQZ(85折,102元)
三民書局:
https://goo.gl/3gjmTF(79折,95元)
電子書:
https://reurl.cc/6jK7r(75元)
 
 
文章資訊
刊登專欄 觀‧臺灣|臺史博
刊登日期 2019-01-13

文章分類 觀‧臺灣
有故事來信📧
大歷史到小人物、熱話題到冷知識, 讓故事電子報,陪你一起認識過去、想像未來!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