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多重宇宙】傳遞2萬5000人的愛:從書信閱讀孫理蓮的善行,專訪中研院史語所李貞德

2023-01-27

在 2022 年 7 月於臺史博開展的「We Can Help:臺灣扶助事業×基督教芥菜種會特展」,以戰後美國芥菜種會在臺慈善工作為主軸,介紹臺灣半世紀以來扶助事業發展。其中芥菜種會創辦人孫理蓮女士,最為人津津樂道的事蹟之一,是她在臺五十年為宣教事工請求代禱募款寫了近千封信。

除了傳遞需要幫助的臺灣人民現況,也以朋友般的語氣和教友分享傳教日常,在 1954 年時,她的郵寄名單累計到了 2 萬 5 千人次,遍及美、加兩地。本次《觀‧臺灣》專訪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所長李貞德,幫助讀者深入特展中展出的一封孫理蓮 1951 年的信件,了解孫理蓮在臺灣傳教經歷中的心境轉折。
 

孫理蓮親筆信件摘錄


親愛的同胞們:

我回來了,回到我的家鄉福爾摩沙,這個屬於我,孕育我成長的地方。這片太平洋,不論她多麼美麗,多麼蔚藍,多麼引人入勝,卻總是給我一種浩瀚無邊的感覺。我的心情因著要回到故鄉而十分的興奮,我真是太開心了,甚至想要潛到水裡去推我們的船,看能不能讓她駛得快一些。
 

(⋯中略⋯)
 

在我回到福爾摩沙的第一天,我,門諾會的高甘霖宣教士,還有一些醫療團隊的人員一起到漢生療養院,在那裡我們有大概 400 多位的朋友。他們熱情的向我們打招呼,同時也歡迎我的歸來。儘管如此,我注意到的卻是那些缺席的熟面孔。我們在床邊替那些無法下床的人禱告。此外,還有一些我們已經代禱多年但尚未信主的病患,我很擔心他們所剩的日子不多了。拜託大家一起替這些病患禱告,希望上帝能進入他們的心中,讓他們知道天父的愛。有一位婦人,她的眼睛看不到,沒有手,沒有腳,臉色慘白,真的給人一種說不上來的難過。通常我不會刻意去觸摸漢生病患,即使我站得離他們很近也不會那麼做。但對於這位婦人,我必須抱抱她,讓她可以感受到我的愛,因為其他人看得到,但她不行。如果我能與她交換幾年的時間,用我的生命來彌補她過去幾年痛苦的遭遇,我會非常樂意。
 

(⋯中略⋯)
 

有一個晚上,我的助手永生來找我討論夏天的工作事項。我跟他說:「我想回到上次和巡迴醫療團一起去的那些村莊,看看那些新信主的朋友們。我們可以像聖經裡的路得『去揀拾收割者整理綑綁好的稻穀。』但是,你覺得我們兩個的拜訪,能帶給他們什麼幫助嗎?」
 

他說:「讓我告訴妳一個故事。從前,有一個年輕的牧師被分派到一間不起眼的教堂,開始他的傳道事業。在一個晚上的團契,只有一個女士來參加。年輕牧師因此而感到非常的沮喪。但那女士告訴他:『你不要覺得這裡只有我們孤獨的兩個人。上帝也在這裡,上帝的兒子耶穌與聖靈都在這裡。這裡總共有五個人,不是兩個人。」永生繼續說:「如果我們決定到山區去做後續的工作,我們不會是孤單的。」這不正是一個很美的故事嗎?而且能和一個懂宗教的小伙子一起工作,真是一種榮幸。
 

(信件全文詳見此處

1951 年 5 月 15 日的信

第一封募款信之節選,是 1951 年回美短暫休假後,孫理蓮再度搭船來臺所寫之信件。
 

在這封信的開頭,孫理蓮寫道:「我的心情因著要回到故鄉而十分的興奮,我真是太開心了,甚至想要潛到水裡去推我們的船,看能不能讓她駛得快一些。」這段內容讓李貞德印象深刻,因為從更早的書信判斷,日本時代跟隨丈夫孫雅各來臺的孫理蓮,當時的生活頗為鬱悶。除了身為牧師娘雜事繁多,加上曾不幸流產兩次,且二戰期間,因身為「敵國」,被日本警察監控、後來被迫離開等遭遇。李貞德說:「我驚訝的是此時她竟想再回到福爾摩沙,畢竟她之前的信件中,看起來對臺灣的不太適應,回國休假時也曾表示不想再回來。」
 

1947 年,二戰後孫理蓮與孫雅各二度返臺。再次回到臺灣,她的心境已經不同,因為擁有先前在南美圭亞那的經驗,已經 50 歲的她,不希望只是輔助,而想投入宣教的事業,「在 1951 年這個時間點,因為已在臺灣待了 3、4 年,我覺得她已經確定她想做的事了。在這封信的最後孫理蓮也明確的說,她決定定期寫信募款,這對後來 1954 年成立芥菜種會是很重要的基礎。」
 

「我感覺這一封信是她人生很有意思的一個轉捩點。」戰前她的書信多為心情抒發,但從 1951 年的信之後,孫理蓮對於當下的成果與未來的描述,越來越明確。一個人從創立事業到穩定期,加上後代接手的演變歷程,由書寫風格便可一窺究竟,「這封信,會讓我感受到與她很熟稔、可以知道她的各種想法,但到了晚年的信,可以看出來她比較淡出幕前,親密聊天的口吻少了,也沒有辦法像以前那樣描寫執行細節。也因此,1951 年的這封信,我認為很值得仔細閱讀。」李貞德強調。
 

本件為耶魯神學院所藏書信檔案影本,信末是孫理蓮所簽之(Mrs. James) Lillian R. Dickson。(文件影本由李貞德提供)


關注樂生病的原因

回到臺灣的第一天,她第一個跑的點就是樂生療養院,這間在日本時代就成立的療養院,因戰後缺乏妥善管理,導致病人痛苦無依,甚至自殺。在戰後被委託來幫忙的孫理蓮,「她既是美國人、又是早期的在臺灣的基督徒,有臺灣本地的人脈、有美國的人脈,以及國民政府的人脈,通通都可以發揮作用。」此外,李貞德補充,樂生病與基督宗教有很深的淵源,耶穌有治好痲瘋病人的神蹟。因此,雖然臺灣的痲瘋病人絕對不會比肺結核病人多,但前者受到更多關注,也獲得來自北美的特別捐款。
 

信件的不同版本

值得注意的是,這封 1951 年的信有兩個不同版本:李貞德讀到的耶魯大學神學院版本是 5 月 4  日,臺史博展出的芥菜種會留存版,日期標註為 5 月 15 日。

 

除了日期不同,內容上亦有細微差異,例如一返臺就去探訪樂生院的那段,孫理蓮發現在她離開的短短幾個月之間,有些病患去世了。在耶魯所藏版本中,孫理蓮多說了些感嘆的話,但在芥菜種會所藏稍晚的版本中則已經刪除。孫理蓮戰前的代禱信大多用手寫,寄到北美後再輾轉傳抄,有時經過節錄分享,而戰後的信則大多是打字油印後郵寄回北美,而北美的教友有時則請求多一些份數以便轉傳。同一封信上的字句變動,正可以看出孫理蓮代禱信重複寄發的情形,而教友不斷請求擴大寄送的對象範圍,正是到了 1954  年一次必須寄出 2 萬 5 千份,最終決定成立正式機構芥菜種會的契機。

 

後期的信,就較少出現不同版本,李貞德補充,早期寄送對象較少,有時有新訊交代,或有新事工就再增補。後期成立芥菜種會後,有同工協助打字、油印和寄送,整體來說內容相對工整,歧異也便減少了。
 

李貞德置於辦公室內關於孫理蓮的研究資料與出版品


逐漸累積的捐贈者名單

如前文所述,1954 年時的郵寄名單多達 2 萬 5 千人次,令人好奇這些捐贈對象是如何累積的。李貞德說明,「寄募款信、接受小額捐款是當時美國慈善事業常用的方式,但孫理蓮的成功,我自己的解釋是她信寫得好,她早期僅是寫給家人朋友,但很多人看了感動,主動油印轉傳,慢慢擴大網絡。後來也有世界展望會、基督教先鋒報等比較有規模的機構幫她宣傳,全球發行量最大的刊物之一《讀者文摘》也曾採訪她,1972 年甚至有以她為主角的紀錄片《趁著白日:孫理蓮的臺灣》。她也把握定期回美國演講來募款,逐漸擴大影響力。後來更附上受捐助者的照片與感謝信,更增加了小額捐款的動力,可說是掏心掏肺地跟捐贈人寫信、往來。」

 

青出於藍的臺灣人助手

信件後半段記錄到她與助手永生的對話,從這個小插曲可看出,當她剛開始宣教的時候,根本沒人可以理解她,但經過長期努力,現在有一個年輕同工,已經領悟基督教的真理,甚至還反過頭來加強自己的信心。「就像做老師的人,看到自己的學生青出於藍的那種喜悅,她也想傳達給她美國的朋友跟教友:這就是我們成功的地方,已經有這樣子的一個同工,繼續去做我要做的這些事情。」讓本地人自己可以獨立,其實是外國宣教者的心願,也跟捐贈者交代了宣教的重大進展。
 

傳教事業?醫療救助?

孫理蓮的書信以北美的教友為預設讀者,在向捐款人說明各種救助活動之後,總會回到基督信仰,並不會只談建設,而忽略宣教的努力和成果。儘管如此,她仍不只一次遭到質疑:「獲得那麼多捐獻,蓋了那麼多醫院,該不會只重視救濟,忘了宣教的本分吧?」對教會而言,拯救靈魂比醫治身體更為重要,這是自 19 世紀以來西方宣教士到海外,包括來臺灣,最在乎的事情。李貞德說,但親眼目睹受苦者的孫理蓮,秉持著 “meet their need, then meet their real need of the Savior”(滿足他們的需要,然後滿足他們對救主的真正需要),總是不宜餘力地提供扶助救人的管道。

她在信中特別提及一位盲眼,手腳也殘缺的漢生病婦人,
 

通常我不會刻意去觸摸漢生病患,但對於這位婦人,我必須抱抱她,讓她可以感受到我的愛。—— 孫理蓮

希望讓讀者瞭解到患者的身體已經衰亡,如果還不拯救靈魂,以後就沒有機會了。也強調雖然傳教士不見得是醫療專家,但可以用基督的愛給予安慰。孫理蓮的信會不斷告訴教友,他們的宣教是有進展的,但也有沒有信仰的人此刻正深陷病痛,必須處理,所以支持者的奉獻和禱告很重要,不要忘記他們,「從募款的結果,以及芥菜種會在臺灣興起各種事工看來,孫理蓮的信可說是完成使命、功德圓滿了。」


默默推動事業的「牧師娘」

孫理蓮信中常會安插聖經的詩文,1951 年信末提到老人西庇太的兩個兒子被耶穌招募外出捕魚,西庇太則在岸邊修船、補網。「丈夫孫雅各在外奔波,是兒子出海捕魚;孫理蓮在家,就有如西庇太補網。即使孫理蓮推動許多芥菜種會的工作,但她同時也是孫雅各的妻子,是牧師娘,所以她不會、也不宜炫耀自己,而是一再強調她在家中擔任內勤的角色。」完全秉持基督教男主外、女主內的觀念,「孫理蓮對外均自稱為 Mrs.James,不忘表現自己是孫雅各的太太,但這也符合她生存的時空背景。」李貞德指出這段詩文的深意。

 

從信件探索女性傳教士歷史

過去的學術研究,很少有將女性傳教士當成主題,除了資料相對稀少,也可能是研究者沒有意識到這可以成為題目,自然不會有動力去找尋相關資料。「我認為一方面是女性意識與臺灣主體研究的啟蒙相對較晚,隨著時代發展,我們可以觀察到許多相關的研究也開始百花齊放了,所以,我希望未來還可以有更多人持續進行探索與挖掘。」李貞德期許。
 

李貞德
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歷史學博士,中研院史語所特聘研究員兼所長。任教於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系、清華大學歷史所,以及臺北大學歷史系。研究領域為婦女史、性別與醫療、性別與法律。著有《公主之死—你所不知道的中國法律史》、《女人的中國醫療史—漢唐之間的健康照顧與性別》等專書,以及〈從師母到女宣—孫理蓮在戰後台灣的醫療傳道經驗〉、〈宣教影片中的疾病、醫療與文化—以《趁著白日:孫理蓮的臺灣》為例〉等論文。

 

觀臺灣第 56 期(2023.01):多重宇宙

《觀・臺灣》第 56 期《多重宇宙》為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發行之季刊,全臺各地實體書店均有販售,線上購買點也將持續更新!
 
  1. 購買連結 博客來
  2. 購買連結 三民書局
  3. 購買連結 讀冊生活
  4. 購買連結  聚珍臺灣
國家文化記憶庫 2.0
匯聚常民飲食、民謠唸歌、眷村移民、地方信仰等臺灣原生文化內容,採用國際通用的CC授權條款,讓文化內容再流通與創造、型塑更多可能。
文章資訊
訪談、整理 陳涵郁、許乃文
攝影 張耀翔
刊登專欄 觀‧臺灣|臺史博
刊登日期 2023-01-27

文章分類 觀‧臺灣
號外📣故事電子報出爐啦!
從大時代到小人物、熱話題到冷知識,📩有故事來信📩 陪你認識過去、想像未來!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