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山而築的日式聚落在眼前敞開,吆喝聲與汗水混雜在一批批的開採工人之間,還有早晚輪番報到的攤販市集……,這裡不是你以為的九份或金瓜石,而是 1960 年代的林田山。位於花蓮鳳林的林田山林業場,曾是全臺四大林場之一,當時只要搭上花東鐵路途經萬榮車站,便會見到絡繹不絕的乘客,幾乎全部都是往返林場的人流。在伐木的全盛時期,甚至出現了「小上海」、「小九份」的稱號。
不過許多人或許不知道,繁華一時的林田山聚落,其實與日治時期大量移民至東部客家人,有著密切的關聯……。
從新竹到花蓮,「鳳林」客庄的誕生
臺灣東部鳳林的開發,可追溯至日治初期,由於當時許多土地尚未開發,有很好的墾殖機會,加上淺山的伐樟製腦事業剛起步,各項條件吸引西部移民移住,逐漸成為一個重要的聚落。依據學者的研究,日治初期,由於新竹州土地所有權集中,佃農佃權不穩定,且收入偏低,形成一股推力,加上當時臺灣東部有土地開發及獲取工作的拉力,使得大量的客家族群遂由新竹州移民至花蓮,成為東部地區客家族群「第二次移民」的主要原因[1]。
鳳林開始發展並非順利,因為淺山的伐樟製腦,常有「蕃人[2]」入侵襲擾事件發生,其中最嚴重的一個意外事件,發生於明治 39 年(1906)春天。公司總部設在花蓮壽豐吳全城的「賀田組」[3]雇用內地人(日本人),從事伐運樟木及腦丁[4]製樟,共有 15 名,在平林(今林榮)一帶工作時,突遭「蕃人」襲擾,共有 14 名遭到殺害,倖存者 1 名。在此事件後,「賀田組」的內地工作人員人心惶惶,強烈建議「賀田組」放棄鳳林方面樟腦事業的發展。
日資公司「賀田組」的「通譯」客家人饒永昌先生,是這一波放棄聲浪中,持反對意見的重要人士。他勸說「賀田組」繼續經營林田山、鳳林山一帶的伐樟製樟事業,並把主張化為具體行動。
饒永昌先生遠赴其家鄉——新竹州頭份庄——招募腦丁從事伐樟製樟事業,共召集了 150 個腦灶[5],也促成了 100 戶以上的「農業拓殖」移民到鳳林,同時進行土地開墾與製樟腦事業[6]。因為鳳林地區伐樟製腦產業的興盛,使得臺灣桃園、新竹、苗栗一帶的客家人,自發性地開始第二次的島內移居。[7]除了製樟、伐木之外,隨後興起的蔗糖產業也吸引了內地與島內移民。農業的拓殖活動與伐樟製腦,為鳳林地區的發展展開了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