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香港不能亂!庶民集體記憶的「公共屋邨」,其實是港英政府對抗中共解放軍的大絕?

梁啟智 2023-05-19
在回顧香港公屋歷史時,那些國共明爭暗鬥、諜影幢幢的動盪歲月也重新浮上檯面(Source: 高添強)

大約數年前,我組織了一個關於香港人自我認同的大學研究,其中一個題目是請受訪者在數張照片當中選取認為最能代表香港的一張。沒有一位受訪者挑選放在會展中心的「回歸紀念碑」,雖然那是陸客到港必到拍照留念的景點。和我們預期一樣,多數的受訪者都挑選了最傳統的維多利亞港夜景作為他們心目中的香港代表。但也有不少受訪者並不同意——他們挑選公共房屋樓宇的景觀來代表香港。

 

問到為什麼他們會這樣選,有受訪者說:「『回歸紀念碑』是中國眼中的香港,維港夜景是世界眼中的香港,唯獨是公屋才是屬於香港人自己的庶民香港。」

 

公屋確實是香港城市奇觀,甚至比中環的摩天大廈更有香港特色。香港七百多萬人口當中,有四成半住在各式資助房屋當中,其中大多數為出租公共房屋。環觀世界各地,除了新加坡以外,很少會有政府會如此直接和廣泛地提供居所。而這個超級城市工程的歷史起點,原來和臺灣有點淵源。

 

 
有著懷舊公屋風貌的南山邨,現已成為香港熱門的攝影與打卡景點(Source: Tomomi Wong / CC BY 2.0)
石硤尾邨介紹公屋庶民文化的展板(Source: 梁啟智)

戰後國民黨難民潮

香港開埠始自英國於 1841 年占領香港島,及後城市快速發展、人口急升,至二次大戰前已有百多萬人居住。日占期間,因自願和強迫返鄉以及非正常的死亡,香港人口急速下降至數十萬。到戰後,人口又快速回升;當中除了戰後回港的居民,還有大量從中國大陸南逃的難民。

 

隨國民黨政權在 1945 年後經濟和政治上的失敗,大批難民流離失所。到了 1949 年共產黨奪取大陸政權,一波又一波的難民因為害怕共產黨而出逃:他們除了以臺灣為目的地外,也有過百萬來到香港。

 

面對忽然倍增的人口,香港的房屋供應當然無法滿足。雖然有救濟機構興建的平房,但因遠遠不足應付需求,許多難民被迫住在山邊自行搭建的木屋(又稱為「寮屋」)。這些臨時房屋環境惡劣,時有火災發生。1953 年聖誕節,石峽尾木屋區發生大火,五萬多名災民一夜之間無家可歸。政府就地興建平房安置災民,後來再興建一系列六至七層高的徙置大廈。這些房屋十分簡約,不只沒有升降機,就連獨立廚廁也沒有,卻起碼為難民提供一個結構穩固的家。

 

按政府後來的說法,這就是香港公屋政策的起點。後來政府廣建公屋,樓宇設計推陳出新,居住環境有明顯改善,更帶動了整個城市的發展。來到今天,香港已有 250 多條公共屋邨,公屋成為香港城市景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965 年的石硤尾寮屋景觀(Source: 高添強)
石硤尾大火作為官方香港公屋史的開端(Source: 梁啟智)

香港不能亂!

要強調「按政府後來的說法」,是因為「石硤尾大火作為香港公屋起點」這個主流論述在學術界是有許多爭議的。

我們相信「人文知識」是重要的
我們相信「認識歷史」該是全民運動
我們相信「脈絡與思辨」才能好好理解世界


——每日 5 元,今天就成為「人文知識」的守護者!——

49TWD/一篇
我只想讀這篇,支持好內容
訂閱故事,可以得到什麼?
收錄專題
宅宅大集合:未竟的東亞公宅烏托邦
橫跨臺灣國宅、香港屋邨、日本團地,看我們與居住正義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