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幾十年前,臺灣社會曾有過的情色場所──不只純吃飯的「公共食堂」

2021-07-01

「公共食堂」是什麼?現在幾乎已經看不到這個名稱,不過老一輩人可能記得某個說法:學生放學要趕快回家,不可以去公共食堂逗留。難道公共食堂不是單純吃飯的地方嗎?


公共食堂首次出現,最早可追溯到 1930 年代的南京,當時的國民黨政府推行「酒菜館節約運動」,鼓勵店家推出營養均衡且價格親民的餐點,讓戰爭時期的人民能夠溫飽。由此看來,公共食堂最初真的是純吃飯的地方。


而臺灣的公共食堂,最初出現於 1945 年戰後來到臺灣的國民政府,面臨國共內戰的壓力,從過去抗日的經驗認為,酒樓文化是日本殖民的「遺毒」,決定在臺灣施行與當時南京同樣的方針,對酒樓場所頒布法令課徵「筵席税」,並且要求改名為「公共食堂」,因此部份公共食堂是從日本時代的酒樓、料亭等風化場所演變而來。


攝影師鄧南光的作品:酒室風情 1950 年代(Source: 中央研究院數位文化中心數位島嶼)

文人仕紳的聚集地

而談到臺灣的酒樓文化,得再從日治時期的酒樓、料亭、珈琲館說起。這些場所不同於現代人對風化場所屬於社會邊緣的印象,反而是文人仕紳的重要聚集地,臺北的知名店家有山水亭、江山樓、蓬萊閣等。


名人常客呂赫若,便經常在日記提及在山水亭與誰會面,有時隨興約作家張文環去聊天,有時是舉辦特別的晚宴,如保存臺灣民俗的重要刊物《民俗臺灣》,就曾於山水亭舉辦宴會,聚集呂赫若、民俗學專家池田敏雄、金關丈夫博士、畫家立石鐵臣以及作家吳新榮與楊逵等人。

 

這些酒樓、料亭或珈琲館,可說是當時臺灣的文化沙龍,其中山水亭的經營者王井泉,還獲得「文化界園丁」稱號。


自由戀愛的泡影

酒樓中,陪伴文化人的女給、藝旦、酌婦等工作者,是讓場所變得更加熱絡的靈魂人物。不過客人與女侍太過親密,也會引起另一半的怨言,吳新榮的妻子就曾抱怨丈夫與紅粉知己往來過甚。然而,這就是她們的工作,表面上得憑藉柔軟的交際手腕及才藝來服務男士。

 

這些女性工作者,遊走在曖昧的氛圍中,能與男人在才智上平起平坐,因此這類工作也被冠上摩登、才藝、自由等符號,多少開啟部分女人對自由戀愛的嚮往。有的女性會私下與客人進行金錢性交易,甚至產生情愫,然而實際情況較像電影《胭脂扣》的如花,圓滿的愛情多僅存在夢中。報紙大半看到的結局,是破碎的婚姻、情侶殉情,或是嫁去做他人小妾。


日治時期一張藝妲畫像的明信片(Source: Wikipedia

政權轉換帶來的改變

日治時期多以樓、亭、閣等名稱命名酒樓,而珈琲館則多以日文音譯外文,或者以座取名,例如美人座。到了戰後因應新政權,有的店家換了新招牌,如「維特珈琲館」改成「萬里紅大酒家」、「第一珈琲館」改為「第一酒館」等。戰後新開的酒樓,多半直接用酒家當店名,取的名字也較具中國味,例如:新中華大酒家、大光明酒家、大上海酒家等。


此時期酒樓的功能與日治時期相似,聚集社會或文化界重要人士,外省與本省人的客人都有,像是當時的行政院顧問李擇一慶壽,選在新中華大酒家宴客;而《民報》創辦人林茂生的兒子,婚禮也選在新中華大酒家舉辦。


其他重要事件也有酒家參與其中,例如二二八事件發生的前年 9 月,剛當選國民參政員臺灣省代表的林茂生,在中華大酒家宴請議員時宣布辭退,原因是不滿政府處理選票爭議的方式。該事件預告了日後林茂生在二二八事件遭政府抓走,下落不明的不幸後果。

 

戰後,雖然文人雅士依舊光顧酒樓,但是政府開始逐步對酒樓實行一系列的管制。1946 年,政府訂定節約物資的方針,公布筵席稅及飲食店侍應生的管理辦法,要求酒樓的菜餚不得奢靡,十人以上的宴席不可超過六菜一湯,十人以下六人以上不可超過四菜一湯,五人以下不可超過三菜一湯,凡消費超過三十元,就得徵收百分之二十的筵席稅。要求場所的女性工作者,一律穿白色制服,不得有應召行為。


政策影響了酒樓的生意,連帶使得原本的女性工作者,一時之間失去工作機會,報紙頻傳女招待群起抗議的新聞,例如 1946 年 7 月 6 日民報的標題《嘉義女招待二百名被迫失業無法謀生,全體向婦女協會陳情》,可見政策對於酒樓行業的衝擊。


公共食堂的由來

到了 1949 年,也是中華民國中央政府搬到臺灣的這一年,頒布「臺灣省酒樓茶室改設公共食堂公共茶室實施辦法」,要求酒樓場館一律改為「公共食堂」,例如:萬里紅大酒家改名為萬里紅公共食堂。


法令甚至像制定小學生營養午餐菜色般,詳細說明菜的種類及價格限制,中式分成甲種套餐,一菜一湯足量米飯,不超過五角元;乙種套餐,咖哩牛肉飯等選擇,而配餐供應的飲料只能有清茶、牛奶、汽水等選項。


1946 年 7 月 6 日《民報》對嘉義女招待失業的報導(Source: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數位典藏)
 
(Source: 政府公報資訊網

1949 年 10 月24日,政府公報頒布「臺灣省酒樓茶室改設公共食堂公共茶室實施辦法」,要求酒樓改稱「公共食堂」,並且規定供應餐點菜色。此時的酒樓不再具有日治時期聚集文人雅士的功能,轉而變成一般市井小民純粹吃飯的地方。


同時,由於面臨政策造成的抗議風波,政府也允許特種酒家存在,業者可以申請,但會課徵高額稅。不過有許多「地下酒家」在檯面下進行,造成公共食堂與酒家之間的界線模糊不清。


當時,凡有女侍陪伴的公共食堂通稱為「酒家」,但販售的餐點不再是經濟實惠的套餐,而是動輒百元或千元的席宴費用,女侍應生通常會提供性服務。1956 年,政府決定廢止酒家,雖然仍有公共食堂維持純供應菜餚的服務,但是公共食堂的名稱,已給社會等同色情場所的印象。


學校會特別叮囑學生,不可接近公共食堂的女服務生,而公務機關也會特別提醒公務員,不可以進入這些場所消費。諷刺的是,以當時的消費能力來說,能夠去公共食堂的消費者大概有一部分就是政府官員。


1962 年,政府要求純粹供餐的食堂,以一般的飲食店命名即可,而有女侍陪伴的場所一律名為「酒家」,公共食堂的名稱不再使用,正式走入歷史。前面提到的「萬里紅公共食堂」,也在這時改名為「黑美人酒家」,除了因應政策改成酒家之外,也是為了避開政治敏感的「紅」字,而改叫「黑美人」。

 


結語

綜觀整個公共食堂的發展,一直都有政府的身影參與其中。政府表面上是肅清奢靡風氣,呼應戰時節約經濟,但也同時促成現代酒家的模樣。而政府對酒家的態度也隨著時代有所變化,從一開始的禁止,到後來的半開放及控制,再延續到 1950 年的韓戰,載著美軍的船鑑駛入高雄港,衍生出另一支以美軍和七賢街眾多的吧女為主的酒吧文化。


至於店裡的女主角,從日治時期洋溢文藝氣息的酒樓、珈琲館,與文人雅士來往的藝旦、女給,到戰後因應政策的要求,轉而在公共食堂或特種酒家服務的女侍應生,她們原本被社會貼上負面標籤,戰後卻被國家推到陽光底下,也不時被政府號召去勞軍,參與「敬軍花義賣」,成為軍人眼中的勞軍天使,激勵士氣。


這些曾在公共食堂工作過的女性通常不會留下真實名字,因而無從追起。如今,她們的身影,也隨著公共食堂一起消失於臺灣歷史了。

 

參考資料
  1. 陳玉箴,〈政權轉移下的消費空間轉型:戰後初期的公共食堂與酒家(1945–1962)〉,《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39,頁183-229,2013。
  2. 蔡蕙頻,《好美麗株式會社:趣談日治時代粉領族》,臺北:貓頭鷹,2013。
  3. 王君琦、施如芳等 19 人,何曉芙、王念英、卓庭伍、張玄竺譯,2017,《百變千幻不思議:臺語片的混血與轉化》,臺北:聯經出版,2017。
文章資訊
作者 班與唐
刊登日期 2021-07-01

文章分類 故事
收錄專題
發掘・臺北 Discover Taipei
有故事來信📧
大歷史到小人物、熱話題到冷知識, 讓故事電子報,陪你一起認識過去、想像未來!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