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罌粟花、國民黨孤軍、農業技術轉移──臺灣茶是怎麼跑到泰北的?

不知道今天當大家聽到「泰北」,腦海裡瞬時浮現的畫面或文字會是什麼?或許很多人的聯想會是「金三角」、「鴉片」、「毒品泛濫」,因此腦中構成了這樣的畫面:光鮮嫣紅罌粟花田裡的鴉片生產與黑市交易。除了泰北等於金三角毒品大本營的想像外,對我這個六年級生,以及和我差不多年紀或更年長的朋友們而言,或許聽到「泰北」的第一個反應會是「異域」、「國民黨孤軍」、「送愛到泰北」,接著想到殘敗破舊的難民營裡、失去臺灣奧援的泰北難民。


的確,「毒品」與「國民黨孤軍」的印象不只是想像,而是泰北社會變遷過程重要的歷史。但今日的泰北已經不再是罌粟花遍野的鴉片生產中心,昔日所謂「異域孤軍」的國民黨軍隊及其後裔也早已放下槍桿子,許多成了經濟作物的農民。那麼,今日走進幾乎沒有罌粟花田、沒有軍隊難民的泰北,會看到什麼風景?以下這張照片也許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森林、燒墾與茶園並置的泰北地景,山巔覆蓋的深綠色部分是森林;中間部分焦黃的土地,據當地人表示,是少數民族耕作焚燒的痕跡,而一直到今日泰北的少數民族仍有部分維持著火耕的傳統;圖片最底下是茶園。(洪伯邑攝影)

方才才寫道,許多昔日泰北的國民黨軍隊和其後裔種植經濟作物,包括茶。而泰北的茶,包括茶種、製茶機具和技術,大多都是臺灣過去的。其實不只是茶,很多曾經出現與現今仍在泰北的經濟作物,包括溫帶水果、桃、李、梅、柿等,都有臺灣跨境農業轉移的蹤跡。


為什麼臺灣的茶種與製茶技術會在泰北開枝散葉?這還真的和泰國政府當初想要罌粟花種植絕跡,進而杜絕邊境上的毒品生產有關。再者,究竟為什麼是當初的國民黨軍隊和他們的後裔經營起泰北的茶產業?這背後隱含了當時臺灣想要藉著農業技術轉移維繫國際外交關係的歷史。


然而,茶從臺灣到泰北的跨境移動,看似單純的農業轉移,背後也是泰國政府藉此實質掌控北部邊境地區的手段,而這個帶有政治控制的目的,卻也因為茶是經濟作物,讓泰北的人事物藉著茶貿易,更廣泛地連結到世界的市場經濟體系。


這話怎麼說?讓我們從「金三角」這個區域開始說起。


泰國「金三角」

所謂「金三角」區域指的是跨越泰國、緬甸與寮國的邊境地帶,包含複雜多樣的地形景觀,湄公河流經其間,山巒疊嶂,也有盆地與河谷。在泰國北部,金三角主要包括泰北的三個省:清邁(Chiang Mai)、清萊(Chiang Rai)與媚洪順(Mae Hong Son)。


在泰北崎嶇的山嶺裡,除了泰人與克倫族以梯田耕種稻米外,其他大多是火耕形式的農業。這種農作方式,在泰國皇家森林部官員的眼裡,是對環境極具破壞性的生產方式。由於當地的人口不斷增加,這些生活在泰北高地的族群又大多無法在泰國其他地方找到可以維持生計的工作,於是,他們把原本需要休耕 5 到 10 年的土地,縮短成只休耕 1 到 2 年;更嚴重的是,這些土地也漸漸地以更集約地方式進行開墾與種植,同時也往更高、坡度更陡的地方開發。


另一種金三角的經濟作物是罌粟花。目前泰北的罌粟種植已經大幅減少,過去在茶等等其他經濟作物替代罌粟種植之前,由於貧窮而造成土地生產力低落,讓泰北的許多族群都種植罌粟,貼補生計。


為了對抗貧窮、減少森林砍伐、降低環境破壞與根絕鴉片生產,許多泰國當地和國際組織都在泰北金三角區域設有工作站或執行項目,為的就是在這些泰北高地裡找到「更適宜」耕種的作物,同時也作為罌粟花的替代種植。而所謂「更適宜」的作物,在泰國當地與國際組織的標準裡,必須是符合經濟效益的、對環境友善的,同時也能讓當地人接受的。因此,泰北的茶葉種植就在這樣的背景下孕育而生,縱使茶葉生產在今日泰北存有許多環境爭議。


在泰北種茶的華人

提到泰北的茶葉種植,就不能不提到由國民黨軍隊與其遺族所組成的華人社群。關於國民黨軍隊及其遺族為什麼會落腳在泰北金三角地區,這段歷史已有許多著作可供參考,在此不贅述。這裡要強調的是關於國民黨軍隊及其遺族所組成的泰北華人,與茶葉地景的關係。


國共內戰時期,國民黨軍隊退守到緬甸北部,同時也在緬甸當地徵召華人入軍,他們當中有很多人的原鄉是中國雲南。當國民政府到臺灣,這些軍隊則留守在緬甸。1953 到 1954 年,以及 1961 年,國民政府曾經兩度欲把所有留守在緬甸金三角地區的軍隊及眷屬撤回臺灣,然而很多軍人拒絕撤到臺灣。


根據中研院黃樹民院士的分析,這些軍隊與眷屬拒絕撤退到臺灣的原因很多,其中許多人抱持著回歸故里的意念,認為臺灣離自己的家鄉雲南與緬甸東北太遠;再者,當時這批拒絕撤退的人當中,很多有吸食鴉片的習慣,撤退到臺灣等於是遠離金三角這個鴉片供應的大本營,因此很多人選擇留在泰北。


1964 年這批拒絕撤退的軍隊與眷屬在泰國軍方的認可下,進到泰國北部與緬甸交界的邊境上。當時主要有兩支部隊,一是李文煥將軍的第三軍,另一則是段希文將軍的第五軍。第三軍與第五軍在進入泰北金三角地區後,很快的失去了國民政府的支援,為了維持部隊的生計,這兩支部隊開始涉入鴉片毒品貿易。除了鴉片貿易外,他們也運送一些緬甸商品,如克欽邦的玉石,從事黑市交易。


根據許多軍隊的後裔們表示,當初他們父執輩之所以從事毒品貿易與黑市交易,大多迫於無奈。當所有的外援停止,為了養活軍隊裡的大大小小,不得不以地下經濟活動維持生計。


自從兩支部隊進入泰北,金三角地區的罌粟花種植與鴉片貿易的規模不斷擴大,一直到 1980 年代早期達到高峰。對此,泰國政府因無法全然地掌控邊境,也難以杜絕。為了這個問題,泰國皇室從 1960 年代開始,在泰北推行「皇家計畫」。其中,臺灣的高山農業發展──尤其是退輔會梨山福壽山農場──被視為發展泰北山區農業的重要借鏡之一。


當臺灣與泰國在 1975 年斷交,臺灣藉著農業的跨境轉移維繫和泰國皇室的友好關係。然而,當時的「皇家計畫」主要針對種植罌粟的少數民族,而非國民黨軍隊,而茶葉也還不是重點作物。


為什麼茶葉生產會在泰北的國民黨軍隊落腳處擴展?


茶業在國民黨軍隊落腳處擴展

在臺灣積極參與「皇家計畫」的同時,1980 年代初期,這批所謂泰北「孤軍」重新與國民政府取得聯繫。當時的臺灣正歷經快速經濟成長,社會漸次富裕。經由媒體與個別作家對這批「孤軍」的報導,社會輿論開始同情這群被「遺忘」而留在泰北的華人族群,於是展開許多人道援助。


原名「中國大陸災胞救濟總會」的「中華救助總會」(簡稱救總)所推展的跨境援助,其中有一個項目是臺灣農業的技術轉移,包括茶葉種植,影響深遠。彼時,正緊鑼密鼓進行的「皇家計畫」已經有臺灣的農技專家,包括茶葉專家的參與,於是,救總就近讓參與「皇家計畫」的農技專家也參與對「孤軍」的農業援助。


「救總」協助下的泰北茶廠之一(洪伯邑攝影)

從臺灣來的農業工作者與專家在泰北金三角華人聚集的區域,引進烏龍茶的種植技術。茶葉種植在清萊省的前國民黨第五軍落腳處特別成功,徹底的改變了泰北金三角地區的農業地景。如今,泰北的金三角地帶已經成為全泰國主要的茶葉生產區,尤其在清萊省華人聚集之處,山坡地茶園遍佈,茶已經是當地華人族群賴以為生的主要經濟作物之一。


茶與邊境掌控

泰國政府藉由臺泰之間農業的跨境轉移,實質地掌控了邊境國土。這怎麼說?


我們再回到 1980 年代以前、冷戰時期的泰北山林。除了上述因為國共內戰而輾轉來到泰北的國民黨軍隊,當時的泰北山林中也隱身著共產黨游擊隊的活動,再加上毒品地下經濟的活絡,以致於地圖上看似有明確邊界線、屬於泰國領土的泰北,實際上充斥著不同勢力的競逐。農業成了實質掌控邊境鞏固泰國政權的手段。


我們再從由臺灣到泰北的茶產業,來談這層意義。


要把茶從臺灣種到泰北,當然不是把茶苗往地上種就能成局的。首先,得將森林改造成井然有序的梯田茶園。再來,種茶和原本的少數民族從事火耕或種植罌粟的方法不同,茶園的大小都要經過丈量,這些丈量後的數據都成了泰國政府的官方資料。 此外,從臺灣過去的還包括製茶的機具與茶廠,於是水電、與外界聯繫的道路建設等基礎設施也隨之延伸到泰北地區。


也就是說,從臺灣來的茶,為泰北帶來所謂「現代化」的設施,而農業現代化的過程,也讓泰國政府更精確的掌握了泰北邊境的土地資訊、更有權力分配水電等資源,同時還增加了邊境許多地區的易達性。因此,茶產業跨境轉移背後連動的是,對邊境上的「人」的掌控。


改造林地成茶園(洪伯邑翻拍自救總泰北辦公室)
當時泰北茶廠中的臺灣製茶機具(洪伯邑翻拍自救總泰北辦公室)

對泰國來說,那些曾經手握武器在領土境內活動的人群不復存在。原本提供共黨勢力游擊隊隱身的山林戰場已經成了整齊易見梯田茶園,而原本的國民黨軍隊也從拿槍桿子的軍人成為種茶製茶的茶農。許多曾經因為火耕四處遊走或種植罌粟的少數民族,也因此到茶園、茶廠工作。


總的來說,藉由臺泰跨境轉移的茶產業,泰國政府因此有了泰北人事物更清晰的資料,而政權實質權力也因此得以施展。


臺灣茶專家指導泰北村民茶葉種植(洪伯邑翻拍自救總泰北辦公室)
在泰北茶園裡工作的少數民族阿卡族人(洪伯邑翻拍自救總泰北辦公室)

與世界連結

茶產業除了影響泰國政治,也帶著生活在泰北的人踏入主流市場經濟運行的規則中,和世界不同角落有更多聯繫。原本將臺灣視作主要市場的泰北茶產業經營者,因為臺灣更傾向從越南進口茶葉,除了與泰國國內的罐裝茶飲料公司合作,也開始經由自我研發或有機認證等手段,嘗試開拓中國或歐美市場。我在 2018 年到中國田野調查期間,也耳聞因為如火如荼的中美貿易戰,泰北的茶產業可能多了出口到美國的利基。


今日的泰北,少了嫣紅的罌粟花,多了翠綠的茶園,昔日的國民黨「異域孤軍」解甲歸田成了茶農。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看到人與作物移動的交匯。而在交匯的背後,部分是為了掌控泰國北部邊境領土,而政治上的鞏固也開啟了經濟意義上更多元的交流。泰北的茶從何而來、往何而去,不只是臺泰農業跨境轉移的歷史縮影,更是觀看臺灣在東南亞的身影的重要途徑。

 

(本文作者為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副教授)

 

參考資料
  1. Hung, P. Y. & Baird, I. 2017. From Soldiers to Farmers: The Political Geography of Chinese Kuomintang Territorialization in Northern Thailand. Political Geography, 58: 1-13.
  2. 洪伯邑、許純鎰,〈從異域到茶鄉:泰國北部山林的茶葉生產與臺泰農業計畫的領域效應〉,《地理學報》,第 84 期,2007 年,頁 1-29。 

 

第 41 期《觀・臺灣》「南洋 洋南」,除了在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商店販售外,全臺各地均有實體書店購買點,並可至以下網路書店購買。

五南:https://reurl.cc/9D618(120元)
博客來:
https://reurl.cc/vQpW1(95折114元)
讀冊:
https://reurl.cc/rE3Z1(95折114元)
臺灣吧:
https://reurl.cc/L5297(100元)
國家書局:
https://reurl.cc/EVgZ1(85折102元)
三民書局:
https://reurl.cc/j9QRy(79折95元)
誠品:https://reurl.cc/peKZx(9折,108元)

電子書:https://reurl.cc/4LLGv(75元)

文章資訊
作者 洪伯邑
刊登專欄 觀‧臺灣|臺史博
刊登日期 2019-04-17

文章分類 觀‧臺灣
有故事來信📧
大歷史到小人物、熱話題到冷知識, 讓故事電子報,陪你一起認識過去、想像未來!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