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你一定看過她!二戰時美國家喻戶曉的女人──鉚釘工蘿西

三月是美國的女性歷史月(Women's History Month),特別用來紀念和表彰對美國歷史、文化及各行各業有貢獻的女性們。而提到近代美國歷史上的女性,就不能不提到鉚釘工蘿西(Rosie the Riveter)。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大部分的美國民眾對於「鉚釘工蘿西」都不陌生,這位「蘿西」曾出現在各個街道巷弄的海報與每戶人家的電視螢幕中,還有許多藝術家以她為主題繪製了作品,甚至連作詞家瑞德埃文斯(Redd Evans)和作曲家約翰雅各勒布(John Jacob Loeb)都特別幫她寫了一首歌,曲名就叫做《鉚釘工蘿西》。


鉚釘工蘿西「我們能做到!」(We Can Do It!)海報,取自Acclaim Images

究竟,這位家喻戶曉的鉚釘工蘿西是誰?又是什麼原因讓她在戰爭期間能有這麼大的影響力?本篇就帶大家來揭開這位「鉚釘工蘿西」的神秘面紗。


鉚釘工蘿西到底是誰?

從海報的形象上來看,蘿西是位年輕的女性,她有著結實的肌肉與拳頭,頭戴紅色白圓點的頭巾,身上還穿著深藍色的工裝,帶有點陽剛的氣質。


事實上,「鉚釘工蘿西」指的是二戰期間在美國國防生產線上所有的女性勞工,因此特別選擇了當時為戰鬥機、坦克車和軍艦打上鉚釘的女性作為集體代表。


之所以會選擇女性工人為主要形象,正是因為當時大多數的男性都加入了戰爭前線,造成國內勞動力大缺,國家為了解決短缺的人力,便開始積極鼓勵女性走出家門,進入工廠,成為勞動生產線的一部份,許多女性因而成為職業婦女。女性被允許在國防相關工廠內從事零件製造、安裝焊接和調整維修等工作,如:戰機配裝廠、軍艦造船廠、坦克生產線等,從事過去主要由男性負責的職務。


當然並非所有的戰時女性都是從事鉚釘工,還有從事其他如波音公司軍事部門、生產戰機覆蓋布料、飛行員衣物的裁縫師徒、手榴彈公司裡組裝彈藥的製造人員等。那個時代,女性的有酬勞動正式跳脫了二戰前的打字員、護士及教師等「傳統女性職業」範疇,證明了女人可以和男人一樣拿起沉重的鉚釘槍工作,大大地改變了女性的工作類型及工作量。


1940 年到 1945 年間,美國大約有 500 萬名的婦女投入職場,她們很多於全國各地的國防和軍火工廠內工作,破天荒地從事以往由男性壟斷的職業,像是飛機工業類。到了 1943 年,超過 31 萬名女性在美國航空業工作,佔了該行業總勞動力的 65%(戰前僅有1%),一時放眼望去,在廠房內走動的大多數都是女性工人。


1943年,拿著鉚釘槍為戰機打上鉚釘的「鉚釘工蘿西」,取自Wikipedia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女性形象

1942 年,藝術家霍華德.米勒(J. Howard Miller)替美國西屋電氣公司(Westinghouse Electric)為了鼓勵女性加倍生產戰爭前線所需物資,便以蘿西為主題設計了一款「我們能做到!」的宣傳海報。同年,歌曲《鉚釘工蘿西》推出,成為當時廣播裡的熱門金曲,整首歌曲調旋律輕快、歌詞充滿著濃濃的女性愛國主義,讓人們朗朗上口。

 

「一整天,無論是晴天還是雨天
她都是生產線的一部份
她正在創造歷史,為了勝利而工作
……
她坐在機身上,這位看似弱小的女性比起男性可以做得更多
蘿西有男朋友,名叫查理
查理是海軍陸戰隊員,蘿西可以保護查理
……
蘿西買了很多戰爭債券, 她希望她可以買更多的債券
她把她多餘的現金都投入了國防……
蘿西讓那些參加雞尾酒會喝著乾馬丁尼、吃著魚子醬的女孩們感到無地自容…」(以上歌詞內容為暫譯與節選) 

1943 年,藝術家諾曼.洛克威爾(Norman Rockwell)也以蘿西為主題,繪製《星期六晚報》(The Saturday Evening Post)的封面。1944 年甚至推出蘿西的同名電影等,這些「蘿西」都傳達了二戰期間主流的女性集體形象──女性自信又堅毅,她們和男性一樣可以保家衛國。


1943年,《星期六晚報》封面的鉚釘工蘿西,取自Wikipedia

1942年,愛國歌曲《鉚釘工蘿西》的專輯封面,取自Wikipedia

鉚釘工蘿西是否改變了對女性的印象

不過,這些被塑造為穿著工作服、頭髮包覆於頭巾,且手臂有明顯肌肉線條的「蘿西」們,並不代表當時的社會已做好準備來接受擁有陽剛氣質的女性。


事實上,在當時男性主導的工作環境中,女性依然受到了傳統文化和性別刻板印象的限制。為了讓女性願意走進工廠工作,也為了使男性們放心,政府戰時宣傳的鉚釘工蘿西形象,依舊強調女性化的特徵──塗著指甲油、刷著捲翹的睫毛和擦著紅潤的口紅。同時,一些工廠還向女性員工提供如何化妝的課程,即使戰爭期間從來沒有給女性配給化妝品過。


由於此時的蘿西們接任了多數過去主要由男性擔任的職務,也比以往任何時候賺得了更多的錢,但蘿西們的薪水仍然遠遠少於從事同樣工作的男性。有歷史學家指出,當時女性的工資很少超過男性,例如 1944 年,一名資深的女性工人每週平均工資為 31.21 美元,而相同條件下的男性工人平均週薪則是 54.65 美元。[1] 另外,女性還可能必須面對職場上少數男性同事的輕視態度,也可能被排除在較高的職位之外,女性職場存在著嚴重的玻璃天花板效應。


戰爭期間「蘿西神話」帶來的影響

剛柔並濟的「鉚釘工蘿西」神話成為了國家戰時勞動力的重要一環。雖然女性被迫接受許多不平等的待遇,不過相較於過去,女性權益還是稍稍取得了一部份的突破。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職業婦女面臨巨大的挑戰,她們全力工作的同時,卻也得背負著原有的家庭包袱,兼顧員工與母親的雙重角色,導致這些全職女性們出現了蠟燭兩頭燒的困境。當時的美國第一夫人愛蓮娜.羅斯福(Eleanor Roosevelt)就曾敦促其丈夫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Franklin Delano Roosevelt)總統,成立美國第一家幼托設施,最後總共完成了七個托兒中心來照護十萬名兒童。


同時,愛蓮娜也鼓勵各行各業的老闆為女性工人建造日間托兒設施,以順利招募和吸引婦女願意投入職場。雖然這些努力仍無法滿足當時的職業婦女需求,卻也打開了一道為職業婦女著想的建設大門。


另一方面,儘管婦女面臨許多職場歧視與不平等待遇,不過總體上來說,「蘿西神話」還是使得婦女能從事的工作類型增加,平均獲得的工資總額也提高了,這賦予女性在未來幾十年重新挑戰職業上的傳統性別成見,並走向爭取同工同酬、平等權利的女權運動道路。一些研究也認為,戰後被辭退而失去工作的女性,無形中帶動了女性創業精神和趨勢。 


二戰後的「蘿西」們

1940 年到 1945 年被稱為「鉚釘工蘿西」的時代,美國勞動力中的女性比例從 27% 提升到將近 37%,增加了大約 650 萬人,甚至還有 35 萬名婦女在武裝部隊中服役。到了 1945 年時,全美已婚婦女幾乎有四分之一都在職場上工作。


但是隨著戰事結束,戰場上的男性們即將返回工作崗位,女性在戰爭期間從事生產的國防工業,例如軍用飛機和彈藥等,也不再被大量需要,國家媒體宣傳的新內容並非是讚美蘿西們協助保家衛國,反而是鼓勵蘿西們「回歸正職」專心照顧家庭,以身作則當一位好媽媽。即使統計資料顯示,有高達 75% 的婦女想要留下來繼續工作,她們仍被解雇裁員,或因越來越困難的工作內容與不友善的勞動條件而被迫自行辭職。


1943年,一則廣告強調戰後的婦女應回歸家庭主婦的身分,取自Wikipedia

不過,韌性又堅強的「蘿西們」當然沒有那麼容易就被打敗。


1950 年左右,還是有將近 32% 的婦女持續在職場上工作,其中大約一半為已婚婦女。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蘿西神話」鞏固了女性在勞動生產線的位置,同時也改變了公眾對於職業婦女的評論和看法,提升社會看待婦女工作的文化接受度。


世界大戰已結束近九十年,當時的蘿西們如今也已白髮蒼蒼,甚至逐漸凋零。在瞭解蘿西們的故事同時,我們是否也該持續審視目前女性的勞動條件,將性別平權的議題延伸至所有勞動者身上呢?

 



[1]Susan M. Hartmann的 《The Home Front and Beyond:American Women in the 1940s》

文章資訊
刊登日期 2020-03-19

文章分類 故事
號外📣故事電子報出爐啦!
從大時代到小人物、熱話題到冷知識,📩有故事來信📩 陪你認識過去、想像未來!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