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戰火中的日常:臺灣人如何經歷第二次世界大戰(下)

2015-08-30
 

一切為戰爭:物資動員與臺灣人生活

除了精神動員之外,臺灣總督府也積極動員臺灣的物資與金錢,透過各種組織進行獎勵與宣傳,相關的物資動員主要有糧食增產、金屬回收、獎勵國民儲蓄及購買債券等方式。臺灣人在這樣的情形下,被迫/被鼓勵將生產所餘及身邊所有之物資供出以支援戰爭,這樣的行為得到官方公開儀式的讚許。


隨著戰爭的發展,許多物資也受到管制,食物也開始採行配給制度,日人開始鼓勵「生活經濟學」,比方說如何吃才又營養又節省主食,或由總督以身作則,在住家附近種菜,以增加生產。臺灣人為了求生,則開始發展黑市,透過在農村的人脈,臺灣人多少能夠取得生活物資。如前所述,也有許多人為了取得較好的配給及待遇,而改姓名。在戰爭動員體制下,臺灣人也發展出一套在戰時求生的技能。



如櫻花般墜落?人力動員與海外參戰經驗

中日戰爭爆發後,殖民者開始徵調臺灣人擔任軍夫、軍屬,到了 1942 年後開始推行志願兵制度,利用大幅報導「血書志願」,塑造臺灣年輕人志願從軍的熱潮。


雖然有屬於被動員及被迫的人,但戰爭世代的臺灣年輕人,受到青年團等組織鼓吹,以及軍國主義的宣傳影響下,當時的戰爭被美化成一種戰爭美學,戰死則被宣傳如櫻花般墜落等浪漫化想像,感動許多年輕人。


此外,也有人為了與日人平起平坐,有些則是愛國心的驅使下而志願從軍。出征前,都會與家人共同合照作為紀念,有可能是生平最後一張合照,這樣的照片幾乎是當時出征家庭的共同儀式。到了 1945 年正式在臺灣施行歷史上的首次徵兵。臺灣人前往戰場的人多達二十餘萬人,死亡者約有三萬多人。


隨著殖民者的擴張腳步,臺灣人或被動員,或為了更好的生活條件,首次大規模前往臺灣島外,這是另類的日本帝國下臺灣人群大規模移動,這樣移動的經驗,或許形塑了一部分臺灣人的世界觀產生。


除了在海外的參戰者外,島內也有許多人被動員修建機場或其他軍事設施等勞動服務,臺灣人稱為「做公工」。由於勞動力短缺,到後來官方甚至鼓勵女性參與農事及其他原先由男性擔任的工作,女性的地位由於戰爭而有所轉變。


另外,有臺灣人為了追求新天地,來到滿州,從事各種工作,甚至有人擔任滿州國高級官員。在臺灣,臺灣人地位較日本人低,到了滿州,相較於當地人,有著「日本人」的身份,因此得以有較大的「發展可能」。


戰爭末期,臺灣於 1943 年後,特別是 1944 年後開始密集受到盟軍的空襲,一開始是以軍事設施為主,但到後來則連一般住宅也一併成為空襲的對象。從 1944 年 8 月 31 日到 1945 年 8 月戰爭結束為止,美國軍機為主的空襲有 73 起,合計約百日以上,當時的臺灣人稱其為「空襲便」。


當時經歷過空襲的臺灣人,不管是小朋友或成年人,都對空襲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許多人的親人或住家也都在戰火中傷亡或消失,根據總督府統計,在空襲中死亡者有六千多人,九千多人受傷(當時臺灣人口約六百萬),房屋損壞約五萬棟。


走空襲與疏開:臺灣本島的戰爭體驗

 為了防空,當時進行燈火管制,須遮蔽燈火,使用防空燈泡。總督府出版防空讀本,還有組織警防團,並要求臺灣人挖掘防空壕。臺灣人也會戴著「防空頭巾」,要求臺灣人隨身攜帶小木牌,其上有識別身份的資訊,有些甚至有血型。另外,為了使得居住都市的人員不因空襲受災,開始進行向鄉村疏散。



戰爭結束之後

二次大戰以日本無條件投降告終,那時的臺灣人除了在島內之外,也有人在滿州國、中國、東南亞、日本,還有人被美軍俘虜,在各地迎接戰爭結束。從一些資料來看,一些青年世代與日本人同悲,但更多人則是高興戰爭結束,因為不用再被動員了。


戰後的臺灣由中華民國接收,臺灣人面臨著戰後的重建及復員等種種問題。不久後因國共內戰失利,中華民國政府撤退來臺,世界上又形成民主與共產兩大陣營的冷戰體系,臺灣人又加入了另一場新型態的戰爭。
 

(作者為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助理研究員)
 



※ 本文原載於《Watch Taiwan觀・臺灣》第26期,頁14-22。
三民:http://www.m.sanmin.com.tw/Product/Index/005239305
讀冊:http://www.taaze.tw/sing.html?pid=11100756613
博客來: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684345
文章資訊
作者 陳怡宏
刊登專欄 觀‧臺灣|臺史博
刊登日期 2015-08-30

文章分類 觀‧臺灣
號外📣故事電子報出爐啦!
從大時代到小人物、熱話題到冷知識,📩有故事來信📩 陪你認識過去、想像未來!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