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外📣故事電子報出爐啦!
從大時代到小人物、熱話題到冷知識,📩有故事來信📩 陪你認識過去、想像未來!
在臺魚一五一號之後,為了建造更大型船隻,臺船派出調查團,遠赴日本與歐美考察兩地造船廠的運作情形。
兩相比較評估後,認為美國資本與人力的投入規模都過於龐大,並非臺灣能夠輕易仿效;日本的技術在戰後直追歐美,規模與臺灣情況較為相近。因此,政府邀請「石川島重工業株式會社」及「新潟鐵工所」合作。
但是,出現了一個意外插曲。
1955 年中東戰爭爆發,石油騰貴,運價高漲,國際運油成本過高,許多油輪停擺。成本考量下,中油公司拜託駐美採購團洽詢租用油輪的可能性。中油找到美國殷格斯(Ingalls)造船公司,這間公司向臺灣提出另一個方案:租用臺船公司,建造新大油輪。
1956 年 11 月 7 日,下午兩點,經濟部部長江杓辦公室的簽約桌兩邊分別是殷格斯代表與臺船公司總經理,兩人在當時重要人物的見證下,完成雙方合作簽約。這個合作方案大略是,殷格斯成立「殷格斯臺灣造船船塢公司」(殷臺公司),租用臺船公司的廠房與人員十年,帶入美元 210 萬元設備與機器,並且建造 32,500 噸的巨型油輪兩艘。
這是一次提升臺灣造船技術的重要合作案,中央日報形容,「將為中美合作發展臺灣經濟建設事業的一個開端」。臺船公司董事長周茂柏說:「相信由於這次與臺灣製船公司的合作,必可把最新的造船技術和管理方式,介紹給自由中國,而使自由中國今後在造船工業上有新的發展。」
殷格斯公司運來鋼料 200 餘噸、60 噸起重機到基隆,準備建造大油輪。兩年後,1959 年 3 月 6 日,眾所期待的那一天終於到來──殷臺公司第一艘 36,000 噸的大油輪總算宣布完成,取名叫做「信仰號」。在這一天下午兩點半,將要在基隆和平島船塢舉行下水典禮。