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過去整理術】「認識臺灣」二十多年後,課本裡究竟都有誰?教科書中的臺灣史人物思辨

 

作為一個在教學現場打滾十多年的國中歷史老師,國中階段的歷史課安排大概是這樣:七年級小國一學臺灣史、八年級中二生進入中國史,九年級學長姐來到世界史。


通常學生在七年級的歷史課,最能感受到歷史課本的親切。因為那些臺灣史的點點滴滴,從國小的社會課他們就有陸續學習過了。


作者的歷史課堂(Source: 吳宜蓉提供)

但其實「臺灣史」進到課本的歷史,真的沒有很久。


中華民國政府於 1949 年底遷臺後,直到 1994 年以前,我們的歷史課本是完全沒有臺灣史的。在這 45 年間,中學階段的歷史課本從「本國史」談起,從石器時代談到黃帝堯舜禹湯,緊接著夏商周春秋戰國一路秦漢魏晉南北朝下去⋯⋯就是不會有臺灣。


第一次「認識臺灣」

1994 年,教育部公布〈國民中學認識臺灣(歷史篇)課程標準〉,基於「認識各族群先民開發臺、澎、金、馬的史實,加強承先啟後、繼往開來的使命感,並培養團結合作的精神」,在 1997 年的 9 月,我們才終於擁有了第一套進入教學現場的臺灣史教科書。


請相信我,這真的不容易。那一年的 7 月 11 日,新黨立委等人與相關團體組成「全國各界反對違憲竄改教科書聯盟」,率領百餘人到教育部門口丟雞蛋抗議,要求重編教科書。


但雞蛋並不能阻止臺灣史成為我們國民義務教育階段必須學習的歷史。此後,臺灣史一直都是明訂在課程綱要的學習內容,且不斷隨著社會的轉型、時代的前進而調整。而歷史是一門關於「人與時間」的學科,不同人物在不同時空下所做的決定與行動,是影響歷史發展的關鍵要素。在最元老的這本《認識臺灣(歷史篇)》課本中,臺灣史被分為 6 個時期,包含課文及附圖說明,共有 43 個人物登場。


認真分析此一名單,我們可發現這是一本標準的「His-story」,只有「他」的歷史,沒有「她」的位置。43 名人物中,竟沒有任何一位女性。再者,以族群來看,漢人占了高達 88.3% 的比例。其中「非漢人者」只有 5 位:豐臣秀吉、康熙皇帝、馬偕、兒玉源太郎和莫那・魯道。以類型來看,只有馬偕一人在臺灣的活動主要以社會文化為主,進行傳教醫療及教育工作。其他人物在臺灣史的選用通常與政治活動、軍事抗爭相關,反映歷史教科書在政權演變敘述的偏重。


馬偕在 1896 年出版的《福爾摩沙遙寄》書中,收錄他與學生為民眾拔牙的景象。(Source: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又過了 23 年,臺灣進入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的時代。相對於《認識臺灣》的初試啼聲,108 課綱上路第二年後,作者任教學校選用的 2020 年第一版的康軒版歷史教科書,又呈現了什麼樣的「歷史」光景?


在這版教科書中,臺灣史被劃分為 5 個階段,包含課文及附圖說明與課後閱讀所載,共有 46 位人物登場。


新課綱下,重新認識多元臺灣

檢視新課綱教科書下的臺灣史,女性歷史人物依然稀缺,在課文正文中並無登場機會。丁窈窕作為白色恐怖受難者,在課本的附圖中出現;蔡阿信則以臺灣第一位女醫生列在課後閱讀的補充資料。


族群部分,新課綱更重視原住民的主體性,在史前文化的大章內,有一節介紹原住民的遷徙與傳說,亦安排獨立的一章介紹「原住民與外來者的接觸」。鄭氏治臺不再獨立成一個時期,而是併入「大航海時代的臺灣」之中,也可看出新一版的教科書特意削弱過去強調漢人政權的色彩。


1911 年莫那魯道受邀至東京參訪時的畫像。作為理蕃政策的常見手段,日人意欲藉此向原住民頭目展示「文明」與現代化武力,以收震懾效果。(Source: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不過,原住民族在教科書中的呈現仍以群像為主,只有少數人物如莫那・魯道,出現在課文正文。林明勇作為原住民的二二八受難者,出現在附圖說明;樂信・瓦旦則以橫跨日治時期至戰後臺灣,持續爭取部落居民權益的領袖形象,成為課後閱讀的補充文本。


以類型來看,清帝國時期增加了吳沙、郭錫瑠、張達京、施世榜、曹謹,做為經濟開墾的代表人物。此外,也增加黃春明、王藍、楊青矗等藝文類型的人物。其中楊青矗又有著勞工背景,其作品不僅探討勞工所受到的經濟壓迫,也強調女性工人因性別在工作上所遭受到的不平等待遇。


新課綱期待以民眾作為主體,來重新敘寫歷史。從兩個不同年代的教科書人物選用來看,新時代的教科書確實刪去一些官方代表、減少介紹統治者,增加多元的民間代表。在重點人物的介紹上,也一改過去強調忠孝節義、褒貶人物的傳統史觀。以鄭成功為例,在過去的教科書中,鄭成功是「青年有為,奮發上進,深受唐王器重,賜姓朱⋯⋯後來,鄭芝龍投降清朝,鄭成功在勸阻無效下,自行高舉反清復明的旗幟」。

 
這幅「明賜姓延平郡王鄭成功像」繪於日治時期,畫中的鄭成功身著儒服,頭戴帽子,盤腿坐在椅上,呈現出雍容華貴的相貌。殖民政府為彰顯其治臺正當性,自 1897 年起亦供奉鄭成功及其日本母親田川氏。(Source: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新課綱的教科書中,鄭成功是不是位上進的有為青年,我們不清楚。只談他「以金門、廈門為根據地持續反清。」連「復明」都省去了。而在課文最後安排的探究活動「從人到神:鄭成功的形象探究」中,利用 3 段資料,分別從順治皇帝、荷蘭長官揆一、康熙皇帝對鄭成功的描述,讓學生思考探討鄭成功形象在不同時代與不同接觸對象的轉變。


是的,我們都知道歷史是一門有關「人的學問」。人類有多複雜?問問自己了不了解自己,就知道這個問題有多難。很多歷史人物我們都難以「蓋棺論定」,總是依照時代的需要,片斷地取用與詮釋。介紹歷史人物讓學生認識很重要,但若能進一步透過多元歷史資料的閱讀和分析,在認識人物的過程中,培養學生歷史思辨的可能,我想,這是我們現場歷史老師更期待能做的事。

 



附錄:

中學生臺灣史人物大調查之「最偉大的臺灣人」是誰?

當提到「最偉大」的歷史人物時,你會想到誰?早在 1930 年的日治時期,有人曾對菸草工廠三百多名女工做過「最偉大歷史人物」的問卷,前三名依序是孔子、諸葛亮與明治天皇。自 2005 年起,TVBS 民調中心、天下雜誌與國史館也曾陸續做過相關調查,前三名常見王永慶、蔣經國與孫運璿的名字,顯然經濟與政治是時人的首要考量。 但如果⋯⋯這題是讓國中生來回答呢?我們針對第一批適用 108 課綱的 190 名在學國中生進行抽樣調查,請他們填答「你覺得最偉大的臺灣人是誰?」他們的答案以及理由又會是什麼?以下,揭曉前 10 名的統計結果。


 
  • 學生短評摘錄
    • 「推廣十大建設、使臺灣經濟起飛。」
    • 「解嚴,重新讓民主在臺灣萌芽。」
    • 「很有遠見,他知道要是國民黨繼續一黨專政的話臺灣會完蛋。」
 
  • 學生短評摘錄
    • 「臺灣的民主先生,處理三月學運恰當,臺灣民主的開端。」
    • 「第一任民選總統。」
    • 「我覺得他是目前做最好的政治人物。」

 

  • 學生短評摘錄
    • 「無畏日本政府的高壓統治,帶領族人爭取較平等的對待,也讓政府重新思考對臺灣原住民的治理方式。」

 

 
  • 學生短評摘錄
    • 「他的勇氣喚起臺灣人民族意識,勇敢的挑戰政府,爭取自由。」
    • 「創立臺灣第一個政黨。」
    • 「因為他建立了高速公路。」(誤)
 
  • 學生短評摘錄
    • 「推廣教育、實施科舉、建立文教基礎,種下漢人典章制度的種子。」
    • 「他是個好老師,推薦很多好政策。」

  • 學生短評摘錄
    • 鄭成功
      1. 「如果他沒來臺灣,我們可能都變成紅毛人了。」
      2. 「趕走荷蘭人。」
      3. 「寓兵於農,以屯田方式解決糧食問題。」
    • 劉銘傳
      1. 「積極推動各項現代化建設。」
      2. 「架設鐵路、電報線。」
      3. 「沒有他就沒有現在方便的郵局。」
    • 林獻堂
      1. 「一直致力爭取臺灣人民的自由平等,讓臺灣開始有了『民主』。」
      2. 「喚起臺灣人的民族意識。」
      3. 「捐錢成立中一中。」
    • 八田與一
      1. 「建立嘉南大圳,幫助嘉南平原的作物種植、促進經濟發展。」
      2. 「把嘉南平原變成糧倉。」
    • 雷震
      1. 「敢在國民黨統治下講話,勇氣過人。」
      2. 「為臺灣得來不易的自由出一份力。」
      3. 「敢說,在壓力面前保持優雅。」
偉人關鍵字: # 民主自由 # 經濟建設 #文教事業 #民族情感

調查百分比

 

學生填答之臺灣歷史人物「時代」分布情形。
 
學生填答之臺灣歷史人物「性別」分布情形。
 
學生填答之臺灣歷史人物「族群」分布情形。
 


同場加映:「最想當朋友的臺灣歷史人物」是誰?


其餘票數較多的還有齊柏林、朱一貴、馬偕、宋美齡、沈光文、鄭芝龍⋯⋯等。


觀察筆記

雖然學生可回答的人物不限於課本,從這次的調查中我們能發現,歷史課本中登場的「政治領袖」與「經濟建設」類人物,仍讓國中階段的學生懷抱憧憬;不過,前十名也出現了莫那・魯道、蔣渭水、林獻堂和雷震的身影,可見在年輕世代的心中,「偉大」也擴展了不同定義,如「民主自由」與「反抗威權」。


除此之外,八田與一、馬雅各、馬偕、沈光文、曹謹、陳澄波、黃土水、磯永吉和余清芳等人,這次也出現在學生的回答中。這些以不同方式在臺灣奉獻、背景不一定顯赫的人物,在威權時代極少收錄於課本中,或許意味著採用新教材的下一代,正凝視著一個全新的世界。


而另一個「最想當朋友」的統計則呈現出更廣泛、多元的尺度,除了與前述重疊的人物之外,還多了杜聰明、鄧雨賢、蔣宋美齡、鄧麗君、廖添丁、郝柏村、豬哥亮和吳朋奉等人選,甚至還有麥克阿瑟(?)。此外,可能因女性歷史人物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的比例就偏低,而在「偉大」中缺席的女性,也終於在「最想當朋友」的回答中零星現身。

(本文作者為高雄市立陽明國中歷史科教師)

 

本文摘自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觀臺灣第50期(2021.07):過去整理術》
哲學家 Paul Ricoeur 曾說:「我們製作歷史、我們沉浸其間,我們也同樣是歷史的生成物。」
邁入50期的《觀・臺灣》以「過去整理術」為題,介紹6種過去整理術、5部關於記憶的電影。
 首篇〈當臉書經營者面對爭議性歷史議題〉以「每刊必吵」的臺灣史爭議議題,理解不同版本的故事所為何來。臺灣史圈內熱議的話題,一般人其實無感,但可從身邊的地名、教科書的替換,〈政權更替如何影響地名的調整?〉、〈教科書中的臺灣史人物〉看改朝換代後政府如何打造集體記憶;而也有一些人,試圖蒐集所有可供追憶的素材,包括在海外遍尋史料〈到世界盡頭找回失落的臺灣〉、致力於開放政治監控檔案〈談促轉會如何準備「監控檔案之開放」〉、〈從學院臺灣史到大家的臺灣史〉,鼓勵大眾說自己的歷史,奮力對抗遺忘。
文章資訊
作者 吳宜蓉
插畫 Ting​​​​​​​
刊登專欄 觀‧臺灣|臺史博
刊登日期 2021-07-17

文章分類 觀‧臺灣
有故事來信📧
大歷史到小人物、熱話題到冷知識, 讓故事電子報,陪你一起認識過去、想像未來!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