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當代快速流動的媒體生態,讀者期待黑白分明的簡短答案,一旦意見不和,往往直接把對方貼上標籤,阻斷對話的可能。不禁讓人感嘆,網路讓訊息傳遞變快速,怎麼人與人之間反而更疏遠了?
本次我們邀請到 3 位歷史社群平臺的經營者,談談近年來的觀察以及最常激起爭議的臺灣史議題。這些論戰,背後呈現了什麼樣的集體意識、又對我們帶來什麼影響?
- 追蹤者:7.8 萬人
- 經營粉專:「活水來冊房」
- 追蹤者:37 萬人
- 經營粉專:「每日一冷」、「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
直接切入正題,最容易引發爭議的歷史議題有哪些?
王:分享黨國相關的黑歷史最容易引發衝突,因為涉及對黨國的認同。碰到語言問題也很常吵起來,有一次「聚珍臺灣」捲入一起糾紛,起因是我們介紹的一本書把「華語」視為「外來語」,然後很多人就抓狂了,紛紛在貼文底下表示:「華語怎麼可能是外來語?日本時代的臺灣人怎麼可能不講華語?」另一種極端狀況是「臺灣古寫真上色」會分享一些日本時代的街景,也會有人過於美化地說:「你看日本時代多漂亮、多美好。」藉此來罵戰後政權,這種言論也會挑起爭端。
黃:我分享一個比較偏文學的例子。2017 年元旦時蔡英文政府公布了新的春條「自自冉冉」跟「歡歡喜喜」,其實有漢詩底子的人一看就知道,賴和的原句是「自自由由幸福身」,符合「仄仄平平仄仄平」;如果是「自自冉冉」,就會變成「仄仄仄仄仄仄平」,不合格律。支持春條無誤的大多是挺英派的,於是提出質疑的我被打成統派,但我其實從頭到尾都是基於歷史事實在說話。
何:臺灣史是大家最愛吵的,因為每個人都覺得自己最懂。排名第一的火藥庫就是「二二八」,第二名是「白色恐怖」,第三名這兩年新增加的應該是「性別議題」。只要講到性別不平等就有人會跳腳,我不知道是因為川普當政,還是 PTT「母豬教徒」外溢到臉書。比如前陣子我們分享了 3 位女性科學家因為性別及種種原因,無法得到諾貝爾獎的故事,很多人就在下面留言說「這是她們個性的問題吧」等等。
這些「挑起爭端」或與粉專抱持不同立場的人,其世代、背景有什麼顯著特徵?反映出何種對歷史的不同認識?
王:世代沒有一定,老一輩的讀者因受黨國教育長大,轉不過來,會很積極地跟我們辯論。而比較年輕的我推測相當比例為外省人後代,對認同消失的擔憂及臺灣被同化的恐懼,某種程度上可能會跨世代地透過家庭教育傳遞下去。近年來有個現象,那就是反對者越來越「組織化」,特徵是不同人講的話、貼的圖幾乎一模一樣,資料來源非常固定,論述口徑也很一致,就好像有人幫忙備好彈藥一樣。比如只要講到二二八和白色恐怖,那些人就說起因是共產黨在背後運作,依此來正當化黨國當年的行為。但這些議題討論最後就都會流於公式化,沒有交換意見的餘地,目的只是為了殲滅你。還有一種極端,是其實他是深度認同臺灣的,但所抱持的歷史論述卻讓人匪夷所思。
何:有些反對者的論述真的變得比較一致,也觀察到他們同時參與幾個立場鮮明的社團。2017 年時我們也做過二二八事件七十周年的專題,那時候反對的意見比較分歧,反而沒那麼多人強調臺灣的共產黨在二二八事件中的角色;王子碩提到的論述口徑齊一化,可能跟 2013 年中共在北京西山豎立了無名英雄紀念碑有關,把臺灣在白色恐怖罹難的人不分青紅皂白全部變成他們的「烈士」,這種說法就開始複製與流傳。另外我也注意到維基百科中,有些事件或兩岸議題,開始偏向以中國視角在寫作。
經營粉專這麼多年,是否觀察到「臺灣史熱潮」的起伏?
黃:我的粉專在馬英九時代吸引到大量粉絲,因為他的很多政策讓人懷疑親中,引發不少鄉民的焦慮,很多人會開始問一些跟臺灣史地相關的問題,自然而然就會被我的粉專吸引。可是他一下臺,那種「想要了解臺灣」的心理上的急迫性好像就消失了,熱潮就有點消退。
王:絕對是三一八學運,它造成了整個世代對臺灣史的好奇。大家忽然發現「為什麼我對臺灣都不了解?」而當時在場外的「大腸花」讓許多年輕人發現「用流利的臺語 kàn-kiāu 很帥!」有別於之前講臺語就是「臺客」(較負面),有助於對臺語等本土意識的認同。不過,三一八這一波大覺醒之後,更年輕的一輩好像沒有跟緊腳步,以同樣迫切的步伐去探究這一塊。
如何看待反駁或不贊同的意見,以及讀者基於立場或史實的爭吵?有看留言看到生氣的時候嗎?
黃:其實很多讀者講的東西也讓我大開眼界,有觸類旁通的感覺,我就會覺得「喔,原來有這樣的講法」,會形成一種互相分享、互相成長的氛圍。至於那些莫名其妙來酸的人,我常常想打一篇文章好好反駁他們,但打到一半氣就消了,然後就把草稿刪掉(笑)。
何:剛接「故事」粉專時滿容易動怒的,畢竟我們貼的內容是真的、沒有說謊,為什麼要這樣人身攻擊?但現在會覺得,遇到那些沒有想好好溝通的人,其實也不用太認真。例如今年(2021 年)我們在粉專貼二二八相關文章,最後發現點進文章的人不多,但粉專反應很熱烈。這就代表下面在吵的人沒看文章,只是想吵架。當然,有讀者指出我們史實哪裡寫錯,就感謝對方並趕快更正!現在也有很多粉絲會自己跳出來幫留言筆戰。
這些基於史實或不同史觀的討論,能否促進不同立場的溝通或歷史普及?或者只是陷入自說自話、眾聲喧嘩?
王:很多人在網路上談歷史都是立場先決,所以,最根本的還是要提升歷史認識的正確性,擁有理性思辨的能力,別再每日陷入相似的爭論中。比如,談到日本時代進步的一面,也不該避諱去談當時臺灣人面對的是一個什麼樣的處境,如族群的不平等、社會結構的問題等。
黃:有時候會覺得好像誰也沒辦法說服誰,像之前在我粉專發生的戰後國語政策論戰,留言數已超過五、六千,這些來留言、以為能辯贏我的人,其實只是把這篇文章推給更多人看而已,而我也把我的回覆補回原文,讓論述越來越完整,想查閱的人就能看到。
社會上大多數的人其實對歷史無感,何況專業的臺灣文史知識。我們很多人可能也都因為學校教育而仇日,我是在離開校園後接觸了臺灣史才有所改變。所以,沒有專業知識的中立大眾,還是能藉由我們的推廣,來讓他們有感的。
我也同意王子碩說的,一切要回到對歷史的正確認識,比如希望有專家學者來研究大家一直在吵的這些議題,提供更容易取得且有公信力的數據,有點像歷史版的事實查核懶人包。
何:大家都說這幾年臉書的熱潮在退,但像「故事」網站有 6 到 7 成的文章流量還是來自臉書,可見臺灣人還是很常瀏覽臉書,不少知識、時事和評論在上面傳播,是一個很重要的資訊平臺,臉書也有可以互動的優勢,營造與讀者的親密感。這些爭議文章,有些讀者不會留言,但看到貼文底下的討論,有時可讓讀者梳理自己的想法,共同去思考我們想要什麼樣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