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記憶方舟】食物策展、光影劇團和白晝之夜:原來,我們也可以參與臺灣文化記憶的創造過程

2023-11-23

來自西莒第二代的余至真,運用桃園在地食材復刻,烹調出以紅糟為主的馬祖味道

太平洋豐饒多元的自然生態滋養著臺灣這座自由奔放的島嶼方舟;國家文化記憶庫承載著眾多精彩的臺灣原生文化素材,在當代數位浪潮的席捲下,又將引領我們開啟什麼樣的新旅程?
 

這艘徜徉在數位之海的記憶方舟,以創新和開放的視野,如同配備著文化內容的潛望鏡,持續向外連結不同的社群船隊,開拓新興領域的探險合作;過程中,除了驗證「航線」規劃的路徑和航點是否合適,更重要的是從實際「航行」的寶貴經驗中,累積更多推動文化記憶行動的資源和知識,甚至是結識志同道合的夥伴,淋漓盡致的善用資料能源,一起創造未可預知的故事和感動。

航點 1
地方現場:「可食記憶:公眾社群參與行動」

英語世界有一句俗諺 "you are what you eat",即你吃下肚的食物會決定你的身體變成什麼。不過,食物除了提供身體運作能量和滿足人類感官之外,同時也會建構出特定群體或情境連結的集體記憶,也是理解各種社會關係和文化意涵的重要關鍵之一。在臺灣,「吃」維繫了許多社群之間的情感連結和身份認同,並隨著空間的遷徙與時間的流轉,形成具特色的飲食風俗。

 

現為臺南市文化局長、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系的謝仕淵副教授,長年投入臺灣飲食文化的研究調查,不僅熱愛探訪美食,更重視料理背後種種人事物的溫度刻劃;2022 年,他結合記憶庫主題平臺,串聯臺灣各地 6 個不同的社區團體,以「飲食記憶」為概念,鼓勵從在地、庶民的觀點進行飲食的深度採集和詮釋,完成名為「可食記憶」的公眾社群參與行動策展。

 

在這場策展中,記錄了多元的臺灣飲食樣貌,包括新竹關西的客家粄、基隆的咖哩沙茶、桃園馬祖移民的紅糟、桃園印尼華僑的香蘭葉、高雄左營埤塘的菱角和芋頭、花蓮老母親的家鄉味等;透過食物、食材、料理為載體,牽引述說其中的個人故事,跨越時空召喚屬於社群的共同或差異記憶外,也讓特定飲食記憶所鑲嵌的歷史脈絡與人群互動,更加細緻地呈現出來。
 

例如,桃園一直以來是臺灣本島最多馬祖人居住的縣市,桃園龍岡的傳統市場裡經常可見販售馬祖人的傳統食材——紅糟和老酒。食物是馬祖人維繫原鄉連結的方式,在傳統節慶或平日烹調上,仍然保留著原鄉的作法,餐桌上經常可見紅糟肉、地瓜餃、馬祖魚丸,婦女坐月子時更少不了老酒麵線,但亦隨著時空而有所變化。
 

參與策展的「桃馬書房」創辦人巫秀千跟著帶路人余至真母子,從市場採買、調製紅糟、料理到端菜上桌,以現有食材與家鄉智慧,「復刻」出在地化的馬祖紅糟雞等完整一桌豐盛的筵席;桌旁裝飾著馬祖風燈,擺上馬祖老酒,一群人一邊吃,一邊聆聽身為馬祖西莒移民的余媽媽分享她記憶中的馬祖以及舉家遷臺的經過,從共食之中建立起共感,進而促成具共識性的公共價值實踐。
 

從各自不同的關懷主題出發,6 個團體將參與過程和成果公開化,經過編排並以線上展覽方式發布,產生示範效果;再配合「風土材」、「家之味」、「遷徙食」、「復刻菜」、「一起吃」的社群標籤擴散,時下年輕人也可以在 Instagram 上輕鬆參與這場策展,讓每個人都可以上傳自己的「可食記憶」,藉以推廣地方特色飲食與故事。
 

餐桌上滋長著「可食記憶」,搭配馬祖風燈、老酒、紅糟,別具地方特色風味

透過共食、共筆的公眾參與方式,以遷徙食、風土材、家之味、復刻菜、一起吃等社群標籤擴散,深入臺灣飲食文化記憶的採集、推廣

 

航點 2
教育現場:「水璉 Padawdaway 兒童光影劇團」

花蓮縣壽豐鄉水璉國小教室裡,高韻軒正教導孩子使用「文化關鍵字」,為《艷火春泥》這齣光影偶戲做準備,而記憶庫正是其中重要的文化素材檢索驗證工具。
 

這是高老師與其他教師協作推動的族群教育課程之一,希望孩子從自身出發共感地方歷史,並能學習田野能力,建立數位知能素養,並透過光影偶戲的參與轉譯,將地方的記憶傳誦下去。

 

水璉國小坐落在海岸山脈山腳的水璉部落(Ciwidian),由阿美族及撒奇萊雅族文化構成在地的文化主體,部落仍保存著狩獵、祭儀等生活傳統。這個部落見證了「達固湖灣事件」的歷史,儘管部落內的耆老保存了豐富的故事,但校園中的孩子卻未必能感覺這些故事「與自己有關」。
 

教師社群將戲劇帶入教學,並作為認識在地文化方式的可能性,在演出故事以及進行先備知識建構的集體沉浸過程中,讓學生能察覺和同理所屬文化的脈絡以及相關聯的族群記憶:「水璉Padawdaway 兒童光影劇團」就這樣誕生了。

 

《艷火春泥》由花蓮水璉部落的孩子們所演出,講述關於自身族群文化故事的光影戲作品

《艷火春泥》人物的外表形象,也是學生蒐集和考察資料描繪而成

 

「我希望孩子可以成為一個做足功課的田野工作者。」高老師認為這一代的學生已是數位原生世代,記憶庫的存在讓過往圖書館紙本式的文獻內容能夠一站式獲取、主題式蒐整,配合課程設計導入文化關鍵字的引導,幫助老師過濾資料的同時,也讓學生可自由探索。
 

拿著高老師準備的學習單,孩子們把記憶庫上查到的撒奇萊雅族、阿美族、噶瑪蘭族及清代漢人的服裝等,仔細地描畫下來並討論其是否正確;透過查找的過程,也加深對場景和故事關係的認識,「奇萊平原、達固湖灣、加禮宛、美崙山、水璉、吳全城……」等文化關鍵字,逐漸立體起來。
 

《艷火春泥》一劇最終獲得 2022 年全國學生創意戲劇比賽國小組決賽特優,這肯定了孩子們成功找回部落故事的努力,就像「Padawdaway」的原意是「引著火把的人」,照亮文化傳承的路。
 

2023 年,水璉國小師生透過相同的學習歷程,完成新劇《巨人阿里嘎蓋:起源》,進一步探究撒奇萊雅族的神話角色,以及荷蘭東印度公司至臺灣東部淘金與原住民族相遇的歷史。

 

達固湖灣事件

又稱「加禮宛事件」,即 1878 年原住民撒奇萊雅族、噶瑪蘭族與清軍之間的武裝衝突。由於無法抵抗清軍的優勢武力,事件結束後,兩族族人被迫流散、移徙,撒奇萊雅族的傳統文化也因此受到強烈衝擊而隱沒凋零。

 

航點 3
藝術現場:「異地共時的列車」跨界展演

社群的影響力還可以有多大?
 

2022 年,記憶庫與擅長結合研究設計、藝術策展及行動倡議的青年團隊「畸零地工作室」合作,進行了一次特別的嘗試,將多個與臺灣歷史和常民生活息息相關的主題(如時代禁歌〈燒肉粽〉、「古蹟燒」現象、青草藥茶、苑裡鯊魚餅、史明流咖哩與臺灣民主等),透過新穎而吸睛的科技藝術虛實互涉和跨域共演模式,將臺灣多元的文化記憶,以印象化和強調感受的體驗活動重新包裝,讓現場參與的民眾親身體驗資料轉譯的魅力。

 

異地共時的列車:苑裡鯊魚餅

異地共時的列車:史明流咖哩

 

這個名為「國家文化記憶庫——異地共時的列車」的跨界展演猶如大型戶外街頭派對,成為 2022 年「臺北白晝之夜」的亮點之一,「停靠」在士林夜市旁新落成的臺北表演藝術中心「廟埕月臺」,其一列列「車廂文化風景」的概念,不僅是記憶庫文化素材加值應用的階段性具體實現,透過形象影片中記憶行李管理員「小憶」的開箱介紹,也象徵過去記憶的匯集,是創造明日不同旅程的開端。臺灣歷史的洪流中,每一位上車、下車的乘客,都沉浸共享了一段充滿氣味和意義的當下,既是歷史的觀察者,也是歷史的創造者。

 

記憶方舟的航海日誌上,每一次的航行都會留下紀錄,偶爾停泊在此刻或彼地,是探險的結束或開始,是短暫補給或報告發現,無論如何,都是數位新世界航道與方位的突破。「記憶」中的偉大航路,不只是未知的目的地,還有在過程中實驗的各種方法、創造的各種回憶、連結的各個社群。偉大航路之所以偉大,其真諦不在結果如何,而在我們始終保有持續前進的意念和不斷增長的能源。
 

形象影片《記憶列車》的記憶行李管理員——小憶

觀臺灣第 59 期(2023.10):記憶方舟

《觀・臺灣》第 59 期《記憶方舟》為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發行之季刊,全臺各地實體書店均有販售,線上購買點也將持續更新!
 
  1. 購買連結 博客來
  2. 購買連結 三民書局
  3. 購買連結 讀冊生活
  4. 購買連結 聚珍臺灣
國家文化記憶庫 2.0
匯聚常民飲食、民謠唸歌、眷村移民、地方信仰等臺灣原生文化內容,採用國際通用的CC授權條款,讓文化內容再流通與創造、型塑更多可能。
文章資訊
作者 林孟勳、林祐丞、陳彥碩
圖片提供 國家文化記憶庫、高韻軒
刊登專欄 觀‧臺灣|臺史博
刊登日期 2023-11-23

文章分類 觀‧臺灣
大會報告📣限時好禮等你拿🎁
2024/10/29-11/29加入支持方案,即可獲得故事最新力作《表裏京阪》一本!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