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兵役、納稅與受教育是目前所知的國民三大義務,其中「接受教育」與塑造國民、國家認同息息相關,不過,我們究竟為什麼要上學,你知道嗎?
建中、北一女、成功高中、中一中……這些從日本時代開始的學校,至今仍是臺灣的高中名校,有著什麼樣的故事,快跟著我們一起來看。
是的,第一批墓地與學校的確不相衝突,但當市區日漸飽滿後,住家與公共設施開始比鄰共同墓地,這時候問題就出現了。
在過去戒嚴、威權統治的年代,執政者為有效控制青年思想,發展出一套強而有力的教育模式,讓這群國家未來的棟樑們能愛黨、愛國。
在網路尚不普及的年代,課本上的知識與圖像,更是每個人最初認知家鄉與世界的重要管道,配合教材內容形塑國民的集體記憶。
你是否曾想過,一本教科書的生命,需要經歷多少的跌宕起伏,才能到達學生的手上?透過蕭宇辰與許懿心兩位教育工作者的對談,讓我們重新訴說一個屬於教科書的故事。
現在的小孩子大概很難想像,傳統文具店商品包羅萬象,不只賣文具、也兼賣零食、甚至還賣蠶寶寶……
或許很多人都知道,這首歌曲的旋律是源自於英國倫敦西敏寺每一刻鐘(15 分鐘)的報時鐘響。不過,是什麼機緣讓這段鐘聲飄洋過海,成為我們學生時代又愛又恨的鐘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