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1950 年代,臺灣地圖中的反共大業

 

想像一下,活在網路世代的人們穿越到 1950 年代的臺灣,如果想要查閱外國地圖時,會發生什麼事?


首先,當時當然沒有網路地圖,外國地圖也極為少見。就算神通廣大,找到了收藏於少數政府機構或研究單位的外國街道圖,也不會有即時街景,得知目的地的外景、距離,更別說是隨意放大縮小了。


在那個視地圖為重要軍事情報來源的年代,小比例尺的地圖並非隨手可得的娛樂性工具,相對地,以一國、一洲或全球為範圍的地圖,卻較容易在教科書或大眾媒體上出現,其製作目的自然也偏向教育與政治宣傳。


翻開當時銷售遍及黨政軍與學校的《中央日報》,每週就有一個名為〈地圖周刊〉的專門版面,以工筆風格,呈現世界情勢與各國地圖,並佐以大量文字仔細解說,深獲好評,連載超過 30 年。這扇介紹國外資訊的小窗口,是許多 1950 年代臺灣人所看到的「世界」。


從戰局圖解到地圖周刊

〈地圖周刊〉的前身為〈戰局圖解〉,出現在中日戰爭期間,為當時瞬息萬變的戰爭提供地圖解說。二戰結束後,《中央日報》依不同主題策劃每週一次的專刊版面,1946 年 5 月 5 日《中央日報》在「南京版」刊出首期的〈地圖周刊〉。1949 年 3 月 12 日「臺灣版」則延續此一版面,1950年代的〈地圖周刊〉一直由趙廷俊(宋岑)、蔡正倫 2 人擔任主持和繪圖的作業。


〈地圖周刊〉是以地理學為基礎,將每週發生的國內外大事放置於具體的空間,用手繪的各種圖示讓版面活潑。在內容比重上,初期多為國共內戰情勢地圖;進入 1950 年代後,則幾乎只刊載國際新聞地圖,包含冷戰陣營世界形勢與個別國家資訊,輔以文字說明。


在當時報紙只有 6 或 8 個版面的條件下,每週就有一天專門介紹國際情勢的專刊,代表黨政宣傳高層非常重視能將即時的世界形勢、國家處境與立場傳達給讀者。


危機四伏的世界

當時宣傳的主軸是共產黨的威脅,在地圖上最具體而微的表現就是那一道道待填補的防堵線缺口。這些地圖也反映了美國政策,將美國在各地簽署的防禦條約、扶持的防衛組織以及部署的軍事基地詳細呈現,目的在使讀者明白自由陣營的力量,以安民心。然而,比起已構築完成的圍堵線,這些地圖更重要的是表達那些尚未完成的戰略空白區域,例如中東、中南半島,以及 1954 年前尚未簽署防禦條約的臺灣。


【圖 1】冷戰防線缺口圖,《中央日報》,1951 年 11 月 24 日,第 6 版。這種「全球視野」與其說是現實國際情勢的描繪,其實更近似符合中華民國利益的理想世界。

這種「缺口意象」構成國際新聞評論的基礎,引導讀者對國際局勢產生「應然」的想像,期待美國採取積極迅速的手段加以填補。這種「全球視野」,與其說是現實國際情勢的描繪,不如說更近似理想世界的表達,反映的是中華民國自身的利益。


【圖 2】「全球視野」下聯合國席次攻防圖。《中央日報》,1954 年 7 月 16 日,第 6 版。

另一種危機感來自於軍事力量的比較,以及核子武器的進展。


〈地圖周刊〉對最新武器的進展、原理與布署頗為關切,當美國試爆氫彈成功時,不僅詳細解說核融合與核分裂的原理,比較氫彈與鈾彈的威力,還介紹美國原子彈製作基地,繪製世界鈾礦分布圖。


 例如以圓點標示核武試爆或使用次數,以及該武器發展的歷程,以彰顯美國力量的強大。報導中盛讚新武器的大規模破壞力,將足以應付蘇聯的人海戰術,並可有效節省地面部隊經費,反映出中華民國當局對大規模毀滅性武器的支持態度。


【圖 3】核武發展歷程圖。圖中以圓點標示核武試爆或使用次數,以及該武器發展的歷程,以彰顯美國力量的強大。《中央日報》,1954 年 1 月 8 日,第 6 版。

繫天下安危的臺灣

至於被關入「鐵幕」的中國大陸地區,〈地圖周刊〉卻出現數種表達方式,反映黨政當局對於國土分裂狀態不知如何言說的尷尬。


像是在韓戰中越過鴨綠江攻擊大韓民國方面的聯軍,在地圖標示上成為來自「中國」、「中國東北」或「東北」(指中共政權)的軍隊,「中國」遂與聯軍敵對,而越共與法軍的戰事,也出現來自「中國」的軍隊支援越共的情形。


【圖 4】雖然主題是俄共對自由世界的威脅,但箭頭的發源地很多來自於「中國」,自稱「中國」的中華民國政府不免有些尷尬。《中央日報》,1951 年 12 月 7 日,第 6 版。

如此情形到了 1953 年開始轉變,中國大陸地區開始標示為「中國大陸」、「中國大陸匪區」、「匪共」。相對地,臺灣的地位不斷被強調,即使同屬「一個中國」,臺灣被描繪為與中國大陸截然不同的形象。借用日本學者若林正丈的用詞,這可說是「中華民國臺灣化」的一種表現。


在《中央日報》遷來臺灣後,〈地圖周刊〉有關臺灣的地圖大為增加。除了地形、物產與土地改革介紹臺灣內部的主題,最重要的是在以各種角度凸顯臺灣在東亞或世界整體反共戰略上的重要性。有些地圖以象徵的方式,將臺灣放大,或是加上特殊圖形以強化臺灣的重要性,如(圖5)以燈塔的形象,象徵臺灣為潛伏在中國大陸游擊隊的指揮中心,也很明白地表達臺灣為中國光明希望的所在。


【圖 5】燈塔的形象,象徵臺灣為潛伏在中國大陸游擊隊的指揮中心,也象徵了中國光明希望的所在。《中央日報》,1951 年 1 月 26 日,第 6 版。

此外為了凸顯臺灣的戰略地位,將臺灣擺放在防堵線的中間,表達沒有臺灣整條防線將崩潰的危機訴求。


【圖 6】這張臺灣與西太平洋防線圖為了凸顯臺灣的戰略地位,刻意擺放在防堵線的中間,表達了若無臺灣,整條防線將崩潰的危機訴求。〈東京會議〉,《中央日報》,1950 年 6 月 24 日,第 7 版。

當地圖有明確的目的性時,它彰顯了想表達的主題,但也意謂著地圖上看不見的事物也許比看到的更多;在敵我識別的觀念下,多元的世界景觀被化約為單純立場的呈現,看不到的空白之處更加明顯。例如,當時〈地圖周刊〉所介紹的區域集中於幾個大國,與冷戰衝突關係不大的區域出現機會甚微,在防堵線上不具戰略重要性的區域,也相對受到忽視。


〈地圖周刊〉以一種接近無須懷疑的知識形式加以傳達,在看似「事實」的地圖中宣揚特定的意識型態。後見之明的我們,一眼就能察覺這些看似中立的地圖所賦予的任務。回到這個時代的即時街景地圖,你是否還是覺得它沒有附帶任何其他目的呢?

 

第 37 期《觀・臺灣》「地圖力」,除了在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商店販售外,全臺各地均有實體書店購買點,並可至以下網路書店購買。

三民: http://ez2o.co/7gG5E(79折95元) 
博客來:http://ez2o.co/4cuAx(85折,102元) 
國家書店: https://ez2o.co/4gd7J(85折,102元) 
讀冊: https://ez2o.co/876T3(95折,114元)
電子書:https://reurl.cc/WA0RD(75元)

 
文章資訊
作者 林果顯
刊登專欄 觀‧臺灣|臺史博
刊登日期 2018-05-07

文章分類 觀‧臺灣
號外📣故事電子報出爐啦!
從大時代到小人物、熱話題到冷知識,📩有故事來信📩 陪你認識過去、想像未來!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