矗立於木柵指南山下、景美溪畔的國立政治大學,自 1949 年隨著政府遷臺後,1954 年率先在臺灣復校。70 年來,校園環境、學習場域的變化以及師生互動的種種形塑了許多記憶,政大春風化雨、為國育才,為社會培養無數優秀的學子。
「政治是管理眾人之事,我們就是管理眾人之事的人;管理眾人要身正,要意誠,要有服務的精神,要有豐富的智能……」,這首由李抱忱作曲,陳果夫填詞的校歌,歌詞內容充分反映國立政治大學(下稱政大)為培養政治幹部、訓練國家行政人才的獨特創辦宗旨。
政大的前身,可以追溯至 1927 年創立於南京紅紙廊的「中央黨務學校」。歷經多次調整,改制「中央政治學校」之後,再與創設於重慶復興關的「中央幹部學校」合併,成為「國立政治大學」。
1949 年因戰亂遷徙,校務一度停頓。政府播遷臺灣時,尚無規劃恢復原設於大陸地區之各公立高校,有等待日後反攻大陸,再將這些學校遷回之意。隨著時間的推移,政大校友與社會各界紛紛建議政府復校,加上當時高等教育人才需求孔急,因此 1954 年 6 月教育部長張其昀呈請行政院,強調:「建設臺灣,光復大陸,必須儲備各項專才,而政治幹部尤為復國建國之中堅分子。」早日在臺灣恢復設置政大(圖 1)。
起初,教育部希望的是合併行政專修班與臺灣省立行政專科學校,作為政大復校之基礎,最後仍以招收新生為主,而行政專修班與行政專科學校在 1955 年另行合併為臺灣省立法商學院,也就是今日國立臺北大學的前身。
6 月 10 日,行政院第 346 次院會決議通過政大復校,由張其昀、蔣經國、余井塘等 9 人擔任籌備委員。6 月 29 日,蔣中正總統則指示再加上立法院長張道藩(圖 2),並指定張其昀為召集人,正式成立「國立政治大學籌備委員會」。
很快地,籌備委員會在 8 月 5 日草擬〈恢復國立政治大學計劃綱要〉(圖 3),經教育部核定後,決定 1954 年起先恢復研究所招生,隔年再開辦大學部。政大依計畫先聘請 10 位教授,設立行政、公民教育與新聞學 3 個研究所,招收研究生 50 名,2 年期滿及格者始授予碩士學位。
在臺復校初期,政大師生先在臺北市教育部大樓上課,由於缺乏教學設施與校舍空間,再向教育部洽借並籌建學生宿舍、餐廳及教職員宿舍。也因為學校還沒有圖書館,學生暫時利用國立中央圖書館(今國家圖書館)的圖書設備以應急需。
1954 年 11 月 24 日,政大舉行開學典禮。12 月 2 日正式開課,研究生辦理報到,後續準備恢復大學部設置工作時,正逢美援僑生增班,原來規劃在臺北縣木柵鄉(今臺北市文山區)租借興建校舍的土地過於狹小,只能再向教育部求援。1955 年 4 月 29 日,教育部再呈請行政院協助,輾轉令臺灣省政府、臺北縣政府辦理土地徵用,徵收臺北縣木柵鄉坡內坑新興小段及番子公館小段區域約 3 甲半土地。經木柵鄉公所舉行座談會,除部分放領地依法不能轉租辦理徵收外,其餘與地主協商同意每坪發給轉業輔導金新臺幣(以下同)10 元 5 角。
徵用地段為指南溪穿越的突出地,即今日政大校園內中正圖書館部分土地、法學院大樓預定地和生活服務中心(原憩賢樓,已拆除),延伸至游泳館的區域(圖 4、圖 5)。隨著大學部招生,政大師生人數愈來愈多,校地空間再經多次徵收。至1959年,政大再籌劃闢建新聞館,提供新聞系所師生使用,1961 年動土興建,1962 年國慶日當天落成啟用,監察院長于右任出席典禮,為新館啟鑰(圖 6、圖 7)。
值此同時,我國政府以教育部為代表、美國政府以國際合作總署(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dministration)為代表與密西根大學(University of Michigan)簽訂合約,中美合作於政大成立「公共行政及企業管理教育中心」(簡稱公企中心),從事公共行政及企業管理之問題研究。中心位址則決定另覓土地興建,座落於臺北市金華街一帶(圖 8)。
隨著校務發展順暢,教職員及學生增長迅速,至 1962 年已超過三千人。歷經多次增建校舍,原有校地空間又顯不足。考量到後續教學設施的擴充性,原木柵校區的土地仍屬捉襟見肘。1962 年1 月 25 日,政大在校址附近勘定興隆山西山麓及景美溪間一塊較高地區,決定再次於校本部附近徵購鄰近民地擴充校區。
這次徵購的地段,屬於木柵鄉坡內坑新興小段 55-3、62、72,107-1、107-2、108、112、114、115 等九個號碼,民地 9 筆計 2 公頃 30 公畝 75 公釐呈請教育部協助辦理徵用,以備設置法學館、商學館、心理實驗室、健身房等建築物(圖 9、圖 10、圖 11)。後來,這些土地校方改以建築教職員宿舍,即今日的化南新村一帶。
至 1970 年代,學校再次擴展校址至指南溪另一側土地,即今日政大山下校區莊敬九舍、井塘樓與社會科學資料中心(社資中心)的地段,並在指南溪上興建思賢橋,方便學生通行。直到指南溪於 1980 年代截彎取直,橋身方告拆除,今日已不復見。
政大規模日趨完備,可容納大學部與研究所師生使用(圖 12),但校區鄰近景美溪,加上早年指南溪尚未截彎取直時,每逢颱風豪雨,校區受災慘重。如 1962 年強颱艾美來襲時,木柵地區淹水達一個人的高度,房屋幾近無法住人。1977 年強颱薇拉橫掃北部時,還將校門側面懸掛木製校牌沖走,所幸由當時就讀中文系的校友葉慶賢拾獲,歷劫而還重歸學校。1981 年 7 月輕颱莫瑞 來襲,景美溪氾濫成災,政大校園滿目瘡痍。直至 2000 年後,景美溪陸續完成堤防加高與河道加固工程,政大才擺脫數十年來的水患之苦。
復校數十載後,政大校務日益穩健發展,同時肩負著政府培育文官人才的重責大任,以及培育各種外語人才。1956 年 12 月 4 日,蔣中正總統指出我國缺少熟悉俄語人才,要求教育部指定國立大學外文系增設俄文科(圖 13),除每年招收新生 15 至 20 名,還須設特別獎學金,鼓勵學生就讀,要求畢業後由教育部統一分發任用(圖14)。教育部隨即指示政大自 1957 年起,在東方語文學系內增設四年制俄文組,每學期給予每位學生獎學金 1,000 元。當時國民每月基本薪資為 300 元,補助相當優厚。政大東方語文學系俄語組成立後,至 1992 年升格為俄國語文學系,2007 年起更名為斯拉夫語文學系迄今。
除了校舍等硬體建設外,校方也相當重視圖書空間的建設。復校以來,總圖書室長期位於理學院志希樓現址,空間狹小,不足以供全校師生利用。1977 年校方落成啟用「中正圖書館」(圖 15)、2019 年又建成「達賢圖書館」(圖 16),不僅滿足師生查閱圖書的需求,也成為木柵熱門的休閒藝文場域。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進入 21 世紀後,政大依然為我國知名的高等學府之一。近年來每屆畢業的學士、碩士及博士達 3,000 多人,作育英才無數。政大學子常暱稱母校是「貓空大學」、「東方哈佛」,校友廣布各界。今年,正值政大在臺復校 70 周年,也即將邁入創校百年,歡迎透過國家檔案資訊網尋找更多政大的事蹟,共同探索教育發展的軌跡!
(本文作者為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應用服務組協同研究員 黃宇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